最近,暴風影音"滿血復活"的話題在業界引起熱議。
有媒體報道,不少用戶發現其電腦上安裝的暴風影音播放器彈出升級的提示窗口,右邊盒子界面出現"下載新版0.99元開通月會員"的橫幅廣告。而登陸官網后也發現,暴風影音客戶端在PC端和移動端都進行了更新,更新詳情包括VIP會員全新上線、優化操作體驗等。
不少人詫異于原本以為隨著暴風集團退市就無人理會的暴風影音竟然還在運營?但這顯然是信息獲取的滯后。
早在今年3月,原本已經停擺的暴風影音就已重新上線,不僅恢復了在線點播功能,還有過多輪系統升級。而更早一點,2019年末,雖未退市但已奄奄一息的暴風集團,就有過將暴風平臺運營交與風行"全面接手"的傳聞。
筆者獲悉,在去年11月,風行就已開始了暴風TV(大屏)的獨家代運營合作;而在今年2月,風行又開始了暴風影音PC端及移動端產品(小屏)的獨家代運營合作。
也就是說,風行在大半年前就"全面接手"了暴風大小屏平臺的運營業務,此次引起各方熱議的暴風影音"滿血復活"事件,背后其實是風行在操刀。
在中國早期的老牌視頻企業中,快播、樂視、暴風和風行都曾是業界翹楚,但如今還活著的只剩下風行。
關于他們早期的崛起,可以找出很多原因,比如互聯網的普及與紅利,用戶習慣的遷移等等;關于他們中大多數后來的隕落,也可以找出很多原因,比如平臺經濟邏輯需要長期培育,步子邁太大除了"夢想"其它什么都沒跟上。
但為什么他們中有的是退化,有的卻是進化?有的唏噓收場,有的卻還活得不錯?為什么風行不光讓自己活下來了,還能順帶扶一把老伙計,攙著暴風繼續往前走?這其實是比暴風影音"滿血復活"這件事本身,更值得探討的話題。
老牌視頻企業的發展其實經歷過兩個節點,一次在早期互聯網發展的號角下興起,起步于PC端,他們是最早做視頻網站平臺運營的先驅;另一次則是搭著互聯網+的風口進軍電視行業,將步子從PC跨向TV,他們是最早做大屏內容運營的先驅。但先驅一著不慎容易成為先烈,這一定律在各行各業都奏效。
2013-2018年,互聯網電視經歷了一輪以視頻網站平臺為主要推動力的先興盛、后洗牌的階段。樂視和有著"小樂視"之稱的暴風,都曾風光一時,其間為行業帶來的變革和埋下的坑此前已有諸多媒體詳細分析,在此就不再贅述。
僅詳細說說風行。
風行成立于2005年,可以說它全程經歷了中國視頻行業的演進史,所有的潮起潮落都親身參與其中。而它之所以在行業洗牌中成為為數不多活下來的互聯網電視企業之一,筆者分析有三方面的緣由。
其一,背景。風行的兩大股東,一個是國內領先的消費電子制造商兆馳股份,另一個是有著國企背景、被譽為國內文化龍頭企業的東方明珠。從資金到硬件再到文娛內容,背靠兩大股東讓風行擁有完整的產業鏈條,天然具備軟硬結合和多場景融合服務的優勢。
其二,穩健。盡管背靠兩大股東,但在互聯網電視野蠻生長的那幾年里,風行一直在小步慢跑,沒有進行盲目的業務擴張。盡管當時在業界顯得聲量式微,但卻得以保存了活下來的關鍵彈藥。
其三,進化。互聯網電視"硬件免費、服務收費"的商業邏輯是一條從長遠來看似乎走得通的路,但在走通之前,短期的盈利同樣至關重要,它決定了企業是否能活到那一天。而風行近年來已經重新定義了自己。不再是視頻網站,或者互聯網電視企業這一狹窄范疇,據風行官網上的企業介紹,風行將自己定義為一家專業的全渠道內容運營與營銷服務商,致力于為行業提供家庭大屏全域生態營銷解決方案,為不同行業廣告主定制交付大屏全域場景營銷服務。
可以看到,現在的風行擁有PC、移動、TV多種業務形態,跨越了終端、渠道、內容界限,擁有大視頻領域多業務跨域融合運營服務能力,而這恰恰是生命力不竭的源泉。
圖片來源于風行官網
中國視聽行業已從上半場過渡到下半場,流量紅利期轉為流量整合期,如何把存量市場的流量盤活、用好,才是現階段的勝負手。
據筆者了解,事實上自2016年開始,在自營平臺之外,風行就已開始陸續為小屏領域多家平臺提供專業的內容分發運營服務,合作伙伴包括了小米、華為、VIVO等手機終端品牌。此次和暴風的代運營合作,也可以側面反映出風行的運營能力。
另外,此次暴風和風行的合作中,還有一個細節值得關注:在風行的代運營下,暴風影音推出了0.99元月度會員、9.9元的年度會員機制,相比愛奇藝、騰訊、優酷等視頻網站,價格異常優惠。不知這樣的會員定價是出于何種考量,內容幾近免費的情況下又打算如何挖掘用戶價值?如何獲得收益?
進化了的風行,依然有讓人看不懂之處。(圖片來源網絡,侵權聯系刪除)
轉自:消費日報網綜合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