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承建世界杯主場館 “中國建造”為什么這么亮眼?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11-25





      卡塔爾世界杯開幕,盧賽爾體育場將承擔2022年世界杯半決賽、決賽閉幕式等重要活動和賽事,這是中國企業首次承建的世界杯主場館主體工程。該體育場從設計之初就備受關注,現在已拿下多項“世界之最”,并印制在了當地的貨幣上,成為國家名片。


      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在11月9日例行記者會上說,從中老鐵路到雅萬高鐵,從阿盟峰會主會場阿爾及爾國際會議中心到卡塔爾世界杯主會場盧賽爾體育場,越來越多的“中國建造”正吸引世界的目光。2021年,我國79家企業入選全球最大的250家國際承包商榜單,建筑業企業數量和業務占比從2014年開始蟬聯全球第一。


      “中國建造”走向世界,獲得國際廣泛關注和認可的底氣何在?筆者認為,中國穩定的建筑市場需求、積極的創新意識和眾多的企業基數為建筑企業走向世界打下了基礎。


      首先,宏觀經濟大盤穩定,基建項目眾多為基礎設施建設企業提供了市場和發展空間。僅從今年的數據來看,前10個月,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8.7%,連續6個月增速加快;新開工項目計劃總投資同比增長23.1%,連續2個月加快。


      其次,我國企業注重研發創新,部分技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中國標準穩步跟進。


      近年來,我國建筑業創新能力表現突出。據智慧芽數據顯示,截至目前,我國建筑業有效授權專利數量已經達到2.4萬余件,每項重大工程背后是創新推動前行。技術是硬實力,標準是軟指標,近年來中國標準也在不斷獲得認可。比如,中國高鐵走出國門的“第一單”——雅萬高鐵,其建設過程就用到了中國高鐵技術標準中的工程設計和施工裝備等。中國企業在孟加拉國承建的帕德瑪大橋,也將中國標準采納進新的基礎設施建設國際標準。


      第三,我國孕育了一批“中國建造”公司,企業規模和實力不斷增強。


      隨著建設規模的持續擴大,建筑業市場主體蓬勃發展。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末,有施工活動的具有建筑業企業資質的總承包和專業承包建筑業企業12.9萬家,比2012年末增加5.3萬家,2013年至2021年企業個數年均增長6.1%,實現了行業規模的跨越式發展。主體數量不斷壯大,行業結構也不斷優化,黨的十八大以來,建筑業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特級、一級建筑企業市場占有率持續提升。


      隨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持續推進,“中國建造”“走出去”的步伐也不斷加快,追求高標準、可持續、促進世界各地經濟發展與民生改善的“中國建造”有望得到國際的更廣泛認可。(劉慧)


      轉自:證券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兩會”熱點引發多方關注 為何要打造中國的工業軟件平臺

      國務院與工信部文件強調“軟件定義”的重要作用,給工業轉型創新發展帶來新的視角、思路與機遇。如果說智能制造是中國工業必將跨入的大門,那么工業軟件及其平臺就是開門的金鑰匙,應像重視工業互聯網一樣重視工業軟件及其平臺...
      2017-03-22
    • 一半海水 一半火焰 老字號兩極分化如何破局?

      據統計,目前,經商務部認定的中華老字號共1128家,平均有160多年的歷史。其中73家上市公司,包含了156個品牌。中華老字號主要為食品、藥品和餐飲業,合計占比60%以上。
      2017-03-22
    • 樓市調控再升級 限購能否“限價”

      3月15日晚間,南京、青島發布限購措施,樓市調控進一步加碼。據統計,僅今年3月份以來,就已有杭州、南昌等九個二線城市的限購措施升級,還有滁州、三亞、贛州等六個三四線城市出臺新政調控樓市。
      2017-03-22
    • 美國為何青睞“337調查”

      近兩到三年,美國“337調查”作為貿易救濟調查的一種形式,已經逐漸由偶發案件演變為多發案件——鋼鐵、輪胎、平衡車、電子設備……越來越多的產業在應付反傾銷、反壟斷調查之余,不得不面對“337調查”這塊硬骨頭。
      2017-03-2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