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能源汽車降價潮初現 盈利情況影響車企策略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2-17





      近日,零跑汽車發布的海報顯示,其針對C01車型推出限時補貼政策,付定金5000元最高可抵30000元,其中包含10000元現金優惠、最高10000元金融貼息、5000元舒適全配選裝包價格減免。


      新能源汽車國家補貼退出后,絕大部分國內新能源車企上調車輛售價,但近期部分車企卻選擇降價。在一片“漲”聲中,這些車企降價的邏輯是什么?將會帶來哪些影響?


      企業爭相降價


      1月初,特斯拉中國宣布對Model3、ModelY調價,調整后兩款車型起售價分別為22.99萬元和25.99萬元,均創歷史新低。


      降價迅速拉動了銷量。記者了解到,在特斯拉宣布降價后,其門店客流量明顯增長,同時“特斯拉三天三萬訂單”的話題迅速沖上熱搜。特斯拉方面暫未對此消息予以置評。特斯拉降價不僅僅是在中國市場,目前已在美國、德國、法國、英國、挪威等多個國家下調Model3、ModelY的售價。1月26日,特斯拉CEO馬斯克在特斯拉2022年第四季度財報電話會議上表示,2023年1月,特斯拉的訂單需求量已達產量的2倍。


      華泰證券表示,特斯拉降價以來,包括小鵬P7、G9、蔚來ES6、ET5、理想L7、L8,比亞迪海豹等這一價格段車型的用戶都有所動搖,尤其偏年輕化的用戶。國泰君安證券表示,特斯拉此次大幅降價給部分新勢力的競品車型帶來直接壓力,尤其是后者2023年已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提價,預計未來競品車型會采取一些明升暗降的價格措施。


      隨后,AITO汽車宣布下調問界系列兩款車型問界M5與問界M7的售價,下調幅度為2.88萬元-3萬元,AITO也成為首個跟進特斯拉降價的國產汽車品牌。小鵬汽車也發布公告稱,將啟動G3i/P5/P7的新年新價格體系,降幅在2萬元元-3.6萬元之間。


      成本下降


      針對本次降價,特斯拉對外事務副總裁陶琳表示,特斯拉價格調整實質上是成本控制的體現。據了解,特斯拉是目前為數不多的可以實現穩定盈利的新能源車企之一,一直以來較高的毛利率也使得特斯拉有降價底氣。數據顯示,2022年第一季度,特斯拉單車毛利率高達32.9%,遠遠高于其他新能源車企;2022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單車毛利率仍有25.9%。華泰汽車研究院測算認為,這次降價之后,特斯拉國產車型大約還有10%左右的毛利,單車仍有3000美元的盈利空間。


      特斯拉在銷量成績不錯的情況下仍需要更多的訂單支撐其發展。馬斯克在2022年年末曾公開表示,希望公司盡可能快地擴張,包括通過降價來增加銷量。基于此,華泰汽車研究院預測,如果二季度汽車行業繼續下行,馬斯克有可能犧牲更多盈利來獲取銷量,搶占更大市場份額。


      如此大幅的降價,也引發了此前部分剛剛提車的特斯拉車主進行維權。不過,國內車企均對老用戶提供了一定補償。AITO的做法是為已提車的首任車主提供總價值3.3萬元-3.5萬元的權益,包括價值2.1萬元-2.3萬元的延長整車質保至8年/16萬公里和價值1.2萬元的12萬AITO積分,積分可在AITO商城內選購豐富的華為產品和周邊產品;AITO問界M5車輛可享2年的增程器基礎保養。


      小鵬汽車表示,在本公告發布前一年內訂購了G3i/P5/P7的首任車主,小鵬汽車也將同步予以新春回饋,包括整車質保延長至10年/20萬公里,并贈送4年基礎保養。


      盈利情況影響車企策略


      不過,也有車企明確表示不會加入降價陣營。極氪智能科技副總裁趙昱輝稱,極氪不會跟風降價。此外,還有業內人士指出,AITO的熱銷車型M5增程版也不在此次降價范圍內。


      蔚來和理想汽車則表示,旗下車型銷量不會受到特斯拉降價影響。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近日還表示:“目前理想L7小訂的最大用戶群是Model3和ModelY用戶的換購和增購。”


      財通證券的研報指出,產品盈利能力的差異或導致車企選擇不同的應對策略,盈利能力較強的公司,或能更好應對終端價格變化,產品力較強的公司可通過提價的方式部分傳導成本上漲和補貼下行帶來的價格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一直困擾車企的動力電池成本也在下降。上海有色網報價顯示,1月16日,電池級碳酸鋰均價報47.65萬元/噸,價格較2022年11月上旬的最高點跌幅超過兩成。據高工鋰電董事長張小飛此前預測,碳酸鋰價格2023年下半年大概率維持在45萬元/噸以上,2024年則將無懸念地降至40萬元/噸以下。國軒高科近日表示,碳酸鋰采購價格降低,原材料價格下跌,帶來產品成本的降低。


      中汽協預計,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達到900萬輛,同比增長35%,隨著原材料價格的下滑,新能源車企的盈利能力有望改善。(實習記者楊梓)


      轉自:中國能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引領世界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引領世界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進入黃金發展期。從2012年推廣應用的1 7萬輛,提升到2013~2014年推廣應用的10 1萬輛,2015年更是躍升至37 9萬輛,2016年突破50萬輛大關
      2017-09-25
    • 我國新能源汽車基數小 增速快

      我國新能源汽車基數小 增速快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71 6萬輛,比2016年增長51%,其中純電動汽車與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分別比2016年增長82 1%和39 4%。
      2018-03-09
    • 新能源汽車進入競爭發展與結構調整并重新時代

      新能源汽車進入競爭發展與結構調整并重新時代

      2009~2017年,我國的新能源汽車主要依靠國家政策支持和財政補貼發展,技術和產品發展主要靠傳統汽車企業和相關產業支撐。總體來說,這個時期是新能源汽車基礎建設和培育發展階段,沒有形成企業競爭發展的條件和競爭環境。
      2018-10-29
    • 新能源汽車在競爭中漸趨理性

      新能源汽車在競爭中漸趨理性

      當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已經成為推動全球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最大引擎,我國已連續三年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車產銷第一大國。
      2018-11-0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