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利潤大跌超七成,鋼鐵行業又到了艱難時刻!怎么破?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3-29





      鋼鐵行業再臨寒冬。


      在2016年啟動的一輪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鋼鐵“去產能”以及“地條鋼”的全面出清,讓跌入谷底的鋼鐵行業重煥生機。但在多重因素影響之下,2022年,鋼鐵業再度走入困局。


      受宏觀經濟增長放緩,疫情反復和下游需求萎縮等因素影響,2022年,鋼鐵企業生產經營遭受沖擊。當年,中鋼協重點統計會員鋼鐵企業總體營收65875億元,下降6.4%;利潤總額982億元,大幅下降72%。


      成本上漲、利潤下滑、資源環境約束加大……如今擺在鋼鐵企業面前的這一次戰略調整可謂“生存挑戰”。


      在日前召開的2023(第十四屆)中國鋼鐵發展論壇上,多位行業權威專家把脈問診鋼鐵行業的戰略轉型之路。


      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主任、中國工程院院士盧春房在論壇上表示,當前,我國鋼鐵行業發展逐步進入深度調整期。


      他指出,關乎鋼鐵行業未來發展的一系列重要問題,還應進一步加強研究。例如:鋼鐵需求規模預測,其準確性對于鋼鐵行業發展布局、企業重組、產業升級等工作具有基礎性、關鍵性作用。此外,還應深入研究鋼鐵行業經濟效益提升路徑、鋼鐵資源戰略儲備量和廢鋼鐵利用率等問題。


      鋼鐵行業轉型發展如何破局?


      穩定行業發展,確保供需平衡


      對于曾經深陷產能過剩漩渦的鋼鐵行業來說,供需平衡無疑是走上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詞。


      從供給側來看,中國鋼鐵工業協會副會長駱鐵軍強調,首先是產能治理新機制。中鋼協提出加快創建新發展環境下鋼鐵產能治理新機制的建議,目的是使鋼鐵產能按照市場需求合理釋放。創建新機制的關鍵是要形成對產能產量有約束作用的行業共識機制,導向優勝劣汰、供需平衡,這離不開政府的引導監督、行業的自律,更迫切期待國家碳排放調控機制早日實施。


      工業和信息化部原材料工業司副司長張海登也認為,要繼續鞏固鋼鐵去產能成果。嚴格落實產能置換,嚴禁新增產能,加強行業自律,健全市場化法制化長效機制。


      在需求側,駱鐵軍指出,自2020年我國粗鋼產量達到10.65億噸峰值以來,已連續兩年回落。表面上看是限產的原因,實際是下游需求回落造成的。


      如何擴大鋼鐵內需?張海登表示,要持續關注下游行業轉型升級新需求新變化,加大創新力度,加強上下游產業鏈合作,不斷提升鋼鐵材料保障能力,確保行業供需始終保持動態平衡。


      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院長范鐵軍給出了兩個范例。他指出,一是推廣應用鋼結構。鋼結構住宅是未來推廣的重點領域。鋼結構建筑比鋼筋混凝土建筑可減少碳排放14%-40%。而且鋼結構擁有可實現標準化、自動化生產,縮短建造工期等優點。


      二是產業鏈協同高端化。通過上下游銜接聯動,推動產業鏈條向高端用戶嵌入式延伸,為下游產品創造新的應用場景,促進下游產品提升國際競爭力擴大內需和擴大出口,從而帶動鋼鐵材料內需市場和間接出海。


      加大兼并重組力度,提高產業集中度


      我國鋼鐵行業企業數量較多,行業集中度低,這一方面容易引發鋼鐵企業“打價格戰”,無序競爭,不利于形成行業發展合力,另一方面也會分散在鐵礦石等原材料領域的對外話語權。


      范鐵軍表示,大幅提升產業集中度,壓縮市場主體數量,可以有效促進產業協調發展,增強行業自律能力,更好地應對市場需求變化,維護鋼鐵行業平穩運行。其中,兼并重組被視為提升集中度的重要方式。


      以鋼鐵航母中國寶武為例。2022年末,中國寶武與中鋼集團實施重組。在此之前,近些年,中國寶武基本是一年并購整合一個千萬噸級鋼鐵企業,相繼聯合重組了馬鋼集團、太鋼集團、山鋼集團等。2020年中國寶武鋼產量達到1.15億噸,問鼎全球鋼企之冠。


      張海登表示,鋼鐵行業要進一步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繼續加強兼并重組,建設若干世界一流鋼鐵企業集團,在專業領域形成一批世界先進的領航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改變部分地區鋼鐵產業“小散亂”局面。相關部門也將在產能置換、規范企業管理等方面研究,對兼并重組企業給予更大的支持。


      范鐵軍認為,中國鋼鐵已進入了兼并重組的重要窗口期和歷史機遇期。通過實施兼并重組,進一步做大企業規模,有利于集中研發力量,攻克前沿技術、“卡脖子”技術和產品。從企業格局來看,范鐵軍認為,長期來看,將形成領航企業建生態圈、專業企業穩產業鏈、同質企業拼成本線的“三分天下”。


      供應鏈倒逼,綠色低碳發展


      隨著汽車、建筑等下游行業低碳綠色的用鋼需求倒逼傳導,低碳鋼鐵市場已經開啟一輪新的競爭。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學終身教授毛新平表示,碳中和是國家發展戰略,鋼鐵工業作為典型的資源和能源密集型產業,是我國實現碳中和的主戰場。當前,社會發展和市場用戶對生態鋼鐵材料提出迫切需求,時間緊迫、要求力度大。我國鋼鐵工業走向低碳化發展迫在眉睫,這是關乎企業生存的重要議題。


      世界鋼鐵協會副總干事、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鐘紹良也指出,目前幾乎所有跨國汽車企業均已正式公布碳中和行動方案,目標為2040年至2050年實現碳中和;建筑業也開始行動起來。全球鋼鐵行業的低碳轉型步伐加快。但他指出,目前多數中國鋼鐵企業、東南亞鋼鐵企業仍對低碳轉型缺乏重視,還在等待觀望。這可能會使企業喪失競爭優勢。


      鐘紹良認為,低碳轉型為新能源和基礎設施用鋼帶來歷史性的機遇,未來鋼鐵行業的競爭重點在新賽道。


      在低碳發展的新賽道上,毛新平表示,以再生鋼鐵原料(廢鋼)制備高性能材料是我國鋼鐵工業的必然選擇,應盡早布局。現階段再生鋼鐵原料的高質化利用仍是世界難題,亟需解決存在殘余元素等主要問題。他從智能分選、潔凈化冶煉、無害化連鑄-無害化制備等各環節提出解題思路。(文/龐無忌)


      轉自:國是直通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鋼鐵業減量發展,鐵礦石能否一路高歌?

      在近日舉行的一次業內研討會上,中國冶金礦山企業協會常務副會長雷平喜談到國內鐵礦山的運營情況與發展對策時表示,鐵礦石價格去年以來走勢非常強勢,而礦山投資則止跌企穩,表明了市場投資信心也在復蘇之中。
      2017-03-23
    • 電解鋁難復制煤炭、鋼鐵瘋漲模式

      隨著電解鋁行業供給側改革的展開,部分市場人士表示,電解鋁大概率是第二個鋼鐵和煤炭行業,并由此認為電解鋁行業利潤也會再現鋼鐵和煤炭行業回到兩位數利潤率,全行業大規模盈利的繁榮狀態。
      2017-08-07
    • "鋼"需增長可期 下半年鋼鐵牛市還將延續

      今年上半年,我國鋼鐵業行情走強,產銷兩旺。目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對鋼鐵的真實需求亟待重估,以進一步明確我國鋼鐵工業發展的方向,使企業的提質發展道路越走越寬。
      2017-08-24
    • 鋼鐵產能置換內藏玄機,破解之道有兩招

      鋼鐵產能置換內藏玄機,破解之道有兩招

      2018年是去產能“攻堅之年”,能否確保產能置換不走樣,事關去產能的成敗。對占據去產能半壁江山的鋼鐵行業而言,雖然今年去產能任務量僅為去年一半,但面臨著更為復雜的形勢,去產能難度絲毫未減,不可盲目松懈。
      2018-03-0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