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快遞業務量月均“百億級”增長的原因何在?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6-20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截至5月31日,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已達500億件,比2019年達到500億件提前155天,比2022年提前27天。


      今年以來,快遞行業增速逐月提速向好。從39天破100億件,到5個月破500億件,快遞業務量月均“百億級”增長的背后,原因何在?


      國家郵政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林虎說,月均“百億級”增長的背后,既展現出行業的強勁增長動力和發展韌性,更體現今年以來我國消費市場需求加快釋放、經濟發展充滿活力的良好態勢。


      “今年以來,受擴大內需戰略等利好政策的影響,郵政快遞業在打通產銷通道、貫通供需兩端、連通線上線下、暢通內外循環等方面較好地發揮了保通保暢作用,逐步成為拉動國民經濟增長、服務國家戰略部署、保障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和滿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力量。”林虎說。


      蓬勃發展的郵政快遞業不僅激發了消費市場的活力,也激發了產業融合的新動能,為其他產業發展和供需良性循環帶來利好。


      在河北滄州,郵政管理部門指導快遞企業把寄遞服務融入到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前端,積極打造入廠物流、倉配一體化等模式,服務當地特色產業工藝玻璃制品的生產銷售,年發貨量超3000萬件,助力工藝玻璃產品暢銷國內并遠銷海外50多個國家和地區。不斷涌現的“快遞進廠”模式,不僅利于制造企業降本增效,也有助于快遞業提升服務產業鏈和供應鏈的能力,開拓市場新空間。


      在廣東深圳,機場郵件快件監管中心充分應用智能化信息化技術,提高貨品查驗效率,持續壓縮整體通關時間,吸引多家國際快遞企業入駐,跑出跨境通關的深圳速度。


      陸運專線連接東南亞、鐵路專列直達中亞、貨運航線直飛歐美……今年以來,快遞企業綜合運用海、陸、空等運輸方式,推動“快遞出海”再上層樓,完善了RCEP區域服務網絡,提升了“一帶一路”的輻射帶動能力,在推動內需與外需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暢通國內國際雙循環注入新動能。


      林虎說,隨著一系列促消費、暢流通政策的實施和居民消費信心的持續增強,郵政快遞業服務生產、促進消費、暢通循環的先導性作用將進一步發揮,在深度進村、提速入廠、闊步出海中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當前,郵政快遞業正在全力備戰“6·18”年中業務旺季,主要品牌寄遞企業大力提升數字化運營水平,優化中轉和派送流程,積極調配人力、車輛及航空運力等資源,加快運用全自動分揀、無人倉、無人車、無人機等設備和技術,以提升整體生產服務保障能力。


      北京郵電大學郵政發展研究中心主任趙國君說,隨著郵政快遞業覆蓋城鄉、聯通全國、通達世界能力的不斷提升,必將進一步發揮在穩定產業鏈供應鏈、促進經濟社會發展、支撐國家戰略等方面的作用,為擴內需、穩經濟、助流通、惠民生、保就業、強治理等做出積極貢獻。(新華社記者戴小河)


      轉自: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快遞下鄉再提速 快遞企業如何渡過高成本難關

      近日,國家郵政局公布了京津冀、珠江三角洲、長江三角洲我國三大地區的快遞服務發展“十三五”規劃,這三個地區的規劃中都提到,要加強快遞服務網絡布局,實現“鄉鄉有網點、村村通快遞”。
      2017-05-11
    • 快遞業半年盤點:熱鬧的“后300億”時代

      2017年我國快遞行業進入了“后300億”時代,并且從今年的第二季度開始,我國已經開始常態化進入單日快遞億件時代。
      2017-08-02
    • 快遞包裝循環利用綠色之路還有多長

      快遞包裝循環利用綠色之路還有多長

      “雙11”的腳步已越來越近,電商消費的旺季也將再次來臨。人們除了好奇今年“雙11”將會帶來多大的消費奇跡外,隨之而來的包裝垃圾也讓人很是擔憂。
      2017-10-31
    • 政策多點發力 快遞業新發展要抓住哪些新趨勢

      政策多點發力 快遞業新發展要抓住哪些新趨勢

      2017年我國快遞行業火力全開,在整個行業的共同努力下,今年我國快遞行業進入“后300億時代”已成事實。國家郵政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國快遞服務企業業務量已完成273 9億件。
      2017-12-1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