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透過36.3%看工業經濟“壓艙石”作用凸顯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4-21





      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增速比去年四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工業民間投資保持兩位數增長;前兩個月數字產業完成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2%,人形機器人、無人機、AI智能體等標志性產品取得突破;企業預期提振、效益改善,截至2月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數量較上年底增加0.7萬戶……在4月18日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的多項數據顯示,今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發展態勢良好,產業結構持續優化,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


      “一季度,工業對宏觀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了36.3%,‘壓艙石’作用持續發揮。”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謝少鋒說,今年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積極會同各地區、各部門從頭抓緊、靠前發力,推動工業經濟一季度實現良好開局,為完成全年經濟目標打下堅實基礎。


      今年以來,隨著存量政策和增量政策加快落地,工業經濟運行平穩向好,主要指標穩中有進。


      數據顯示,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6.5%,其中裝備制造業、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同比分別提高1.9個和0.5個百分點,產業結構持續優化。工業品出口額同比增長6.9%。企業轉型發展提速,食品、化工、有色金屬等行業技術改造投資實現兩位數的增長。經營主體持續壯大,截至2月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數量較上年底增加0.7萬戶。


      人形機器人、無人機、X熒光光譜儀、AI智能體、細胞和基因治療藥物等標志性產品取得突破;技術交易市場發展活躍,全國技術合同16.8萬項,成交額超過1.2萬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8%;“人工智能+”等創新產品加速突破,AI手機、AI電腦、AI電視等新型智能終端產品不斷走進千家萬戶;智能工廠梯度培育提質增效,目前全國已建成3萬余家基礎級智能工廠、1200余家先進級智能工廠、230余家卓越級智能工廠,智能工廠覆蓋超過80%的制造業行業大類……多項數據折射出,工業和信息化發展質量持續提升,新質生產力加快培育。


      “我們加快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發展壯大新質生產力,推進工業的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產業轉型升級內生動能不斷增強。”謝少鋒說。


      與此同時,數字產業再上臺階。以5G、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為代表的數字技術迅速發展,前兩個月數字產業完成業務收入同比增長8.2%。網絡基礎設施能力持續增強,截至3月底,累計建成開通5G基站439.5萬個,5G用戶普及率達到了75.9%,千兆寬帶用戶達到了2.18億戶。


      不過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明顯上升。謝少鋒表示,全球貿易體系和規則被嚴重損害,給全球經貿發展和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造成極大不確定性,也給我國工業發展帶來一定影響。但是,我國擁有完整的產業體系、超大規模市場和完善的信息基礎設施,工業經濟的韌性強、潛力大、活力足,經濟高質量穩定發展的基本面不會改變,并將為全球產業鏈供應鏈注入確定性。


      記者獲悉,下一步工業和信息化部將著力擴大需求、培育動能、穩定預期、防范風險,激發活力,不斷提升工業經濟運行質效,鞏固回升向好態勢。


      謝少鋒表示,將堅持集中力量辦好自己的事,以開放促改革,以合作促共贏;堅持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推動傳統產業優化升級,培育壯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堅持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堅持完善企業梯度培育體系,高標準培育高新技術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瞪羚企業等,以優質服務助力中小企業發展;堅持高質量供給,促進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著力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保持工業經濟向穩向好發展勢頭。(記者 郭倩)


      轉自:經濟參考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