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創新如何加速落地中國?


    ——來自成都創交會的觀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5-12





      為期3天的2017成都全球創新創業交易會,吸引超過600家中外科技企業,同臺展示當今世界最為前沿的技術成果與商業模式。透過各式炫目的“高大上”科技,記者發現中國的“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正持續釋放出巨大的吸引力,不斷營造更加開放、更加法制化的市場環境,將使中國在全球創新體系中的坐標愈發清晰。


      中外科技“大比武”搶占創新“風口”


      無駕駛艙的工程機械設備,可實現自動駕駛和自主作業;像樂高玩具一樣的組裝式墻體,通過循環利用大量減少建筑業浪費;通過傳感器在幾秒鐘之內捕捉人的健康信息,并上傳至云端開展評估……在2017成都創新創業交易會展覽區,這些“黑科技”讓記者眼前一亮。


      在最受關注的硅谷高科技創新創業高峰會專區內,100多家來自硅谷的初創企業帶來了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無人駕駛、人工智能等領域的諸多產品。這些產品代表著當下最受技術和市場關注的領域,通過與不同應用場景的結合,勾勒出人類未來生活的無數可能性。


      借助創交會的平臺,600多家中外企業將在成都尋求投資者與商業伙伴,搶占科技創新的“風口”。那么,未來科技創新的“風口”到底在哪里?


      被譽為“可穿戴計算之父”的科學家史蒂夫·曼恩認為,擬人化智能將是未來科技發展的一大趨勢,甚至可能改變人類生活。


      “雙創”方興未艾量增質優


      在本屆創交會上,不乏許多國內及本土創業者的身影。展區內,一臺可以制作任何圖案的咖啡拉花設備引起了觀眾的極大興趣,這家來自成都武侯區的創業團隊一個上午就賣出了上百杯咖啡。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上個月發布的2016年度“雙創”景氣指數顯示,在經歷2013年以來的高速增長后,2016年“雙創”景氣指數進入平穩增長階段,全年均值184.5,“雙創”發展呈現量增質優的特征。


      以成都為例,目前該市已建成各類創新創業載體231家,總面積達1600多萬平方米。去年,成都市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33.5萬戶、新增注冊資本9228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34.6%、41%;全市新增科技企業12000余家,專利申請98251件,較上年增長25.9%。


      柴火創客空間創始人潘昊打了個比方:從“雙創”提出到今天,就好像從初春進入夏天;夏天非常熱、非常焦慮,讓人覺得不太舒服,但當夏天結束后就會迎來收獲的季節。


      同時,“雙創”大潮已成為當下中國經濟轉型發展的重要推動力。著名經濟學家辜勝阻認為,“雙創”不僅形成了小企業“鋪天蓋地”,也推動了大企業“頂天立地”,是中國版供給經濟學理論的偉大實踐。


      國家信息中心大數據管理應用中心數據運營部主任王亞松表示,我國當前經濟的結構、速度、動力和發展模式都面臨根本性改變,技術、技能和創意三大驅動輪正在萌芽,各個地區以至國家層面上都在不斷地尋找新的、可持續的經濟增長點,創新創業已經成為未來經濟增長新引擎。


      距離全球創新“搖籃”還有多遠?


      西門子工業軟件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華區首席執行官梁乃明10日在成都宣布,將在當地建設一座全球“工業云”研發中心。此前西門子在成都所設的工廠,已經改造成為西門子在德國本土之外唯一接近“工業4.0”的工廠了。


      政府的高度重視、巨大的市場和雄厚的資金與人才支撐,已經讓中國成為世界創新大國。在2016年全球創新指數排名中,中國世界躋身最具創新力的經濟體25強行列。


      “全球最適合創新創業的地方,就屬美國和中國,這兩個國家都有足夠多的技術人才,有著以大帶小、集群式發展的產業環境。”遠瞻股權投資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胡明烈認為,在創新模式上中美各有千秋,美國的強項在于技術創新,而中國則側重模式創新。


      當前,世界各國創新浪潮此起彼伏,中國能否成為吸引全球技術創新的洼地?進而成為全球創新“搖籃”?與會人士提出,中國需要更加開放的營商環境,更加重視法律在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作用。


      “知識產權保護為創新提供了基本的制度環境,而目前中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體系走在世界前列。”世界知識產權組織駐中國辦事處主任陳宏兵認為,未來中國知識產權保護還要進一步適應快速變化的商業環境和科技進步,并保障知識產權相關法律的實施,推動知識產權轉移轉化。(記者楊迪、許茹、葉含勇  參與采寫:馬牧旺青)
     



      轉自:新華社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雄安新區千年大計: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春天的故事悄然降臨燕趙大地。4月1日,一則“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重磅消息公布。根據官方表述,雄安新區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2017-04-11
    • 握緊創新鑰匙 打開“中國制造”新天地

      面臨激烈競爭和爬坡轉型壓力,緊握創新鑰匙、開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實踐,“中國制造”迎來了發展的新天地,也獲得了轉型升級的新動力。
      2017-04-25
    • 加工貿易發展還能打幾張創新牌?

      加工貿易是我國對外貿易和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產業升級、穩定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我國加工貿易占外貿比重已由一半下降到不足30%。
      2017-04-25
    • 量子計算機,開啟中國速度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陸朝陽教授、朱曉波教授等,聯合浙江大學王浩華教授研究組,在基于光子和超導體系的量子計算機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性進展。3日,該研究團隊正式發布了這一系列研究成果。
      2017-05-0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