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車用特種橡膠行業透視:力推新品 適應下游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6-09





      隨著特種橡膠在汽車上應用越來越廣泛,除了重視國產化外,還要積極創新,開發新型產品。業內專家提出,特種橡膠今后的發展應針對自身性能的缺陷,通過技術創新,促進產品性能的改善,縮短與國際先進技術的差距,適應汽車行業的發展。
     
      新工況呼喚特種膠
     
      汽車特種橡膠主要應用于變速箱、發動機、燃油、傳動、空調系統,可以滿足高性能、低能耗、低排放、低噪音與超長使用壽命的要求,用量不斷增加,汽車用橡膠的膠種也將向具有優良性能的特種膠方向發展。
     
      據介紹,隨著汽車向高性能、低油耗、低排放與低噪音、超長使用壽命的方向發展,汽車的結構和工況條件發生了變化,原有裝置性能提高,增加了排氣凈化、燃油噴射、渦輪增壓等新的裝置,應用其中的膠管材料必須能夠承受較高的溫度,普通的天然膠、丁苯橡膠和順丁橡膠等都無法滿足高溫條件下的使用要求,必須采用耐高溫的特種橡膠材料。
     
      同時,汽車燃料也多樣化,高芳烴含量燃油、含醇混合燃油、生物基燃料、過氧化酸性汽油等在使用,燃料油中添加一定量的醇類物質,可以提高燃油辛烷值,但使橡膠溶脹嚴重,耐油性大幅下降,齒輪油中的添加劑極易造成膠料老化,導致密封制品變硬、彈性下降直至失效。
     
      上海交通大學教授任文壇認為,在含氧燃科,生物柴油以及混合燃油系統中,傳統的耐燃油橡膠密封材料已不再適用,新型特種橡膠則可完美替代傳統橡膠。
     
      性能缺陷有待改善
     
      汽車特種橡膠的品種主要有氟橡膠、硅橡膠、丙烯酸酯橡膠、氫化丁腈橡膠等,雖然這些橡膠可以替代部分傳統橡膠,但在性能方面還存在一些缺陷,有待繼續攻克。例如,氟橡膠耐高溫和腐蝕性強,但其生膠黏度低,難以與其他物料混合配制;硅橡膠機械強度優異,但其耐油性和撕裂性能仍需改善。
     
      任文壇表示,只有改善特種橡膠本身性能缺陷才能推進應用。硅橡膠需要提高拉伸強度、撕裂強度、耐油性能;氟橡膠需要改進耐低溫性能、低硬度、低粘度;丙烯酸酯橡膠需要提高耐低溫性能、壓縮永久變形性能。同時,在特種橡膠與其他材料的復合時,常采用納米材料作為特種橡膠補強填充劑,但納米材料在部分特種橡膠中不能以納米狀態分散,一團一團的聚集,無法正常應用。
     
      此外,特種膠料在加工和使用過程中的環保問題,比如炭黑中的多環或稠環芳烴,無機填料、硫化活性劑中的重金屬,硫化過程的揮發物,橡膠中重金屬含量和芳香化合物含量的限制條件的提出,也是配方研究人員當前關注的重點。
     
      自主創新開發新品
     
      目前,國外出現了一些特種橡膠新品種,比如共聚型氟硅橡膠、氨類高含氟三元聚合型氟橡膠等。這些新型特種橡膠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但受制于國外專利技術,國內還不能生產。
     
      青島科技大學教授鄧濤認為,我國目前汽車專用特種橡膠的品種規格少,不能滿足汽車用橡膠的需求。因此,亟待進行技術創新,開發高性能的新產品。“我國新型特種橡膠的開發,需要更準確的設計手段和更精確的生產制造工藝,通過應用仿真技術,更準確的得到半成品膠料的性能和產品使用性能的關系,從而進行更優化的設計,大幅度提高產品的性能和研發效率。”鄧濤說道。
     
      據記者了解,青島科技大學當前也在開發NBR/EPDM共混改性材料,可耐高低溫、耐油、耐臭氧性能。業內專家指出,我國車用特種橡膠研發之路還有很長,只有不斷通過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才能減小與國外的差距。未來,橡膠并用、橡塑并用改性可以作為特種膠發展的方向,如NBR/PVC、FKM/NBR、FKM/ACM等,以此來彌補傳統橡膠的缺點,擴大應用范圍。(本報記者張興剛)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雄安新區千年大計: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新引擎

      春天的故事悄然降臨燕趙大地。4月1日,一則“中共中央、國務院決定設立河北雄安新區”的重磅消息公布。根據官方表述,雄安新區是繼深圳經濟特區和上海浦東新區之后又一具有全國意義的新區,是千年大計、國家大事。
      2017-04-11
    • 握緊創新鑰匙 打開“中國制造”新天地

      面臨激烈競爭和爬坡轉型壓力,緊握創新鑰匙、開啟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新實踐,“中國制造”迎來了發展的新天地,也獲得了轉型升級的新動力。
      2017-04-25
    • 加工貿易發展還能打幾張創新牌?

      加工貿易是我國對外貿易和開放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推動產業升級、穩定就業發揮了重要作用。當前,我國加工貿易占外貿比重已由一半下降到不足30%。
      2017-04-25
    • 量子計算機,開啟中國速度

      日前,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潘建偉教授及其同事陸朝陽教授、朱曉波教授等,聯合浙江大學王浩華教授研究組,在基于光子和超導體系的量子計算機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突破性進展。3日,該研究團隊正式發布了這一系列研究成果。
      2017-05-0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