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電視品牌陷入低谷 敢問路在何方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8-31





      互聯網電視自誕生起就貼上了高性價比的標簽。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內容上也不斷豐富,因此受到了消費者廣泛關注。
     
      從2013年起,中國智能電視開始高速增長。2014年以樂視為代表的互聯網電視品牌興起,且銷量如同火箭般飛速增長。在隨后的三年里互聯網電視品牌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進入2017年,這股增長熱潮進入了寒冬期,彩電市場遇到了五年以來最艱難的時刻,彩電零售量降至5年內最低。據奧維云網數據,今年上半年互聯網電視品牌廠商的市場份額同比下滑了4%,中怡康數據顯示,樂視電視1月至7月銷量占比同比下降超過50%。
     
      面板價格持續增長 價格優勢不再
     
      互聯網電視銷量下降的原因首先是行業成本的提高。面板的成本幾乎占到一臺電視整機成本的65%以上。自2016年以來,面板價格持續上漲,各尺寸的面板平均漲幅均超過40%。而互聯網電視品牌作為行業的新進入者,大多沒有屏廠、沒有巨額訂單,受面板漲價沖擊更嚴重,大多數互聯網電視最核心的顯示面板、主芯片和操作系統都是第三方的,缺乏對上游供應鏈的控制力,使得互聯網電視企業對產品的定價權嚴重縮水,售價任由上游面板廠“擺布”。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副秘書長彭健鋒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指出:“互聯網電視缺乏產業鏈支撐是其在電視行業最明顯的劣勢之一。
     
      針對面板價格上漲,互聯網電視也進行了一定程度的提價,然而互聯網電視的漲價幅度一般為7%~10%,這部分價格的增幅很難彌補面板價格的提升,因此互聯網電視的利潤空間被繼續壓縮。在原本硬件價格低于成本價格出售的情況下,現在無疑是雪上加霜。
     
      中怡康黑電研究總監彭顯東說:“我們可以看到因為面板價格的提升,現在互聯網電視基本已經和傳統品牌電視的價格持平。最初以低價作為核心的競爭優勢已經不復存在。”
     
      投資資金更加謹慎 內容資源優勢逐漸縮小
     
      作為互聯網電視的標志,也是市場銷量最高的品牌,樂視開創了互聯網電視先河并擔任著扛旗手的角色,且在2016年曾創下銷售量600萬臺的佳績。對于如此好的銷量,樂視集團也將今年銷售目標定在了800萬臺。然而上半年的銷售量卻非常慘淡。
     
      究其原因,就是樂視資金鏈斷裂以及其后帶來的一系列后果。一則“賈躍亭持有的99.06%樂視網股份被凍結,價值159億元”的消息將樂視網資金鏈問題充分暴露出來。這則消息是樂視網公告的,徹底坐實了樂視網資金鏈面臨斷裂的危險。在各方一致看好互聯網電視的同時,這樣一則消息無疑給各大投資方予以警示。
     
      “互聯網電視的銷量受到樂視資金斷裂影響很大。各投資方都會因此事而有所警示,也會對這樣的商業模式的盈利方式及可持續性產生疑問,因此資金都相對比較謹慎。”彭顯東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說道。
     
      互聯網電視作為內容的一個載體,無論功能如何強大,也都需要豐富的內容資源予以保障,這無疑會在競爭中占有更大的優勢。很大程度上說,在內容資源的爭奪上,其核心就是用戶數量的爭奪。
     
      然而,互聯網電視一旦失去資本方支持,就會喪失內容優勢。以失去中超、亞冠等賽事版權的樂視為例,今年618銷售額同比去年下滑了57%,當周市場份額占比接近6%。這與2016年同期300%的增幅大相徑庭。資深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表示,許多消費者購買互聯網電視,首先看重的是超低價,其次是被其獨有的內容資源吸引,現在兩者都在被削弱。
     
      雖然風行、看尚等品牌的投資人中不乏東方明珠、CIBN互聯網電視這樣的牌照方,但近年來受互聯網電視“戰法”影響,傳統電視企業憑借強大的資金優勢,越來越重視與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等內容提供商的合作。內容或將不再是互聯網電視獨有的優勢。用戶對電視內容上的需求,傳統電視目前也能基本滿足。互聯網電視的優勢在逐漸縮小。
     
      品牌正在逐漸分化 翻身還需工匠精神
     
      面對市場不景氣情況,互聯網彩電品牌也在逐漸分化,一些競爭力較弱的企業頹勢明顯,包括樂視等過去強勢互聯網電視企業都在今年上半年遇到大問題,據中怡康數據顯示,樂視今年1~7月負增長為55.5%。微鯨電視作為后起之秀近年表現很搶眼。而今年微鯨科技被業內人士曝出虧損十多億,阿里等重要股東也在選擇是否退出。
     
      上半年雖然彩電市場形勢不好,但小米電視卻逆向高歌,成為當下互聯網電視品牌增速最快的品牌,據中怡康數據表明,小米今年上半年銷量同比增長91.2%,是整個彩電品牌中增長速率極為耀眼的品牌。
     
      小米電視的經營模式并非是大多數互聯網電視廠商的“買會員送電視”等促銷活動,把自己的電視虧著賣,而是堅持硬件本身不虧錢,并通過足夠大的銷量把硬件利潤“省”出來,因此小米具備了不錯的供應鏈管控能力。在面板普遍漲價的階段,小米能夠利用自身優勢,依然可以在促銷日降低價格,銷量自然上的去,從而占據了更多市場份額。
     
      “小米電視由于其經營模式的優勢,在管控成本上下了功夫,所以銷量并未受面板價格提升的影響。”彭顯東補充道。
     
      “低價”是互聯網電視標簽,要想將此標簽變為優勢,自有工廠或許是出路之一。風行CEO周坤指出,風行的自有工廠,會使其在低價戰略中,避免虧損。但是,這無疑背離了互聯網電視“輕資產”的發展模式。
     
      除此之外,今年以來互聯網電視品牌主動擁抱新型顯示技術、人工智能、智能家居,試圖提高其產品議價能力。
     
      奧維云網黑電事業部研究副總監揭美娟對《中國電子報》記者談到,互聯網品牌目前最多大的挑戰是盈利,要想實現突圍,即便是布局新型顯示技術,也要提高產品創新力,通過做好硬件、不斷優化自己平臺、在內容方面合理的投資,獲得一定的用戶規模。彭健鋒也指出,硬件品質和服務體驗的協同盈利是大方向,眼下要把畫質音質、售后服務等短板補齊,來增加資本方的信心。
     
      如今互聯網電視行業即將經歷洗牌,洗牌后互聯網品牌和傳統品牌會加速融合,邊界會越來越模糊。看來互聯網電視翻身的道路上布滿荊棘,要想翻身要用工匠精神塑造品質。(本報記者邱岳 劉季辰)
     
     


      轉自: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互聯網電視迎來下半場?該如何迎對?

      近幾年來,互聯網電視熱從不間斷。但是如今新品牌誕生的數量大不如兩三年前了,有人指出,互聯網電視品牌經歷過了跑馬圈地、野蠻生長的上半場,即將開啟精耕細作、提升價值的下半場。
      2017-04-12
    • 轉型見效慢 品牌集合店是鞋企渠道突圍方向?

      在消費升級、品牌老化等因素的影響下,國內鞋業尤其是國產女鞋公司確實多多少少陷入到了低迷的窘境。如何挽回消費者的心,讓業績逆勢而升成為了這些品牌所面臨的主要問題。
      2017-03-24
    • 長絲織造行業升級方向:創新為核 強化品牌

      “十三五”期間,要繼續推動傳統紡織產業向科技產業、時尚產業和綠色產業轉變,使我國紡織產業成為先進的制造產業、時尚產業、科技產業。
      2017-06-02
    • 百貨業發力自有品牌要邁幾道坎兒

      零售行業已進入“戰國時代”,各種業態相交混戰。隨著超級市場、購物中心和網上購物等新型零售業態的興起與迅猛發展,傳統百貨商店受到了巨大沖擊。其中,一些自有品牌的發展更是面臨著諸多挑戰。
      2017-06-2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