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然氣:價格與體制改革需齊頭并進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2-15





      供暖季節,天然氣需求量大,國內LNG價格迅速飆升。針對天然氣價格飆升的現狀和價格市場化改革問題,在日前舉辦的2017中國天然氣行業市場化發展大會上,業內專家指出天然氣價格改革最根本是加快體制改革。
    tianranqi
    (圖片來源:互聯網)
      改革初顯成效
     
      業內專家認為,我國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穩步快速推進,價格市場化改革成效顯著。據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信息部副部長景春梅介紹,國家明確提出要讓價格在資源配置中起絕對性作用,提出天然氣價格改革的目標是到2017年實現競爭環節價格基本放開,到2020年完善市場決定價格的制度。
     
      “總體來說,天然氣通過十年改革,市場化程度大幅度提高了,基本建立了全產業鏈價格監管體系,也搭建了一東一西市場化交易平臺。”景春梅說。
     
      2016年10月,國家發改委發布《天然氣管理運輸價格管理辦法》,這被業內普遍認為是天然氣市場化改革的里程碑。文件對長輸管道成本核算提出了辦法,規定準許收益率按管道負荷率(實際輸氣量除以設計輸氣能力)不低于75%取得稅后全投資收益率8%的原則確定。
     
      “這個文件特別有亮點,獲得8%的收益率是有條件的,就是管網負荷率達到75%,也就是你管網不對外開放,你管輸率不能達到75%,那你回報率不能達到8%,這條規定意義深遠在哪里?逼迫管道企業開放,負荷率上不去回報率就上不去,這也為我們促進管網公平開放奠定計價基礎,為天然氣改革邁開重要的一步。”景春梅說。
     
      此后,國家發改委又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開始對自然壟斷行業實施真正監管。今年11月,國家發改委又發布十九大之后第一個價格改革的文件《關于全面深化價格機制改革的意見》,再次強調到2020年改革目標,形成市場決定的價格機制,同時對自然壟斷行業形成準許合理收益和成本控制的脈絡。
     
      同時價格改革方面還有大的舉措,就是構建上海和重慶兩大天然氣交易中心。景春梅表示,從促進市場化交易角度來說,目前上海天然氣交易中心起到比較大的作用,該中心去年天然氣交易量為150億立方米,今年到目前為止是250億立方米,增長較快,交易中心消費量達到11%。目前,重慶交易中心接近試運行,寧夏、河北、廣東、海南等都有建立交易中心意愿。
     
      “未來在我們國家可能會出現多家交易中心,交易中心像集貿市場一樣,供需活躍的地方有需求搭建集貿市場,誰形成基準價不是國家定,應該由市場自由選擇,誰的價格得到市場認可誰就是基準價。
     
      ”景春梅說,我國現在天然氣對外依存度為30%,預計2030年對外依存度將超過50%,交易中心的目的就是提升我國在國際市場的話語權,同時通過價格改革倒逼體制改革。
     
      業內仍存質疑
     
      然而,今年以來,隨著天然氣消費暴增,天然氣價格飆升,供需問題再次凸顯。這讓部分相關企業和業內人士對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產生了質疑。
     
      9月18日,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陜西、內蒙古LNG專場交易展開,掛牌8000萬立方米天然氣,競拍起價為基準價1.43元/立方米,最高限價為1.70元/立方米。就在交易開始之際,陜西液化天然氣產業協會委托康達西安律師事務所,向上海石油天然氣交易中心致律師函,認為此次競價交易違法,要求立即暫停交易。最后,交易暫停,價格折中。
     
      陜西設計院教授郭宗華連發兩篇文章《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請你慢些改》《再論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革》,提出競價解決供需矛盾是個偽命題,通過競價解決供需矛盾不可行。
     
      “天然氣到底燒了還是炒的,是不是天然氣交易中心借改革之名壟斷提價?”這樣的質疑在業內也不絕于耳。
     
      對此,景春梅說:“國家利用天然氣交易中心來搭建價格改革新的平臺,通過天然氣價格改革促進體制改革。但是天然氣因為體制改革沒有到位,引發大家對競價懷疑甚至對交易中心的作用產生懷疑。雖然國家發改委出面協調價格折中,但是不能解決根本問題。”在大多數人看來,表面上是價格問題,實際上體制問題。
     
      景春梅認為,交易中心發揮作用有三個前提:一是主體多元,多賣多買才有可能競爭形成價格,降低成本。二是管道和基礎設施必須公平開放。有的下游企業可以拿到國外低價氣源,但是氣來了以后不能進管道、不能用LNG接受站,這樣就不能整體降低天然氣價格水平,所以體制問題、管道基礎設施問題是制約天然氣價格非常大的瓶頸。三是經營性環節價格放開,輸配環節價格獨立,獨立上下游,才能直接見面交易。
     
      “主要前兩個問題得不到有效解決,導致天然氣價格改革仍存在一系列問題。”景春梅說。
     
      加快體改是關鍵
     
      天然氣價格改革目標分為自然壟斷和競爭性兩個環節,需要把自然壟斷管住、管到位;把競爭性環節放開,需要實現氣網分離、網銷分離的體制條件,需要實現管輸業務獨立和管網公平開放,但是現在條件不充分,導致價格改革在艱難中推進。
     
      對于天然氣價格下一步改革,景春梅提出三點建議:
     
      首先,天然氣價格改革最根本是加快體制改革。體制改革必須和價格改革相協調,只有加快體制改革把競爭性環節放給市場,廣開氣源,讓氣源都進來,才能增加供給。通過下游交易中心競爭形成公平的價格,使天然氣得到普及利用。而且這個價格改革應該遵循基礎設施公平開放,然后再放開價格,循序漸進。
     
      其次,建立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目前消費回到高速增長通道,加上“煤改氣”非常快,如果不實施上下游價格聯動機制,天然氣供應可能產生問題,整個行業利益分配也要出問題。最終要通過體制改革實現氣源和輸配氣價分離,輸配氣價接受成本監審,氣源上下聯動。
     
      最后,規范初裝費等燃氣延伸服務收費。初裝費要降低,或者最終取消。天然氣行業還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居民氣化工程道路比較遠,暫時不能取消。現在如果取掉,有可能為降成本而犧牲安全。要嚴格控制收費標準,禁止降標準等行為。
     
      “天然氣價格市場化改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要隨著體制改革進程,合理監管,利用市場結構決定價格機制,加快推進體制改革。城市燃氣行業也要按照指導意見規范自己經營行為,通過內部擴展業務,通過不斷優化管理降低成本,從長遠來看配氣獨立核算,未來時機成熟或主輔分離,配售分離。”景春梅說。(劉英民)
     
      轉自:中國化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油氣體制改革定調 成品油定價逐漸歸位

      “成品油定價機制已經被詬病多年,現行制度的靈活性已經無法適應目前成品油市場的變化。”一位成品油貿易從業者告訴記者:“因此,向更加市場化的價格機制改變是大勢所趨。”
      2017-05-25
    • 深化油氣體制改革的關鍵一步——解讀國家管網公司四大看點

      深化油氣體制改革的關鍵一步——解讀國家管網公司四大看點

      國家石油天然氣管網集團有限公司(簡稱國家管網公司)9日正式成立。這是貫徹落實《關于深化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的重要一環,是深化油氣體制改革的關鍵一步。新成立的國家管網公司,有四大看點備受關注。
      2019-12-12
    • 天然氣消費如何影響煤炭消費?

      天然氣消費如何影響煤炭消費?

      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5年,我國燃煤發電裝機容量年增速分別為5 4%、4 6%和7 5%,而同期天然氣發電裝機容量年增速分別為13 5%、33 2%和15 9%,后者遠超過前者。
      2017-11-22
    • 天然氣能否扛起能源轉型大旗

      天然氣能否扛起能源轉型大旗

      天然氣作為傳統化石能源的清潔代表,已經在相當多的用能領域中開始替代煤炭、石油等一次能源,能源過渡的轉接作用凸顯。
      2018-07-2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