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集中爆發之后科技金融的機遇在哪里?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8-17





      在剛剛過去的六七月份,P2P行業接連“爆雷”,給互聯網金融乃至整個科技金融行業蒙上了一層陰影。緊接著,一些資金來源為P2P的創業企業也開始宣布關停或被爆經營困難,一系列連鎖反應開始顯現。


      對此,在近日舉行的2018獵云網金融科技產業創新峰會上,業內人士表示,科技在給金融帶來便捷的同時,也放大了風險。而金融的發展本質是控制風險,因此,金融科技的發展不能過分追求顛覆性的改革,還是應以控制金融風險為前提。雖然當前市場情緒的變化,已經導致了風險傳導的連鎖效應,但不可否認,科技金融領域仍然蘊藏著巨大機遇,創業者要善于挖掘。


      “爆雷”現象或將持續發生 風險防控引關注


      記者獲悉,截至今年6月末,國內累計設立P2P網貸平臺6183家,其中停業及問題平臺4347家,正常運營平臺1836家,這意味著國內超過70%的P2P網貸機構已經消亡。


      而對于近期P2P行業的接連“爆雷”,國科嘉和創始合伙人王戈表示,國內互聯網借貸平臺有一兩百家足矣。目前剩下的1000多家網貸機構數量仍然較多,因此,他預計P2P行業的“爆雷”仍將持續發生。“我個人認為這一波的下行不到2019年底,基本是結束不了的。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下一步發展核心是什么?我想,合規、技術、用戶、現金流,這些都是最關鍵的問題所在。”


      91金融聯合創始人吳文雄表示,過去幾年,科技對于金融的改造,帶來的結果一方面是完善了金融的交易環境,提供了大量可供場景應用研究的數據;另一方面則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大量風險,把過去一對一百的風險變成了一對一萬的風險。但他始終認為,金融科技行業沒有任何問題,關鍵是要合規。他說,“合規之后,一切都是陽光的。”


      格上財富首席資產配置分析師金洙雄表示,科技的輸出是無邊界的,但金融的風險是有邊界的,科技與金融存在著一個天然的矛盾,因此,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至關重要。“在發展金融科技的時候,不要嘗試顛覆性的改變,因為金融發展的本質是控制風險,要以此為前提。”


      然而,金融機構建立自己的風控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如何快速度過冷啟動,或者一步實現熱啟動,這是很多金融機構的痛點。


      融慧金科副總裁張羽介紹說,目前融慧金科正在與電商平臺合作,通過數據分析,進行用戶畫像,實現更高的風險區分度,從而降低風險。“我們會把第三方平臺上的數據通過機器學習之后,進行脫敏化模型化的輸出,既保證了安全合規,同時把底層數據的風控價值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提煉。”


      TigerWit Fintech CTO Rick從監管的角度建議引入區塊鏈技術,將監管機構加入到區塊鏈金融的節點上,使其隨時查詢準確的企業數據。


      “這一波風險爆發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困難的時期,但是長遠來講,這是行業發展不可避免的過程,只要我們能夠堅持住,未來一定會有一個很好發展的機會。希望監管部門能夠盡快把監管規則定下來,這樣才利于行業的長遠發展。”涌泉金服CEO張椿表示。


      未來機會與風險并存 企業應守好底線善于挖掘


      雖然接連“爆雷”的P2P給科技金融市場帶來了緊張情緒,但不可置否,科技驅動金融變革,重塑金融,使金融行業的競爭進入一個新的關鍵節點,形成新的金融業態,而新金融的出現,對于整個中國經濟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中小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據權威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的中小企業數量已經達到了3000萬家,創造了50%以上的稅收和60%以上的GDP,完成了70%以上的發明專利,提供了80%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占企業數量的99%以上。然而中國的中小企業仍然處于弱勢,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非常突出。


      “傳統意義上,銀行是中小企業外部融資的重要方式,但是從經濟學角度分析,銀行的屬性是企業,而中小企業由于管理水平較底,信用評級不高,缺乏抵押物,為了防范風險,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貸遠遠低于大企業。”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秘書長聶賢祝表示,新金融的出現對于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產生了重要的積極作用。


      目前,幾大國有銀行雖然都設定了普惠金融事業部,主要服務中小企業、弱勢群體、三農領域。但聶賢祝表示,與普惠金融相比,新金融更加了解中小企業,也懂得如何提供更優的服務。“這些新金融企業結合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研發更加適合中小企業的產品,新金融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融資通路。”


      未來,推動中小企業發展仍然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市場對科技金融的需求仍然巨大。同時,芳晟基金投資總監趙楠表示,未來社會,數據化的程度會比以前高很多,消費場景、娛樂場景,包括工作場景都會被線上化,口碑記錄對于用戶來說越來越重要。這給金融行業帶來兩個好處:一是做風控的時候,數據更加健全;二是更容易精準獲客。因此,未來科技金融領域應該是風險與機會并存的。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作為金融企業來講,一定要守好自己的風險底線。”華創資本副總裁余振波表示,同時這樣的環境下其實蘊含更多的新興市場機會,可能會發生更多的金融科技的創新。“創業者要善于挖掘,不要被越來越嚴的監管及市場的波動情緒給嚇住了。”


      “比如消費金融,前兩年可能是各種各樣的P2P平臺比較多一些,現在銀行把信用卡業務下沉,出現了一些服務金融機構的企業,這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其實是很不錯的創業機會。”余振波說。


      另外,在德聯資本合伙人賈靜看來,科技與金融結合,往橫向發展,其實科技的拓展性很強,可以應用到多個領域,其中,保險科技是一個很好的賽道;往縱向發展,普惠金融也是一個被十分看好的市場。他強調,“不管是縱向,還是橫向,其實都有很多創新創業的機會。”(記者 崔彩鳳)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經濟:接近“甜蜜點”警惕風險點

      中國經濟:接近“甜蜜點”警惕風險點

      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舉措受到全球關注。高盛公司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已非常接近“甜蜜點”。多位專家表示,這種判斷觀察到了中國經濟穩定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趨勢——
      2018-02-15
    • 中國經濟不存在滯脹風險

      中國經濟不存在滯脹風險

      9月14日,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發布會上,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毛盛勇表示,今年以來,我國宏觀經濟運行主要指標表現平穩,全年物價有望保持在合理水平,中國經濟不存在“滯脹”或者“類滯脹”風險。
      2018-09-18
    • 風口上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也處于風險高點

      風口上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也處于風險高點

      根據互聯網的產品接納周期曲線,目前工業互聯網平臺對于一般的互聯網產品而言還處于尋找天使用戶階段,下一步還需要跨越巨大的產品接納鴻溝。在這個階段,會有大量的競爭產品由于難以獲取主流用戶的支持而死亡。
      2018-11-22
    • 如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如何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

      “今年三大攻堅戰初戰告捷,明年要針對突出問題,打好重點戰役。”近日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出。作為三大攻堅戰之首,明年防范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應該如何打?
      2018-12-2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