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剛剛過去的六七月份,P2P行業接連“爆雷”,給互聯網金融乃至整個科技金融行業蒙上了一層陰影。緊接著,一些資金來源為P2P的創業企業也開始宣布關停或被爆經營困難,一系列連鎖反應開始顯現。
對此,在近日舉行的2018獵云網金融科技產業創新峰會上,業內人士表示,科技在給金融帶來便捷的同時,也放大了風險。而金融的發展本質是控制風險,因此,金融科技的發展不能過分追求顛覆性的改革,還是應以控制金融風險為前提。雖然當前市場情緒的變化,已經導致了風險傳導的連鎖效應,但不可否認,科技金融領域仍然蘊藏著巨大機遇,創業者要善于挖掘。
“爆雷”現象或將持續發生 風險防控引關注
記者獲悉,截至今年6月末,國內累計設立P2P網貸平臺6183家,其中停業及問題平臺4347家,正常運營平臺1836家,這意味著國內超過70%的P2P網貸機構已經消亡。
而對于近期P2P行業的接連“爆雷”,國科嘉和創始合伙人王戈表示,國內互聯網借貸平臺有一兩百家足矣。目前剩下的1000多家網貸機構數量仍然較多,因此,他預計P2P行業的“爆雷”仍將持續發生。“我個人認為這一波的下行不到2019年底,基本是結束不了的。我們要做好充分的思想準備,下一步發展核心是什么?我想,合規、技術、用戶、現金流,這些都是最關鍵的問題所在。”
91金融聯合創始人吳文雄表示,過去幾年,科技對于金融的改造,帶來的結果一方面是完善了金融的交易環境,提供了大量可供場景應用研究的數據;另一方面則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大量風險,把過去一對一百的風險變成了一對一萬的風險。但他始終認為,金融科技行業沒有任何問題,關鍵是要合規。他說,“合規之后,一切都是陽光的。”
格上財富首席資產配置分析師金洙雄表示,科技的輸出是無邊界的,但金融的風險是有邊界的,科技與金融存在著一個天然的矛盾,因此,如何找到一個平衡點至關重要。“在發展金融科技的時候,不要嘗試顛覆性的改變,因為金融發展的本質是控制風險,要以此為前提。”
然而,金融機構建立自己的風控能力不是一日之功,如何快速度過冷啟動,或者一步實現熱啟動,這是很多金融機構的痛點。
融慧金科副總裁張羽介紹說,目前融慧金科正在與電商平臺合作,通過數據分析,進行用戶畫像,實現更高的風險區分度,從而降低風險。“我們會把第三方平臺上的數據通過機器學習之后,進行脫敏化模型化的輸出,既保證了安全合規,同時把底層數據的風控價值得到了充分的挖掘和提煉。”
TigerWit Fintech CTO Rick從監管的角度建議引入區塊鏈技術,將監管機構加入到區塊鏈金融的節點上,使其隨時查詢準確的企業數據。
“這一波風險爆發對于我們來說是一個困難的時期,但是長遠來講,這是行業發展不可避免的過程,只要我們能夠堅持住,未來一定會有一個很好發展的機會。希望監管部門能夠盡快把監管規則定下來,這樣才利于行業的長遠發展。”涌泉金服CEO張椿表示。
未來機會與風險并存 企業應守好底線善于挖掘
雖然接連“爆雷”的P2P給科技金融市場帶來了緊張情緒,但不可置否,科技驅動金融變革,重塑金融,使金融行業的競爭進入一個新的關鍵節點,形成新的金融業態,而新金融的出現,對于整個中國經濟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
中小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據權威數據統計,截至2017年底,我國的中小企業數量已經達到了3000萬家,創造了50%以上的稅收和60%以上的GDP,完成了70%以上的發明專利,提供了80%以上的城鎮就業崗位,占企業數量的99%以上。然而中國的中小企業仍然處于弱勢,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非常突出。
“傳統意義上,銀行是中小企業外部融資的重要方式,但是從經濟學角度分析,銀行的屬性是企業,而中小企業由于管理水平較底,信用評級不高,缺乏抵押物,為了防范風險,銀行對中小企業的信貸遠遠低于大企業。”中國中小企業協會、副秘書長聶賢祝表示,新金融的出現對于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題產生了重要的積極作用。
目前,幾大國有銀行雖然都設定了普惠金融事業部,主要服務中小企業、弱勢群體、三農領域。但聶賢祝表示,與普惠金融相比,新金融更加了解中小企業,也懂得如何提供更優的服務。“這些新金融企業結合互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技術,研發更加適合中小企業的產品,新金融可以為中小企業提供更便捷、更高效的融資通路。”
未來,推動中小企業發展仍然是國民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市場對科技金融的需求仍然巨大。同時,芳晟基金投資總監趙楠表示,未來社會,數據化的程度會比以前高很多,消費場景、娛樂場景,包括工作場景都會被線上化,口碑記錄對于用戶來說越來越重要。這給金融行業帶來兩個好處:一是做風控的時候,數據更加健全;二是更容易精準獲客。因此,未來科技金融領域應該是風險與機會并存的。
“在這樣的市場環境下,作為金融企業來講,一定要守好自己的風險底線。”華創資本副總裁余振波表示,同時這樣的環境下其實蘊含更多的新興市場機會,可能會發生更多的金融科技的創新。“創業者要善于挖掘,不要被越來越嚴的監管及市場的波動情緒給嚇住了。”
“比如消費金融,前兩年可能是各種各樣的P2P平臺比較多一些,現在銀行把信用卡業務下沉,出現了一些服務金融機構的企業,這在目前的市場環境下其實是很不錯的創業機會。”余振波說。
另外,在德聯資本合伙人賈靜看來,科技與金融結合,往橫向發展,其實科技的拓展性很強,可以應用到多個領域,其中,保險科技是一個很好的賽道;往縱向發展,普惠金融也是一個被十分看好的市場。他強調,“不管是縱向,還是橫向,其實都有很多創新創業的機會。”(記者 崔彩鳳)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