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共享單車這個新生事物,仿佛一夜之間就熱熱鬧鬧地出現在許多城市的大街小巷。“小紅”“小黃”“小藍”等共享單車頗為吸引眼球,手機掃一掃,立刻就上路,已經開始影響人們的出行方式。如同其他互聯網經濟的產物一樣,共享單車的火熱在很大程度上與知識產權的支撐息息相關。
便捷、經濟、環保,貼上了眾多時尚標簽的共享單車,自誕生以來便有效化解了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難題。在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的今天,共享單車的競爭大戰已悄然進入白熱化,知識產權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在這場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專利、商標、版權等知識產權悉數登場,從幕后走向臺前,作用日益顯著。就專利而言,主推“小紅車”的北京摩拜科技有限公司成立兩年來,已經提交國內外專利申請近60件,其中還包括PCT國際申請,并已擁有中國專利20余件,在同行中遙遙領先。也難怪其受到中信、紅杉等資本的追捧,目前融資額也是一路飆升。值得欣慰的是,當業界認識到新的商業模式迫切需要新技術來支撐的時候,對專利的追求便成為一件爭先恐后的事。主推“小黃車”的北京三鼎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拜克洛克科技有限公司兩家企業也開始提交專利申請,其他同行企業都在紛紛追趕。無疑,比拼專利實力會促進技術創新的速度,最終的受益者應是使用共享單車的消費者。就商標而言,“小紅車”主推企業目前共申請注冊商標180余件,其中包括“摩拜”“摩拜單車”“Mobike”自行車圖形等;“小黃車”主推企業申請注冊商標500余件,這顯然是希望在商標布局上拔得頭籌。使用過共享單車的消費者都知道,拿出手機,要先打開APP尋找附近的共享單車,找到后再掃描二維碼開鎖使用。這些APP,都是有軟件著作權的產品。如何使消費者更便捷使用共享單車,各個商家在自己的APP上也沒少費心思。
當然,就共享單車來說,尋找容易、使用方便、標識鮮明、騎行輕松的使用體驗最重要。日益良好的使用感受,自然需要商家不斷進行技術創新,改善產品。第一代“小紅車”為避免鏈條松動脫落帶來的不便,使用了齒輪傳動的新技術,但騎行費力。當商家發現這一問題后,及時進行技術改進,使用新的專利,第二代“小紅車”的騎行體驗就變得輕松多了。這正是來自技術創新之益。
共享單車的發展,也并非一帆風順。曾經出現過的個別車輛被盜,以及亂停亂放問題成為行業發展的新困擾。對此,商家還是首先采用新技術,來改進新問題。通過衛星定位專利,可以準確定位每一輛共享單車的位置,被盜的單車可以及時找回;亂停亂放的單車有專人去清理。還有的共享單車企業采用的新技術中,對超出存放規定區域的單車立即自動落鎖,讓其無法使用,并在微信上對使用人進行提醒,同時在信用上減分,以示告誡。相信隨著這些新技術的應用,共享單車發展中出現的這些不和諧音會越來越少。
作為互聯網經濟時代催生的新業態,共享單車的發展必然要經歷風雨才能見彩虹。但是,不管共享單車跑多遠,知識產權都是如影隨形的伴兒。目前相關商家對知識產權的重視,也說明了這樣一點。有了這樣的共識,共享單車才能快速發展,行穩致遠。
轉自:中國知識產權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