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享單車,做好品牌方能愈行愈遠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4-13





      這個春天,城市道路上單車的顏色竟比春花還靚麗幾分。有新聞報道稱,在大量金融資本進入市場競爭的背景下,共享單車市場上幾乎“一星期就能出現一個新品牌”,勢頭堪比2012年團購市場上的“百團大戰”。面對新一輪的洗牌,哪些品牌將消失不見,哪些品牌將獨占市場抑或分庭抗禮?筆者認為,無論資本多么雄厚,能夠經受住洗禮獲得延續和成長的,必將是那些踏實創新做好產品,滿足用戶需求的品牌。


      前有團購領域“百團大戰”,后有滴滴快滴優步的前車之鑒,似乎貫著“共享經濟”“互聯網經濟”名頭的新興市場都吸引過強大的資本力量。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共享單車領域已經有30多家投資機構的數十億元資金瘋狂涌入,融資額不斷創下新高。而行業報告顯示,2017年共享單車市場將達到5000萬用戶規模。這片還未開墾的土地,加上巨額資金,足以讓人為之瘋狂。共享單車品牌越來越多,競爭也越來越激烈。有多少是為了迅速卡位、待價而沽,多少是為了攻城略地、爭奪用戶,甚至會不會有企業單純沖著押金而來?在用戶數量快速增長的優勢掩蓋下,新品牌靠模仿抄襲商業模式融資,不顧用戶體驗,注定只能是一錘子買賣,長遠不了。


      共享單車產品歸根結底仍然是提供服務,本質離不開用戶利益和用戶體驗,只有滿足用戶需求的共享單車品牌,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存活下來。例如,摩拜單車的前期成功建立在創新的產品設計上,以用戶需求回溯產品設計,重點在制造有質感的智能單車上,滿足白領群體“騎好車”的需求。而ofo前期從校園著手,滿足了學生在校園內的騎車需求,擴大到校園外的市場,巨大的投放量讓人們隨處都能騎到車。兩個品牌以不同的策略進入市場,都找到了目標用戶的需求點,并滿足了用戶需求,這正是兩大共享單車品牌能夠在膠著的混戰中保持優勢的原因。


      隨著更多資金的涌入,用這些資金做些什么才能繼續保持競爭優勢,讓品牌獲得可持續性發展成為共享單車企業需要深思的問題。在共享單車這個朝陽般的市場中,做好用戶體驗,建立起優質的品牌形象,必將能讓共享單車品牌愈行愈遠。(昱知)


     


      轉自:中國知識產權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共享單車重視知識產權方能行穩致遠

      便捷、經濟、環保,貼上了眾多時尚標簽的共享單車,自誕生以來便有效化解了城市交通“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難題。在新生事物層出不窮的今天,共享單車的競爭大戰已悄然進入白熱化,知識產權正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2017-03-29
    • 共享單車:讓傳統制造業騎上快車道

      2016年,共享單車迎來發展熱潮,越來越多的市民選擇健康又環保的“時租自行車”出行,“共享經濟”也連續出現在2015年和2016年度的政府工作報告中。
      2017-04-10
    • 沒一家公司實現盈利 共享單車不能僅“走量”

      沒一家公司實現盈利 共享單車不能僅“走量”

      如果某種互聯網新業態一味追求數量,或許在短時期能夠得以迅速發展,但是長期來看未免顯得后勁不足,甚至會影響其他相關方利益,無法形成多方共贏的局面,阻礙自身成長。
      2017-08-06
    • 被玩壞的“共享們”,可還記得初心?

      被玩壞的“共享們”,可還記得初心?

      紅黃藍單車把鋪車數量作為主要競爭手段,不斷融資,買車投放。諸多地區滿目共享單車,甚至堵塞了人行通道。單車過剩是對社會資源的浪費,而非“將分散資源進行優化配置,提高利用效率的新型經濟形態。”
      2017-08-24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