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制造之痛痛在知識產權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5-16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原校長、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吳漢東日前指出,中國制造與美國制造以及其他國家制造業的差距在哪里?差距就在知識產權。中國企業誠然要走出去,但不光是走出去,還要走上去,必須要學會用知識產權來武裝自己,才能夠在國際市場立于不敗之地。知識產權與產業發展的聯系非常緊密,對于未來的中國來說,產業新則國家新,企業強則國家強,而知識產權就是一個“興業之器,強器之器”。目前中國制造之痛,痛在知識產權!


      吳漢東說,中國制造對中國經濟發展非常重要,GDP總量占到37%,而美國制造在本國經濟總量當中占到不到14%。中國制造從2011年起大概以19.8%的份額增長,已經是世界第一,超越美國。五年過去了,2016年中國制造在全球的份額已經占到25%,但是大而不強,強而不優。


      吳漢東認為,知識經濟的時代特征是創新發展,創新發展的核心制度是知識產權。知識產權的作用在創新發展必不可少,是促進創新、引導創業產業發展的重要的制度工具。其實,經濟發展的實質是產業創新。2012年美國提出了知識產權密集型產業,2013年歐盟也提出來一個知識產權密集性產業的發展問題,中國2015年也提出了相同的戰略目標。可以這么說,產業創新必須依賴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可以把企業的創新、研發、生產、制造和營銷有效的結合起來。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強調,知識產權的保護和運用確實是社會上比較關注的一個重點問題,國家知識產權局對知識產權的保護著力點歸結為九個字:嚴保護、大保護、快保護!為此,必須建機制、建平臺、促產業。申長雨指出,首先做到一個遵循,即要嚴格遵循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會議的精神,按照中央批復的意見方案去推進這個改革。其次,要體現兩個有利于,縱向上要有利于打通知識產權創造、運用、保護、管理、服務的鏈條,橫向上要有利于發揮知識產權保護專利、商標、版權等綜合效應,支撐創新驅動發展。最后,要做到三個符合,要符合中國的國情和現實需要,不能脫離國情去推動改革;要符合知識產權的內在規律,就是客觀的規律要遵循;要符合國際慣例,國際大多數國家要借鑒一些通行做法,一些規則,做到跟國際接軌。(中國工業報記者金國軍)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制造需要破繭成蝶

      客觀地講,以前我們所認可的中國制造的“傳統競爭優勢”,是以在世界產業鏈的低端打拼為代價的。由于低端的中國制造多是走貼牌代工的路,以廉價勞動力建立起來的這種“優勢”很容易被削弱。
      2017-04-26
    • C919首飛成功“新名片”助力“中國制造”邁向高端

      5月5日,C919首飛成功。中國高端制造的行業名單里,又加入了大飛機這張“新名片”。經濟新常態下,作為創新驅動的主戰場,“中國制造”由大到強,對經濟的可持續穩定增長至關重要。
      2017-05-07
    • 飛向中國制造新高度

      。C919首飛成功,是我國商用大飛機走向成功的一小步,更是我國工業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大步。隨著我國商用大飛機逐步走向成熟,中國整體工業制造水平也將隨之掀開新的一頁
      2017-05-09
    • 人才強則中國制造強

      事實證明,只有把優秀的人才吸引到船舶制造業中來,造船業才能看到希望。目前放眼國內,流水線工人多、中高級技工少的問題在船舶制造業從業隊伍中較為顯著。
      2017-05-1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