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樂見高端“中國制造”走俏海外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7-13





      全球著名傳播集團WPP和英國市場調研機構凱度華通明略最近發布的全球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顯示,過去一年間,中國民企的品牌總價值漲幅高達11%,與其他地區的品牌價值下滑1%形成鮮明對比。其中,華為的品牌價值在過去12年間更是實現了3倍以上的價值增長。
     
      品牌價值的提高,背后反映的是中國制造的升級。就華為而言,該公司近年推出的高端手機在國際市場深受消費者喜愛。如華為P9、P10系列手機在日本廣受年輕人的青睞,其受歡迎程度甚至超過了日本當地品牌,這在歷來喜愛“國貨”的日本市場引起不小轟動。眾所周知,日本消費者比較“排外”和“挑剔”,外國的電子產品很難打入日本市場。另外,在中東“土豪”國家阿聯酋,華為手機也是不少迪拜富豪的最愛。
     
      走俏海外市場的,不僅僅是華為手機,還有許許多多的其他高端中國制造。如,在美國,大疆無人機受到許多科技名人、明星的青睞,就連熱播的美劇里都常能看到其身影。再如軌道交通,中國制造的機車已馳騁在世界各國。在巴西,中國的地鐵列車和電動車組承擔著里約熱內盧軌道交通80%以上運能,其中地鐵4號線上奔跑的列車全部是中國制造。里約交通物流工程公司總裁羅伯特曾表示,“中國的列車不僅給里約帶來先進、舒適和高質量的服務,也將給城市增加活力,相信‘中國制造’會帶給里約人民更多驚喜”。在非洲,從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至港口城市蒙巴薩的鐵路,全長480公里,全面采用了中國技術、中國標準、中國裝備,被譽為“世紀鐵路”,受到肯尼亞人民的熱烈歡迎。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中國制造”早已風靡全球。英國廣播公司(BBC)曾以“我家的中國貨”為題,在全球范圍了解消費者對中國制造的看法,結果發現中國制造已“無孔不入”。一位吉爾吉斯斯坦網友表示,“我家幾乎所有的家當都是中國制造,從塑料盤子到電器,再到手機等。即便我想買些歐洲產品,最終發現還是中國制造。”有一位俄羅斯網友感嘆,“我們幾乎沒有買不買中國貨的選擇,中國已是大部分產品的生產地”。
     
      從早期的服裝鞋帽,到如今的高科技產品,中國制造改變了世界經濟和貿易的地圖。隨著中國制造在全球價值鏈上的攀升,中國向五大洲消費者提供的遠不止是低端產品,而是越來越多的高端產品。中國制造在闖出品牌聲譽、實現高附加值的同時,也在提升各國消費者的生活品質。(記者徐惠喜)
     
      網友點評——
     
      @江蘇沭陽趙登亞:中國品牌名揚世界,國人更青睞。企業要發揚工匠精神,對產品品質精益求精,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劉祖剛:要加強對本土品牌的宣傳,提高知名度,并通過中外品牌各項指標的對比,讓消費者明白本土品牌不比世界品牌差。企業要真正用心做,要改變觀念,要有“吃虧精神”。
     
      @董國麗(擺渡心舟):尊重消費者是前提,服務質量是保障。產品質量是基礎,市場支撐是關鍵。
     
      @羅文明:嚴厲打擊“山寨”貨,切實讓“中國造”揚眉海內外!
     
      @珍惜擁有:在中國制造向“中國質造”“中國智造”“中國創造”轉變的過程中,一定會給國人和世界奉獻出越來越多的精品。讓我們都來使用國貨、振興國貨。(渠麗華整理)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制造需要破繭成蝶

      客觀地講,以前我們所認可的中國制造的“傳統競爭優勢”,是以在世界產業鏈的低端打拼為代價的。由于低端的中國制造多是走貼牌代工的路,以廉價勞動力建立起來的這種“優勢”很容易被削弱。
      2017-04-26
    • C919首飛成功“新名片”助力“中國制造”邁向高端

      5月5日,C919首飛成功。中國高端制造的行業名單里,又加入了大飛機這張“新名片”。經濟新常態下,作為創新驅動的主戰場,“中國制造”由大到強,對經濟的可持續穩定增長至關重要。
      2017-05-07
    • 飛向中國制造新高度

      。C919首飛成功,是我國商用大飛機走向成功的一小步,更是我國工業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大步。隨著我國商用大飛機逐步走向成熟,中國整體工業制造水平也將隨之掀開新的一頁
      2017-05-09
    • 人才強則中國制造強

      事實證明,只有把優秀的人才吸引到船舶制造業中來,造船業才能看到希望。目前放眼國內,流水線工人多、中高級技工少的問題在船舶制造業從業隊伍中較為顯著。
      2017-05-1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