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改環保問題無關企業大小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9-09





      持續開展的第一輪中央環保督察,目前已實現31個省(區、市)全覆蓋。各地情況表明,中央環保督察有力推動了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環境保護大政方針的貫徹落實,切實提高了地方黨委政府對環保工作的重視程度,有效解決了一批群眾身邊的突出環境問題,贏得了人民群眾的真心擁護。
     
      但當前也有一種輿論認為,環保督察只針對中小企業,而放過大企業。這一種看法,顯然是片面的,不符合環保督察總體事實,需要加以澄清。
     
      之所以產生這種“抓小放大”的不實輿論,大致有兩種情況:一種情況是信息不對稱,公眾對環保執法監管與督察的具體情況不了解。大企業往往位于工業園區、經濟開發區、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等各類工業集中區,即使不在工業集中區內,與普通群眾也有一定距離,環保部門對大企業的監管執法行為群眾往往看不見、不知道。而大量的中小企業,特別是與群眾日常生活緊密相關的企業,往往都在居民小區旁、在群眾身邊,環保部門的執法行為公眾更容易看得到。群眾往往更相信自己眼睛所看到的,相信“有圖有真相”,由此可能產生誤解,以為中央環保督察及環保部門“欺軟怕硬”“專揀軟柿子捏”。
     
      還有一種情況是,一些環境違法的中小企業受到處罰后,利益相關者別有用心地傳播不實信息,故意把水攪渾,混淆視聽,用這種消極的方式對抗中央環保督察和監管執法。
     
      實際上,各級環保部門在環境管理中,始終堅持把所有有污染物排放的企業全部納入監管范圍,而且對排污大戶還實行重點監管。如將污染源企業分為“國控”和“省控”重點監控企業與一般企業,對重點監控企業在線監測、數據上傳、監督性監測頻次、信息公開、排放標準、信用評價及聯動懲戒等方面的要求,都大大嚴于一般企業。在如此監管之下,大企業的環境行為普遍比中小企業規范。
     
      中小企業數量多、分布廣,相當一部分位于工業集中區之外,離老百姓近,雖然單個企業污染物排放量不大,但排放擾民較多,群眾反映較突出。由于環保部門力量有限,長期處于“小馬拉大車”的超負荷狀態,對查處或根治中小企業、特別是那些慣于與環保部門“打游擊戰”的小企業的環境違法現象,常常是有心無力。中央環保督察組在各地督察中,受理的信訪投訴基本上都是由中小企業引起的。由于針對問題抓整改,給人的感覺便可能是環保督察只抓中小企業不抓大企業。
     
      也有一些地方平時比較重視抓大企業,對存在諸多環境問題的中小企業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疏于管理。中央環保督察來了,只好運動式地狠抓一陣,猛藥去疴。這同樣給人一種環保督察只抓中小企業不抓大企業的錯覺。
     
      整改環保問題,是償還以前粗放式管理的欠賬,彌補過去沒有依法監管的缺課,不能由此得出中央環保督察“抓小不抓大”的結論。在這一過程中,有的地方確實存在著方法簡單、粗暴執法、“一刀切”的問題。但不應將這筆賬記在中央環保督察頭上。
     
      環保部門對企業的環境違法行為就是應當零容忍,無論對大企業還是小企業,都要一視同仁嚴格依法查處,決不搞“看客下菜”。每一個企業都要嚴格遵守環保法律法規,合法排污、守法經營,誰都不要罔顧事實鳴冤叫屈,企圖讓政府“放一馬”。(賀震)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環保設施開放請拿出誠意

      環保設施向公眾開放,是我國環境保護事業走向公開、透明的反映。期待各地拿出足夠誠意,熱情對待公眾開放,也期待所有設施都能盡早敞開大門
      2017-06-10
    • 環保稅發揮作用的關鍵是把好征收使用關

      環保稅發揮作用的關鍵是把好征收使用關

      環保稅開征已經進入倒計時,為了保障這一全新稅種順利開征,目前稅務部門正與環保部門密切配合,緊鑼密鼓做好開征準備工作,包括交接排污企業信息、稅源摸底和信息共享平臺征管系統開發等。環保稅法實施條例也即將上報國務院審...
      2017-09-21
    • 環保督察催生轉型升級“化學反應”

      環保督察催生轉型升級“化學反應”

      環保督察絕不是一陣風,不僅是生態環境的保衛戰,也是一場轉型升級的持久戰。至此,自2015年底從河北試點開始的中央環保督察巡視,兩年內覆蓋全國31個省(區、市) ,督察范圍不可謂不廣。
      2017-09-25
    • 環保是機遇不是包袱

      環保是機遇不是包袱

      “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這是習近平總書記為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定下的基調。也就是說,對于長江經濟帶沿線的11個省(市)而言,生態保護是絕對的紅線,一切發展都當以此為前提。
      2018-01-0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