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互聯網金融安全立法關鍵在平衡創新與安全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1-16





      隨著金融業與信息技術的聯系愈發緊密,金融網絡安全也越來越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如何探索創新與安全兩者的平衡,如何確立嚴格清晰而又富有生機活力的互聯網金融監管治理規則,是一個需要中長期努力積累的過程。
    hulianwangjinrong
    (圖片來源:互聯網)
      近日,全國人大財經委發布《關于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主席團交付審議的代表提出的議案審議結果的報告》。報告提出,關于網絡金融安全法立法,建議有關部門加強調研起草工作。
     
      網絡金融安全是一個新課題,是金融風險防范領域的一個部分。如何化解網絡金融風險、實現網絡金融安全,可以考慮的方式有很多。在立法方面,要么專門立法,要么在現有的網絡安全法中加以細化和補充,這些都可以討論,而其中的方法理念則是需要盡快研究。
     
      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金融業不斷深度融合。然而,在高速發展的同時,還有不容忽視的風險。據國家互聯網金融安全技術專家委員會的數據顯示,截至到2017年6月1日,共發現互聯網金融網站漏洞1078個,而眾多的漏洞導致互聯網金融平臺遭遇黑客攻擊次數達120.3萬次。與此同時,傳統銀行業的系統信息化過程中也存在不容忽視的風險,如跨界風險、數據風險、信用風險,以及不可預見的風險等。
     
      目前,在法律方面,2016年11月7日,《網絡安全法》正式通過并公布,已于2017年6月1日起正式實施。《網絡安全法》有若干涉及互聯網金融的規定,如內部管理、數據加密備份、客戶信息保密等。今年6月27日,央行印發《中國金融業信息技術“十三五”發展規劃》。其中,“金融網絡安全保障體系更加完善”作為發展目標之一被重點提出,要將健全網絡安全防護體系,增強安全生產和安全管理能力作為重點任務之一,并全面推進金融業落實網絡安全法。
     
      制定面向未來的互聯網金融法規政策,已經有不少經驗可循。其中,有幾點特別值得注意。
     
      一是注重安全、防范風險的同時,還需要保障創新。既保證互聯網金融行業的快速發展,又不造成重大的金融、社會風險。目前美國對于金融科技實行的是穿透式監管、功能監管,每個領域都有很明確的監管部門及相關法規,但這些嚴格的監管體系束縛創新目前頗受指責。相比之下,我國過去對于金融科技的監管屬于包容式監管,有利于創新,這是我國在互聯網金融領域快速成長的環境因素之一,未來更需要注重風險和問題防范。
     
      與此同時,牌照管理制度也需要優化。只要是從事金融業務的企業都應取得牌照,不能因為任何原因而有所豁免,但具體取得方式、牌照取得后的日常監管和管理,目前都還存在許多不足。
     
      在互聯網金融監管框架方面,需要注意互聯網金融的特點:業務跨區域、跨行業,風險傳導既快又廣。互聯網金融具有混業特征,這跟我國目前實行的分業監管的政策框架并不匹配,因此,更應該注重監管政策的協調。
     
      對于一些尚未建立明確的監管政策框架的業務(比如股權眾籌、資產管理)也應加快制定規則,為實踐中已開展的互聯網金融業務劃清合規邊界,避免業務異化。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科技強國離不開面向未來的創新

      阿里巴巴日前召開首屆技術大會,啟動了代號為NASA的新技術戰略。阿里將面向機器學習、芯片、IoT、操作系統、生物識別這些核心技術,組建嶄新的團隊,建立新的機制和方法,為未來20年儲備核心科技。
      2017-04-06
    • 中國制造需要破繭成蝶

      客觀地講,以前我們所認可的中國制造的“傳統競爭優勢”,是以在世界產業鏈的低端打拼為代價的。由于低端的中國制造多是走貼牌代工的路,以廉價勞動力建立起來的這種“優勢”很容易被削弱。
      2017-04-26
    • “大國重器”彰顯創新的自信

      “大國重器”彰顯創新的自信

      C919讓人們體認到“大國重器”更加豐厚的內涵:通過大飛機等多維度戰略發展平臺,中國創造已經在跟全球頂尖創新體系對標
      2017-05-08
    • 注重研發提升質量 以創新維護市場話語權

      一味打價格戰不能給企業帶來長遠的發展,如何掌握出口產品的定價權,如何給企業帶來豐厚的利潤,成為目前中國出口企業十分關心的話題。
      2017-05-1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