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開優質民企進入鐵路核心層的大門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1-16





      引進民營資本參與鐵路投資不僅能有效緩解鐵路建設增量資金需求的市場壓力,更能推進多元化的鐵路投融資體制變革進程。鐵路企業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吸收民間資本不應僅停留在分公司層面,而應讓優質民企進入核心層,賦予真實的話語權。


      在日前舉行的中國國際鐵路與城市軌道交通大會上,中國鐵路總公司負責人對外表示,鐵路企業將在多個層面向社會資本開放,包括開放所有權與經營權,而且中鐵總正在推進幾條鐵路打包向社會資本開放。追蹤發現,這是鐵總成立5年來首次高調釋放開門迎客的商業信息。


      論營業里程,我國鐵路長度僅次于美國而達到了12.7萬公里,但在鐵路網密度(每百平方公里內的鐵路公里數)上,與美、英、法等發達國家還有不小距離。正是如此,我國鐵路投資還有較大的發展空間。按“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到2025年我國鐵路網營業里程要延伸到17.5萬公里,按面積與按人口計算的鐵路網密度指標,分別要達到每百平方公里1.82公里與每百萬人125公里。策應動態建設目標,過去4年我國鐵路固定資產投資保持著年均8000億元以上的遞增速度,未來10年投資景氣度勢必還將提升。顯然,對這樣建設前景廣闊與投資規模需求巨大的開放市場,不讓民營企業參與無論如何說不過去。


      更為重要的是,目前參與國內鐵路投資的主體除了鐵路總公司及附屬企業外,還有地方政府、部分國有企業及社保機構等,且70%以上的資金源于鐵路建設基金和銀行貸款兩條渠道,而隨著鐵路投資規模不斷加碼,不僅現有投資主體不能滿足資本的動態需求,作為核心建設角色的鐵路公司資產負債率也快速上升,所能獲得的資金增量配給也越來越少。數據顯示,自成立以來的5年間,鐵總負債年均增速超過12%,至今年9月底負債規模達5.28萬億元,創下歷史新高。引進民營資本參與鐵路投資不僅能有效緩解鐵路建設增量資金需求的市場壓力,更能推進多元化的鐵路投融資體制變革進程。


      事實上,原鐵道部早在6年前就印發了《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資本投資鐵路的實施意見》,承諾引資過程中對民間資本不單獨設置附加條件;次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改革鐵路投融資體制加快推進鐵路建設的意見》,提出對民資開放鐵路投資領域。此后,國家發改委專門印發了《關于進一步鼓勵和擴大社會資本投資建設鐵路的實施意見》,并在2015年推出了8個社會資本投資鐵路示范項目,至于隨后國務院頒發的《關于進一步激發民間有效投資活力促進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重磅文件中,鼓勵民營企業進入鐵路投資領域的政策更是反復提及。


      頂層設計的努力推進收獲了一定成效,比如去年由復星集團牽頭的民營聯合體以PPP方式取得了杭紹臺鐵路建設資格,拿到了這一國內首條民營高鐵項目的控股權;今年百勝聯合集團獲得了杭溫鐵路義烏至溫州段的投資控股權。在這兩個項目之前,吉利和騰訊進入了動車WiFi行業,順豐進入了鐵路貨運行業。不過,我國目前還沒有一條由民營企業獨自或成功運營的鐵路線路。


      全面地分析,目前民營企業進入鐵路軌道交通產業還非常膚淺。首先,多是貨運投資,客運少之甚少,而貨運還在不斷虧損;其次,民營資本跨進的多是經濟發展相對落后地區的支線,更多民營資本還只是游離在鐵路的周邊產業地帶,如鐵路、車站周邊房地產、物業開發等。


      因此,國有鐵路公司也罷,地方政府也罷,要讓民營資本真實而積極地參與和沉浸到鐵路投資建設中來,須以“自家人”心態真誠地接納對方,讓民企產生與擁有“自家人”的儀式感。一方面,除了一些重要干線外,其余的鐵路干線與支線一律對民企敞開懷抱,不論地區發達還是偏遠,一視同仁地對國企與民企公平與公開招標與發包,不可讓民企成為偏遠地區鐵路支線的守望人;另一方面,應盡可能將一些貨運量與客流量密集的鐵路投資全部或部分地傾斜給民企投資運營,對此,政策應明確禁止鐵路公司歧視性地將“爛蘋果”扔給民企;此外,國有鐵路企業在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過程中吸收民間資本不應當僅停留在分公司層面,而應讓優質民企進入集團核心層,賦予真實的話語權。


      現在看來,鐵路投資所需資金量巨大且回收周期漫長可能是影響民企進入鐵路交通投資地帶積極性的主要因素。對此要強調,民企投資鐵路除了EPC(工程總承包)、BT(建設-移交)、BOT(建設-經營-移交)及BOOT(建設-擁有-運營-移交)等需大量真金白銀的方式外,還有PPP、股權轉讓、項目增資、債轉股等多種運作方式。后者的資金成本壓力要比前者小得多,可作為鐵路投資吸納社會資本的優先選擇;另一方面,地方政府應當好“媒人”,推動本地與異地民企資本聯姻,讓民企以商業聯合體形式參與鐵路投資,既發揮資金規模效應,更分散未來風險;不僅如此,宏觀政策還應在債券融資、融資租賃、信托計劃及擔保與增信融資方面為民企投資鐵路拓寬渠道和路徑。通常,鐵路進入商業運營后會存在10年以上的虧損周期,政府可在財政補貼及稅收減免上創造必要的環境與條件。


      需要提醒的是,鐵路投資的確是塊巨大的蛋糕與紅利產業,但任何投資選擇都必須量力而行。另外,鐵路投資可按規劃與運營環節拆分,民企也不應僅關注軌道鋪設與投資環節,也不妨重點考量鐵路客貨運輸、倉儲、餐品供應等業務。鐵路建設帶出的是一個長長的產業鏈條,在軌道橋梁材料設備、節能環保設備器材、安全檢驗檢測設備的研發、設計、制造及維修方面,只要用心做,民企不愁無用武之地。(作者:張銳)


      轉自: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民企“走出去”仍待破除政策藩籬

      民企“走出去”仍待破除政策藩籬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創新對外投資方式,促進國際產能合作,形成面向全球的貿易、投融資、生產、服務網絡,加快培育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
      2017-12-18
    • 破解民企發展難題須加大改革力度

      破解民企發展難題須加大改革力度

      近一段時間以來,在宏觀經濟增速下行、去杠桿的大背景下,再加上我們面臨較為嚴峻的外部環境,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遭遇了一定困難。
      2018-09-28
    • “三角形支撐框架”重在為民企紓困

      “三角形支撐框架”重在為民企紓困

      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近日召開的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第十次專題會議提出,在實施穩健中性貨幣政策、增強微觀主體活力和發揮好資本市場功能三者之間,形成三角形支撐框架,促進國民經濟整體良性循環。
      2018-10-29
    • 為民企創造更好發展環境

      為民企創造更好發展環境

      習近平總書記最近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發表的重要講話,再一次強調了黨和政府對發展民營經濟的堅定支持態度,在社會各界產生了熱烈的反響。
      2018-11-1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