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統計局今日發布數據顯示,2021年全年,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0.9%。這一數據遠低于當年3%的通脹控制目標。
從單月來看,2021年12月份,CPI同比上漲1.5%,漲幅比上月回落0.8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高級統計師董莉娟解讀稱,2021年12月份,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各地區各部門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保供穩價,消費市場總體平穩。
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高級宏觀分析師應習文對上海證券報記者表示,CPI同比回落,重返“1%時代”,主要是因為豬肉價格由前期的低位反彈轉為基本走平,供給充足下鮮菜價格回落,以及高基數因素等。
“從2021年全年看,CPI同比上漲0.9%,較2020年的2.5%明顯走低,主要是豬肉價格走低和疫情兩方面的影響。”他說。
據統計局數據,2021年12月份,生豬出欄有所加快,豬肉價格同比下降36.7%,降幅比上月擴大4.0個百分點;豬肉價格環比漲幅也比上月大幅回落11.8個百分點。
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鄭后成認為,考慮到基數因素及豬肉平均批發價下行空間有限,預計今年豬肉CPI同比大概率總體呈上行走勢。從今年全年走勢來看,CPI同比中樞大概率也較2021年溫和上行。
隨著保供穩價政策效果持續顯現,PPI漲幅也持續回落。數據顯示,2021年12月份,PPI上漲10.3%,漲幅比上月回落2.6個百分點。
應習文表示,前期工業品價格上行壓力得到較為明顯的緩解。一方面源于保供穩價政策效果持續顯現,同時也有原油等部分國際大宗商品價格走低影響。
分行業來看,保供穩價政策落實力度不斷加大,煤炭價格繼續回落,2021年12月份煤炭開采和洗選業價格環比下降8.3%,降幅擴大3.4個百分點;煤炭加工價格下降15.4%,降幅擴大7.0個百分點。冬季鋼材、水泥等建筑材料需求偏弱,價格有所下降,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價格下降4.4%。
此外,國際原油、有色金屬價格走低,帶動國內相關行業價格下降。石油開采價格環比下降8.3%,精煉石油產品制造價格下降4.0%。另外,進口液化天然氣價格上漲,影響燃氣生產和供應業價格上漲5.3%;燃煤發電市場交易價格浮動范圍擴大,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價格上漲3.0%。
從全年走勢來看,2021年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上漲8.1%。
在應習文看來,2021年PPI漲幅較2020年大幅提升,主要是全球通脹抬升帶來的輸入性壓力,以及今年整體氣候異常、“雙碳”政策帶來的能源供需緊平衡所致。從當前的整體通脹形勢來看,全球通脹壓力仍然高企,而我國通脹壓力相對溫和。
他預計,今年春節期間的一二月份我國CPI會有一定季節性擾動,隨后仍將保持相對溫和,PPI則大概率繼續下行。當前我國經濟面臨的主要任務是穩增長和保就業,通脹相對溫和也為貨幣政策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提供了一定空間。
轉自:上海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