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各項保供穩價措施效果持續顯現 我國PPI進入下行通道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2-01-14





      消費端穩得住,我國經濟在生產端的表現同樣稱得上“韌性足”。在過去這一年,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加重下游行業負擔,對實體經濟恢復和健康發展造成壓力。但隨著各項保供穩價措施效果持續顯現,我國原材料價格已明顯回落,近期PPI也進入下行通道。


      2021年PPI比上年上漲8.1%


      2021年全年,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比上年上漲8.1%。從趨勢圖上我們可以看到,從2021年1月份開始,我國PPI同比由負轉正快速上漲,5月至7月漲幅暫時企穩后,8月份漲幅再次擴大,在10月份同比漲幅達到13.5%,為多年來最大漲幅。疫情擾亂全球供應鏈正常運行,疊加部分主要經濟體寬松的貨幣政策等因素導致大宗商品工業品價格出現明顯超預期上漲,使得我國輸入性通脹壓力加大。


      供需雙向調節及時采取保供穩價措施


      為穩定大宗商品價格、緩解下游企業經營壓力,國家及時采取了一系列保供穩價措施,特別是針對煤炭、鐵礦石等價格的異常波動,相關主管部門果斷出手采取了供需雙向調節。提高部分鋼鐵產品出口關稅,對生鐵及廢鋼等實行零進口暫定稅率,取消部分鋼鐵產品出口退稅,促進增加國內市場供應;同時著力調結構,抑制高耗能項目,加強大宗商品進出口和儲備調節。另一方面,針對哄抬價格、囤積居奇等違法行為,監管部門重拳出擊。隨著措施效果顯現,從去年四季度起,部分主要原材料價格出現回落。目前,動力煤、鐵礦石、鋼材價格已較高點回落約25%—70%。


      堅持穩健貨幣政策加強金融支持


      另一方面, 我國主張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從而降低企業融資成本。針對大宗商品價格上漲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提出要在堅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礎上,保持貨幣政策穩定性、增強有效性,適時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進一步加強金融對實體經濟,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支持,促進綜合融資成本穩中有降。


      完善的制造業體系確保終端價格平穩


      值得關注的是,得益于我國完善的制造業體系,大宗原材料商品漲價因素在產業鏈中逐級消化,終端消費品價格保持了基本平穩。數據顯示,2021年1—12月份平均,上游的生產資料價格同比上漲10.7%,而終端的生活資料價格同比僅上漲0.4%。生產資料中,上中下游產品價格漲幅也是逐級遞減。


      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監測中心分析預測處處長張學武:最終消費品價格沒有出現明顯上漲,對CPI平穩運行提供了基礎。展望今后一段時間,隨著國家保供穩價措施效果的進一步顯現,PPI也會繼續逐步呈現回落的走勢。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PPI一年半來首現回落 拐點或已到來

      PPI或已迎來拐點。時隔一年半,3月份PPI同比漲幅首次出現回落趨勢,并從2月份的近八年半高點處回落至7 6%,環比漲幅也是連續三個月回落。分析人士普遍認為,PPI在一季度可能已經見頂,全年料呈現前高后低的走勢。
      2017-04-13
    • 3月份PPI見頂回落 通脹溫和可控

      國家統計局公布數據顯示,3月CPI同比上漲0 9%,較2月0 8%小幅反彈,連續兩個月同比漲幅低于1%。中國3月PPI同比7 6%,較2月7 8%略有下降,漲幅在連續5個月擴大后開始回落。
      2017-04-13
    • 鋼鐵等產品價格回落 3月PPI同比漲幅略降

      受鋼鐵有色等工業品價格回落影響,3月份PPI同比漲幅在連續五個月擴大后開始回落。國家統計局12日公布數據顯示,3月份PPI上漲7 6%,漲幅比2月份回落0 2個百分點。
      2017-04-13
    • CPI和PPI剪刀差縮窄 能源資源價格改革需加快

      目前看,CPI和PPI的剪刀差雖然在縮窄,但是總體來看,剪刀差還比較大,說明上游原材料的價格上漲并沒有很順暢的傳導到下游,傳導機制并不通暢,這個問題需要引起關注
      2017-04-1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