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總理李克強5日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積極擴大有效投資。圍繞國家重大戰略部署和“十四五”規劃,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建設重點水利工程、綜合立體交通網、重要能源基地和設施。
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用好政府投資資金,帶動擴大有效投資。今年擬安排地方政府專項債券3.65萬億元。強化績效導向,堅持“資金跟著項目走”,合理擴大使用范圍,支持在建項目后續融資,開工一批具備條件的重大工程、新型基礎設施、老舊公用設施改造等建設項目。
在2022年全國交通運輸工作會議上,“有效穩投資”被列為全年“六個有效”要求之一。會議要求最大限度爭取和用好財政資金和財政政策,吸引民間資本廣泛參與交通建設,以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
據交通運輸部日前公布的《2022年1月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完成情況》,1月我國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達1436億元,同比增長0.1%。其中公路建投資達1343億元,同比增長0.9%;內河建設投資達45億元,同比下降5.1%;沿海建設投資達44億元,同比下降14%。
從區域投資情況看,1月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公路水路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分別為同比增長5.5%、同比增長17.9%和同比下降11.8%。
第一財經記者從交通運輸部了解到,今年交通固定資產投資將具體投向這些領域,包括國家綜合立體交通網主骨架;樞紐集群、樞紐城市、樞紐港站“三位一體”建設;國家高速公路繁忙通道擴容改造;出疆入藏公路骨干通道;川藏鐵路配套公路;沿邊沿海公路工程;重大水運基礎設施建設;高水平港口設施等。
此外,交通固定資產投資還將重點流向交通運輸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樞紐等交通運輸新型基礎設施重點工程;公路橋梁結構健康監測系統、電子航道圖建設,加強航道、通航建筑物和航運樞紐大壩運行監測;自動駕駛、智能航運先導應用試點;拓展北斗系統行業應用;綠色低碳交通基礎設施等。
在國務院新聞辦2月28日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交通運輸部部長李小鵬表示,全年預計將新增鐵路新線3300公里以上,新改擴建高速公路8000公里以上,新增及改善高等級航道700公里以上,新增頒證民用運輸機場8個。
5日上午,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張建紅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要求,2022年,應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確保國際供應鏈產業鏈穩定暢通,有序推進交通運輸創新發展。
“要適度超前建設交通運輸項目。”張建紅認為,2022年,應切實發揮交通運輸在擴內需、穩增長、穩投資中的牽引帶動作用,以重大項目為抓手,加快謀劃一批戰略意義重大、各方形成共識、條件成熟、帶動作用強的交通運輸項目,持續精準補齊短板弱項,適度超前拓展交通運輸投資空間,優化交通基礎設施供給結構和質量。
張建紅認為,應立足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發揮基礎設施和運輸服務優化升級對暢通國內大循環的支撐保障作用,強化交通運輸發展與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協同,推進與關聯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主動順應線上線下消費融合發展等新需求新模式,充分發揮我國交通運輸供給與巨大內需市場適配的發展潛力。
轉自:第一財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