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企并購重組回歸產業整合本源 持續推動產業升級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8-21





      分析人士認為,通過大力推進市場化改革,并購重組市場焦點不再落在套利、炒作上,而是重新回歸產業整合的本源。并購重組正在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催生新的經濟增長點,加速回歸服務實體經濟發展。
     
      近年來,從中央到地方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以深入推進“三去一降一補”五大任務為重點,通過一系列強有力的改革舉措,持續為實體經濟減負,推動實體經濟轉型升級,成效顯著。同時也應看到,在國內外復雜的經濟形勢下,我國實體經濟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尤其是一些行業產能過剩,盈利水平下降。為了發揮資本市場最基本、最核心的功能,并購重組回歸產業整合邏輯,對助推國有企業改革、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提升國民經濟整體運行效率至關重要。
     
      首先,并購重組有助于上市公司淘汰落后產能、去庫存,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權威數據顯示,去年鋼鐵、水泥、船舶、電解鋁、煤化工、汽車、紡織、電力等8大產能過剩行業共有118家上市公司實施并購重組,合計交易金額2336.78億元。其中,不少上市公司通過并購重組減少惡性競爭,提高行業集中度,從而化解過剩產能。
     
      其次,并購重組促進技術升級,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全球經濟新常態下,各國正積極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以謀求經濟主動權。隨著新興行業對傳統行業的滲透、新興行業在經濟結構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新興產業將逐步取代煤炭、鋼鐵、水泥、化工、房地產等傳統行業成為經濟發展的主要驅動力量。權威數據顯示,去年我國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節能環保、新能源、新材料、服務業新業態等戰略性新興行業上市公司共發生并購重組交易270單,涉及金額3253.31億元。
     
      再次,并購重組助推國有企業改革,支持國有企業做優做強。去年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并購重組678單,交易金額1.02萬億元,占全市場并購重組交易總金額的43%。一批“僵尸企業”的重組,帶動了更多行業的加速整合。
     
      市場化改革一直是資本市場企業并購重組改革的主線,監管部門通過取消和簡化行政審批事項,目前90%的并購重組交易已不需證監會審核,上市公司經自主決策并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即可實施。但需要指出的是,審核效率提升并不意味著審核標準的放松,并購資產質量仍是過審關鍵。
     
      截至8月16日,今年共有7個上會的并購重組項目被否,其中4家的被否原因是“不符合《上市公司重大資產重組管理辦法》第四十三條的相關規定”,核心內涵是要求交易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資產質量、改善財務狀況和增強持續盈利能力,有利于上市公司減少關聯交易、避免同業競爭、增強獨立性。也就是說,強強聯合的并購才符合監管導向。
     
      可以預見,隨著并購重組運作更加規范,市場各方趨于理性,并購重組將加速回歸產業整合的本源,繼續在國資國企改革、化解過剩產能、催化創新動力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同時不斷為推動國民經濟發展發揮更大作用。
     


      轉自:中國證券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政策面給力 國企混改將穩妥推進

      “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在電力、石油、天然氣、鐵路、民航、電信、軍工等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關于國企改革的部署,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2017-03-22
    • 多地勾勒國企兼并重組路線圖

      多地勾勒國企兼并重組路線圖

      上海、廣東、重慶、四川、山東等多省市近期紛紛制定2017年相關改革細化方案和試點計劃,加速國企改革步伐。
      2017-03-24
    • 國企混改將全面提速 專家:突破口或在商業類企業

      除了去年明確6個試點企業與七大重點領域推進混改之外,在今年的全國“兩會”上,國資委主任肖亞慶表態稱,2017年混合所有制的突破口要進一步擴大。專家預計,突破口主要針對國有企業分類中的第二類,即商業類企業。
      2017-04-06
    • 天津等20多個省市推進員工持股 試點企業將擴圍

      記者不完全統計,截至昨日,天津、北京、上海、江西、山東、廣東、重慶等20多個省市明確要推進地方國企員工持股試點,并且多個省份的混合所有制企業開展員工持股試點的落實意見或方案已經出臺,試點企業名單將進一步擴圍。
      2017-05-0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