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北經濟企穩回升 數千億民資闖關東參與國企混改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9-04





      目前,東三省都將改善營商環境作為政府的“頭等大事”來抓。


      東北經濟企穩回升的過程中,投資機會和營商環境的改善正在促使民間資本打破“投資不過山海關”的魔咒。


      遼寧省統計局公布的民間投資數據顯示,1~7月,全省民間投資比上年同期增長12.3%,超過了全國8.8%的民間投資增速。8月末,新出爐的中國民營經濟500強企業與遼寧省簽訂了近3000億元的投資合同。


      新一輪東北振興以來,吉林、黑龍江二省也迎來一波民間資本投資機會,促進了經濟的筑底回升。今年上半年,東北三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7%,增速較去年同期高0.3個百分點。


      官方對上半年東北經濟的定性是“穩中有進,企穩向好”。


      國家發改委振興司副司長王心同在8月30日召開的“全國工商聯助推東北振興工作會議”上表示,當前東北經濟企穩回升的態勢更加穩固,但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動力仍然不足。下一步有關部門將在放管服、金融創新、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等方面出臺政策,進一步推進東北民營經濟的發展。


      數千億民資“闖關東”


      2017年,東三省的“老大哥”遼寧地區生產總值達到23942億元,增速由負轉正,達4.2%。今年上半年,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6%,延續了去年以來的良好態勢。


      上半年,遼寧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10.3%、79.3%,排在全國第三位和第二位。與遼寧同步,黑龍江、吉林今年1~5月兩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分別同比增長31.1%和22.5%,均超過全國16.5%的平均水平。


      東三省經濟的筑底回升也引發了投資者對東北信心的回歸。上半年,東北三省固定資產投資增速高于全國水平。


      占據東北經濟半壁江山的遼寧,上半年新增各類市場主體32.1萬戶,增長8.8%;實際利用內資2345.3億元,同比增長36%;實際利用外資32.1億美元,同比增長14.1%。


      遼寧省委常委、統戰部部長范繼英在上述東北振興工作會議上表示,民間投資活力不斷激發,推動全省民間投資增速企穩回升。2017年遼寧非公經濟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50%以上,投資占全省固定資產投資68.7%。


      范繼英表示,今年1~7月,民營企業對遼寧投資了674個項目,到位資金1137.9億元,同比增長48.8%。


      2017年,吉林省民營經濟實現增加值7905.8億元,占全省GDP的51.7%;民營經濟實現主營業務收入3.7萬億元,比上年增長7%;民間投資9666.7億元,占固定資產投資比重73.6%。


      針對新一輪振興,國務院強調東北地區要建立健全體制機制,支持民營經濟做大做強,使民營企業成為推動發展、增強活力的重要力量。


      全國工商聯主席高云龍認為,東北的發展關鍵在于搞活國有經濟,重點在于大力發展民營經濟。


      去年7~9月,全國工商聯常務副主席徐樂江帶領12名知名民營企業家到東三省考察,鼓勵民營企業家投資東北。之后,這12家企業分別與東三省簽訂了多個投資計劃。


      據初步統計,伊利集團、圣豐集團、傳化集團等12家民營企業計劃在遼投資項目20個,投資總額859.33億元,目前落地項目12個,到位資金172.12億元,今年年底前還將落地5個項目。后通過深入開展投資考察,新增項目5個,預計投資總金額208.6億元,已到位資金80.6億元。


      為了讓更多的民營企業加入到東北振興中來,全國工商聯將今年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峰會放到遼寧沈陽舉辦。遼寧省向500強民企推出了多個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項目以及沈撫新區等重點招商引資項目。


      在8月29日舉行的民營經濟助推遼寧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民營500強企業與遼寧簽約了76個項目,總簽約額2956億元。這些資本的到來將有助于改善東北地區經濟活力不足的狀況。


      改善營商環境是重要抓手


      雖然2016年新一輪東北振興實施以來,東三省的營商環境有了較大的改善,但并不能從根本上消除企業家們“投資不過山海關”的顧慮。


      國家發改委公布的《2018年7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發展趨勢監測報告》顯示,1~7月份,東、中、西、東北四個地區新增意向投資額占比分別為42.3%、24.6%、28.3%和4.8%。新增意向投資額增速相比1~6月份均有一定下滑。


      從最新發布的2018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可以看出,目前東北地區民營經濟發展不僅與民營經濟大省有較大差距,與全國的平均水平也相差較遠。


      《2018年中國民營企業500強調研分析報告》顯示,東部地區入圍民企500強數量高達396家,同比增加4家,占500強比重為79.2%。東北地區只入圍9家,與上年持平,占500強比重1.8%。


      在營收總額占比來看,2017年中國民企500強中,東部地區民企500強企業營收達到20.1萬億,占比82.12%;東北地區民企500強企業營收總額為7407億元,占比3.03%。從資產總額來看,2017年東部地區民企500強企業資產總額近22萬億元,占比77.81%;東北地區民企500強企業資產總額為1.24萬億,占比4.41%。


      徐樂江表示,企業家對于營商環境變化非常敏感,改善營商環境是東北振興的重要抓手。


      目前,東三省都將改善營商環境作為政府的“頭等大事”來抓。遼寧省組建了國內第一個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出臺了全國首部優化營商環境的地方性法規《遼寧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黑龍江、吉林也都推出了“最多跑一次”、“不見面審批”等放管服改革。


      民資“出關”參與國企混改


      民營經濟做大做強,是增強經濟活力的關鍵。從國務院連續出臺的東北振興文件可以看出,在國企改革的同時,大力發展民營經濟,已經上升到東北振興的戰略層面。


      高云龍表示,民營經濟發展偏小偏弱偏散,既缺乏頂天立地的大企業,又缺乏鋪天蓋地的小企業,是整個東北地區經濟發展緩慢和經濟活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為了推動東北地區民營經濟的發展,2017年初,國家發改委確定大連、哈爾濱、長春等13個城市為東北地區民營經濟發展改革示范城市。


      高云龍認為,新一輪東北振興將給區域外的民營企業帶來深入參與國企改革的機遇。廣大民營企業如果能夠緊緊抓住機會,主動對接,通過出資入股、收購股權、認購可轉債、股權置換等多種方式,積極參與混合所有制改革,將為企業發展提供新載體。


      加大國有企業混合所有制改革力度,釋放民間投資空間,是遼寧省激活民間投資活力的重要舉措。遼寧省以此來扭轉東北老工業基地所有制結構較為單一、國有經濟比重偏高的狀況。(郭晉暉)


      轉自:第一財經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三個“著力”國務院對轉型關鍵期的東北經濟開新藥方

      三個“著力”國務院對轉型關鍵期的東北經濟開新藥方

      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始于2003年,范圍涵蓋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蒙東地區)。
      2019-06-12
    • 東北經濟反彈 民營經濟助力

      東北經濟反彈 民營經濟助力

      在全國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速排名中,東三省依舊呈現出弱勢,吉林和天津位列最后兩位,增速分別為2 4%、4 5%;黑龍江和新疆均增長5 3%,并列倒數第三。
      2019-07-18
    • 三問東北經濟——聚焦東北振興

      三問東北經濟——聚焦東北振興

      庚子年初,疫情突襲而至,剛剛企穩的東北經濟再添變數。歲末年尾,東北經濟怎么樣?針對外界關心的企業態勢、投資趨勢及就業形勢等三大問題,記者進行了調研。
      2020-12-26
    • 東北經濟實現正增長 但下行壓力仍然很大

      東北經濟實現正增長 但下行壓力仍然很大

      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近日相繼公布了2020年經濟增速:初步核算的地區生產總值分別增長0.6%、2.4%、1%。
      2021-01-2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