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國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速排名中,東三省依舊呈現出弱勢,吉林和天津位列最后兩位,增速分別為2.4%、4.5%;黑龍江和新疆均增長5.3%,并列倒數第三。
然而,遼寧經濟忽然步入“牛市”,實現了17個季度以來首次重返6.1%的增速。
“今年以來,遼寧省經濟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一季度實現6.1%的增速,增長與全國基本同步,實現了自2014年第四季度以來,首次超過6%的轉變,標志著遼寧經濟步入了平穩健康的發展軌道。”遼寧省省長唐一軍在國新辦舉行的“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遼寧實踐”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這種增長態勢,并非曇花一現。
“遼寧省今年全年經濟增速會保持在6%以上,問題不大。”遼寧省政府高層向《中國經營報》記者透露。對于記者的這一問題,他十分有把握。
唐一軍認為,民營經濟對遼寧省的經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按照他提供的數據,“特別是民營經濟發展步伐加快,成為今年遼寧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亮點。一季度,規模以上私營企業增加值增長16.4%,民間投資增長17.3%,民營企業進出口總額增長11.7%,幾個數據都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這充分說明遼寧的民營經濟活力正在逐步釋放。新登記的私營企業增長17%,全省各類市場主體累計達到了360萬戶。”
此前,遼寧為了改善營商環境,成立了全國第一個 “營商環境建設監督局” ,并為此撤掉了一個同級別的單位。
國家發改委人士曾向記者透露,之所以設立“局”,是因為“局是有監督執法權的”。 “我們希望加強這方面的領導、監管和改革。所以去年一年黑龍江、吉林、遼寧省委都專門開會研究,黑龍江和吉林的省政府和省委出臺了相關的指導意見。”目前,遼寧已經有“三十九證合一”商事登記制度。
2017年,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的GDP增速分別為4.2%、5.3%和6.4%,均顯著低于全國平均增速。2018年,遼寧、吉林、黑龍江GDP增速分別實現5.7%、4.5%和5%左右。其中,遼寧省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上年增長9.8%。
國家發改委東北振興司認為,當前東北經濟已經企穩。
6月18日至20日,國家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羅文帶隊赴遼寧、吉林,圍繞東北地區上半年經濟運行、“十四五”時期推進東北振興發展等主題開展調研。
按照國家發改委公布的行程,調研組走訪了多家企業,實地考察了沈撫改革創新示范區、罕王微電子、拓荊科技、華晨寶馬大東工廠和長春新區、一汽紅旗、長光衛星、啟明信息、中韓產業園等機構和企業。
此外,還在沈陽市組織召開遼寧省經濟形勢座談會,聽取省直部門、地市和企業的情況介紹和意見建議。在長春市,組織召開東北振興座談會。
隨后,在6月21日,國家發改委在吉林省延邊朝鮮族自治州舉辦東北地區與東部地區對口合作工作座談會暨現場經驗交流會。
經初步統計,東北和東部地區已達成合作項目849個,主要集中在裝備制造、農業、綠色食品、文化旅游等領域。
國家發改委人士曾向記者表示,在資產價格較低的時候,曾有企業投資東北,甚至是抄底。
來自國家發改委的數據顯示,今年1~3月,黑龍江省地方國有企業累計實現營業收入243.52億元,同比增長10.23%,且呈現逐月穩步向好態勢;累計實現利潤總額2.18億元,同比扭虧增盈5.39億元。
不久前,國資委新聞發言人彭華崗在回答《中國經營報》記者提問時表示:“中央非常重視東北地區的國有企業改革,習近平總書記也多次到東北調研,提出了很多要求。國務院國企改革領導小組按照中央的要求,專門做了一個關于東北地區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方案,這個方案針對性很強,都是針對具體問題提出了具體措施。這個方案的實施,總體上來說,對于推動東北地區的國企改革起到了非常積極的作用。”
當記者問及下一步安排時,彭華崗表示,下一步,我們仍然要把東北國企改革放在重要位置,一方面,比如我們在沈陽推動區域性綜合改革試驗,國企聯動起來開展改革。另一方面,積極推動東北的中央企業的改革。
轉自:中國經營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