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個“著力”國務院對轉型關鍵期的東北經濟開新藥方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6-12





      總理掛帥的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不常開會,每次開會總有承前啟后的意義。


      據中國政府網消息,6月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領導小組組長李克強主持召開領導小組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推動東北振興工作。


      實施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始于2003年,范圍涵蓋遼寧省、吉林省、黑龍江省和內蒙古自治區呼倫貝爾市、興安盟、通遼市、赤峰市、錫林郭勒盟(蒙東地區)。


      這次領導小組會議上,李克強以三個“著力”為東北振興開出新藥方——著力依靠改革開放更大激發市場活力,著力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競爭優勢,著力集聚各類人才,不斷開創東北振興、推動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6月6日正是高考前夕。在全國高考報名人數首破千萬的背景下,東北地區的高考人數也有所回升。以遼寧為例,遼寧2019年高考報名人數為24.4萬人,較去年增加近6萬人,是2013年以來首次出現高考人數增長。未來他們中有多少人會留在東北或是回到東北,取決于東北振興戰略的實施效果。


      新一輪東北振興取得積極進展


      在此次領導小組會議上,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作了匯報,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四省區政府主要負責人發了言。


      李克強說,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東北振興工作,特別是實施全面振興東北地區各項政策以來,各方共同努力,新一輪東北振興取得積極進展。


      回顧過去,2014年起,東北三省經濟增速下滑,排名一度跌落至全國后部。老工業基地的艱難轉身疊加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和增速換擋,東北地區面臨多重考驗,經濟社會領域風險不斷積聚。


      2014年7月,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工作會議,強調要深化改革、破解難題,增強東北發展內生動力和活力。


      2015年12月,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關于全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的若干意見》。


      2016年10月,國務院振興東北地區等老工業基地推進會議審議通過《關于深入推進實施新一輪東北振興戰略部署加快推動東北地區經濟企穩向好若干重要舉措的意見》和《東北振興“十三五”規劃》。


      根據《東北振興“十三五”規劃》提出的目標,到2020年,東北地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和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取得重大進展,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提高,與全國同步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


      如今,“十三五”過去大半,東北三省經濟已明顯回暖。


      2018年遼寧全省地區生產總值2.53萬億元,比上年增長5.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8%,提高5.4個百分點。


      此前的2016年,遼寧地區生產總值增速-2.5%,是當年中國唯一負增長省份。今年年初,遼寧省長唐一軍在作政府工作報告時表示,經過全省上下的不懈努力,遼寧經濟筑底企穩、穩中有進、進中向好,已經走出了最困難時期,開始步入平穩健康發展軌道。


      同時,2018年黑龍江全省地區生產總值1.64萬億元,比上年增長4.7%;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增長9.5%,利潤總額增長22.8%。吉林全省地區生產總值1.51萬億元,全年增長4.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5%。兩地經濟較此前普遍好轉。


      全面振興東北關鍵靠改革開放


      取得成績的同時,東北地區振興依然面臨挑戰。


      東北三省省長在年初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都提到,當地新舊動能轉換仍需加快、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民生領域有不少薄弱環節等。此外,有的干部思想不夠解放、服務意識不強、工作作風不實等現象依然存在。


      換句話說,“發展的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還沒能做到。


      李克強在領導小組會議上談到,當前是東北經濟轉型關鍵期,也是矛盾凸顯期。


      他指出,要充分認識深入推進東北振興在國家戰略大局中的重要意義,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著力依靠改革開放更大激發市場活力,著力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培育新的競爭優勢,著力集聚各類人才,不斷開創東北振興、推動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東北地區是我國重要的工業和農業基地,有基礎有潛力。全面振興東北關鍵靠改革開放。


      怎么改?領導小組會議給出了明確指示。


      一是要切實轉變觀念,加大力度刀刃向內轉變政府職能,加快推廣自貿試驗區改革經驗,努力在推進“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上走在前列,國家將在東北地區率先開展營商環境試評價。各部門要在簡政放權上給予東北更大支持。


      二是要落實好更大規模減稅降費等各項政策,國家將設立東北振興專項轉移支付給予傾斜支持。


      三是要加快推進國企國資改革取得突破,分類施策解決好歷史遺留問題。破除隱性壁壘,壯大民營經濟。


      此外,要做好沿海經濟帶和沿邊開放大文章,采取更大力度開放措施,打造重點面向東北亞的開放合作高地。


      總結起來,就是要通過政府的“放管服”改革和減稅降費政策來激發市場活力、應對經濟下行壓力,讓各類市場主體成為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和東北地區振興的主力軍。


      對此,各部門要在簡政放權上給予東北更大支持,國家也將設立東北振興專項轉移支付給予傾斜支持。


      以待遇留人、以感情留人、以環境留人、以事業留人


      人是東北振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關于東北地區的人口問題,時不時出現一些令人擔憂的訊息。比如2018年,東三省人口凈流出30多萬,勞動年齡人口減少約100萬。不久前,黑龍江鶴崗市某小區房價低至300元/平方米的新聞進一步暴露出一些地區人口出生率下降、戶籍人口多年負增長的隱憂。


      為了振興東北經濟、緩解人口危機,東北三省率先在全面放開二孩的基礎上實行鼓勵生育政策,涵蓋家庭稅收、教育、社會保障、住房等。在人才引進方面,各地也不斷出政策、給待遇,吸引有識之士參與到東北振興中。


      李克強談到,推進東北振興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切實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如何做得到?一是要多措并舉保持經濟平穩運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新舊動能轉換,積極承接產業轉移,國家將推動建立區域間產業轉移稅收分享機制,不斷增強經濟內生動力,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能力。


      二是要保證基本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繼續做好醫療、棚改等方面的基本民生保障工作。


      第三,特別要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做好援企穩崗、轉崗安置等工作,大力開展多種形式的“雙創”,把就業平臺打造得更寬更扎實,確保就業大局穩定,著力提升當地就業率。


      總的來說,就是要“創造拴心留人條件,完善激勵制度,以待遇留人;強化服務保障,以感情留人;營造公平公正環境,以環境留人;打造干事創業平臺,以事業留人,讓各類人才安心安身安業、投身東北振興”。


      市場有活力、事業有機會、民生有保障,才能留住人、培育人,東北地區才有機會形成人口和經濟發展的良性循環。


      李克強在小組會議上指出,東北地區潛力巨大、大有希望,要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強領導下,扛起主體責任,主動作為,敢于擔當,真抓實干,搶抓機遇,奮力實現東北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記者 盧夢君)


      轉自:澎湃新聞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東北經濟企穩回升 數千億民資闖關東參與國企混改

      東北經濟企穩回升 數千億民資闖關東參與國企混改

      新一輪東北振興以來,吉林、黑龍江二省也迎來一波民間資本投資機會,促進了經濟的筑底回升。今年上半年,東北三省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4 7%,增速較去年同期高0 3個百分點。
      2018-09-04
    • 東北經濟反彈 民營經濟助力

      東北經濟反彈 民營經濟助力

      在全國第一季度的經濟增速排名中,東三省依舊呈現出弱勢,吉林和天津位列最后兩位,增速分別為2 4%、4 5%;黑龍江和新疆均增長5 3%,并列倒數第三。
      2019-07-18
    • 三問東北經濟——聚焦東北振興

      三問東北經濟——聚焦東北振興

      庚子年初,疫情突襲而至,剛剛企穩的東北經濟再添變數。歲末年尾,東北經濟怎么樣?針對外界關心的企業態勢、投資趨勢及就業形勢等三大問題,記者進行了調研。
      2020-12-26
    • 東北經濟實現正增長 但下行壓力仍然很大

      東北經濟實現正增長 但下行壓力仍然很大

      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近日相繼公布了2020年經濟增速:初步核算的地區生產總值分別增長0.6%、2.4%、1%。
      2021-01-2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