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再提“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并且明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多位專家表示,中國高層此番重申對炒房的遏制態度,而且明確指出不會因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而盲目松綁樓市,這給當下不甚明朗的市場預期一顆“定心丸”,房地產市場的平穩態勢有望繼續保持。三季度,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松綁的可能性大減。
穩預期
過去,在經濟面臨下行壓力之時,房地產被多次用于刺激內需,雖然短期內的確有穩增長的效果,但這也帶來房價大漲、投資投機性需求高漲等“副作用”。倚重短期刺激的結果是讓住房生產建設與城市真實住房需求相背離,住房逐漸脫離居住本質。
貝殼研究院首席市場分析師許小樂指出,在宏觀經濟承壓的當下,中央政治局會議明確提出“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對于市場預期來說,不啻為一劑穩定劑。他認為,這也意味著房地產“保增長”屬性的弱化,“惠民生”和“防風險”兩方面屬性開始凸顯,這具有劃時代意義。未來房地產政策的重心將會更加向社區改造服務、住房租賃、低收入人群住房保障等方面傾斜。
事實上,一直以來,各地政府對樓市調控心態復雜,一邊是刺激地方經濟,另一邊是落實中央調控要求,不少地方性政策在兩者之間搖擺博弈。作為其直接結果,調控政策出臺又馬上撤回的政策“一日游”“半日游”等情形屢屢出現,帶來市場預期的搖擺不定。如近期,河南開封取消“限售令”,一天之后又撤回了這項政策。
諸葛找房數據研究中心分析師國仕英認為,此次會議“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的提法回應了當前經濟形勢下社會輿論中有所升溫的房地產刺激論調,給地方政府明確了標準,擊破房地產調控放松的幻想。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也認為,此次中央政治局會議的定調,說明單純因為經濟下行壓力大而盲目松綁樓市是行不通的。這也意味著,三季度各地政策松綁的可能性大減,房地產開發投資增速可能迎來拐點。
穩樓市
4月19日與7月30日,連續兩次中央政治局會議次均提及“房住不炒”。中原地產首席分析師張大偉認為,在局部市場出現“小陽春”,市場波動加大的背景下,重申“房住不炒”對炒房者將是一種打擊,也有利于市場平穩,年內房地產調控或現繼續收緊的趨勢。
7月以來,包括大連和洛陽限價、蘇州加碼調控、呼和浩特整頓規范二手房市場等,各地房地產調控政策出臺頻率維持高位。據機構統計,7月以來,各地出臺房地產相關調控政策已超40次,且以政策收緊為主。當月,監管層連續兩次針對房地產信托及美元債發布收緊政策。
國仕英認為,此次會議充分釋放了中央政府控制房價上漲、確保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的決心。這也將使得地方政府在房地產政策選擇上更加審慎,對市場波動更加敏感,政策出臺的頻率和力度都有可能會加強。
房地產長效機制正在不斷完善。會議提出,落實房地產長效管理機制。許小樂認為,從“推進”到“落實”,表明長效機制的建立已經相對成熟。從當前看,長效管理機制的核心就是地方負責、中央考核、“一城一策”。長效機制將政府的力量嵌入到市場中去,并且以結果導向而非過程管控為主,給予地方政府更大的自主權,同時也要求地方政府承擔更大的主體責任。這種方式將會導致未來房地產市場進入“超穩態”的階段。
中國主要城市房價已多月維持平穩態勢。中國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的一份報告顯示,2019年6月中國24個核心城市房價基本停止上漲,總體實現房價穩定目標。三四線城市房價漲跌互現,總體較為平穩。(龐無忌)
轉自:中國新聞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