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難阻企業自主創新鏗鏘步伐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0-07-13





    上半年我國專利、商標國內國際申請量均實現增長——


    疫情難阻企業自主創新鏗鏘步伐


      新冠肺炎疫情對我國經濟社會造成了較大沖擊,但是,疫情沒有耽誤中國企業自主創新。9日,國家知識產權局第三季度例行新聞發布會公布的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國內專利、商標申請同比實現雙增長,市場主體國內申請持續恢復并向好,向外申請布局穩步較快推進,主要知識產權指標符合預期,知識產權事業發展保持平穩。


      國內專利、商標申請雙增長


      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胡文輝介紹,今年上半年,我國國內三種類型專利申請219.5萬件、商標申請417萬件。國內專利、商標申請量同比實現雙增長。受疫情影響,國內申請量2月份出現比較大的下降,但之后快速恢復并持續攀升,目前按月同比增速已超過疫情前水平。


      具體來看,2020年上半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68.3萬件,共授權發明專利21.7萬件;我國商標申請量為428.4萬件,商標注冊量為262.9萬件。截至2020年6月底,我國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有效量199.6萬件,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4.3件;我國有效注冊商標量為2741.4萬件。


      從國際申請布局情況來看,上半年,中國申請人向國家知識產權局提交PCT國際專利申請2.68萬件,同比增長20.7%;提交馬德里商標國際注冊申請3875件,同比增長36%。


      “這表明,面對疫情沖擊帶來的形勢變化,我國企業對國外市場前景依然保有信心,堅持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積極開拓國際市場,穩妥有序推動‘走出去’。”國家知識產權局戰略規劃司司長葛樹認為,當前我國知識產權申請立足國內市場、不斷拓展國際市場,發展態勢向好,有利于支撐創新驅動經濟高質量發展,促進外向型經濟發展水平提升。


      企業創新主體地位不斷鞏固


      “國內企業在專利申請中的主體地位不斷鞏固。”胡文輝介紹,上半年,國內申請專利的企業為22.9萬家,較上年同期增加3.2萬家;國內企業共提交發明專利申請40.4萬件,同比增長12%。


      上半年,國內(不含港澳臺)發明專利授權量排名前3的企業依次為:華為技術有限公司(2772件)、OPPO廣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1925件)、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1432件)。


      與此同時,知識產權運用效益持續提升。上半年,全國專利商標質押金額853億元,同比增長45%,質押項目數4678項,同比增長52%。其中,專利質押金額651億元,同比增長61%,質押項目數4171項,同比增長54%;商標質押總金額202億元,同比增長8.8%,質押項目數507項,同比增長34%。知識產權正在從看不見的無形資產,變為企業發展的有形資本。


      隨著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的快速發展,相關企業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能力普遍增強,越來越多的創新主體運用集成電路布圖設計保護制度保護自己的創新成果。2020年上半年,我國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登記申請5176件,同比增長78.2%。提交申請登記企業數量達到2195家,是去年同期的2.1倍。葛樹表示,隨著我國集成電路行業創新水平的不斷提升,預計集成電路布圖設計申請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知識產權服務業健康發展是更好保護知識產權的重要前提。今年5月,國家知識產權局印發《深化“藍天”行動促進知識產權服務業健康發展的通知》,進一步聚焦重點、加大力度、創新機制。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用促進司司長雷筱云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加強統籌、落實責任、強化執行,持續提升知識產權代理領域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營造良好的行業發展環境。


      轉自:經濟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財稅部門備戰減負 激發企業活力

      財稅部門備戰減負 激發企業活力

      新一輪減稅降費大幕已經開啟。日前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明確指出,要加快落實已確定的今年減稅降費政策,進一步加大減輕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負擔的力度
      2017-03-21
    • 第二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企業將于近期批復

      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嚴鵬程13日表示,國家發改委會同相關部門于今年3月啟動了第二批10家混合所有制改革試點工作。目前,各試點企業已形成方案,正抓緊審核,將于近期批復。
      2017-04-14
    • 地方政府設風險補償平臺 財政出手緩解企業融資難

      近期由部分企業擔保圈貸款引發的風險事件,對信貸資產安全和當地經濟社會穩定造成較大影響,由此也引發了對中小企業融資環境的高度關注。
      2017-04-25
    • 小企業PMI達兩年高點 上游需防價利新波動

      來自國家統計局最新發布的4月份制造業PMI(采購經理指數)數據顯示,繼大中型企業率先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作用下生產經營回暖之后,改革的效益進一步傳遞到小型企業。
      2017-05-0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