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進口占九成市場份額 中國機器人核心技術亟待加強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作者:王延斌 劉瑋    時間:2017-04-24





      “手術機器人是工業機器人之外的另一塊‘大蛋糕’,但我們這一領域的核心技術卻被外企壟斷,我們該怎么辦?”在日前舉辦的國家機器人發展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曹其新教授的一句話揭開了國內機器人產業現狀的“冰山一角”。


      隨著我國人口紅利逐漸消失和“中國制造2025”的要求,機器人替代人工成為大勢所趨,這使得中國機器人連續4年蟬聯銷售量世界第一,國內各地也紛紛把機器人產業放在優先發展的位置。據統計,國內重點發展機器人產業的省份達到28個,機器人產業園區達到了40多個,機器人企業超過500家。


      但與機器人的“火熱度”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在中國龐大的機器人消費市場中,本土品牌機器人僅占4%”的現實。


      進口機器人占九成市場


      在一個小玻璃瓶內,“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可為一粒葡萄做“皮膚”縫合手術。曹其新說,以麻省理工學院的機器人外科手術技術為基礎的“達芬奇”完成了一臺快速而精準的手術,其優點是創口小,出血少,患者恢復時間也大大加快。“美國現有手術機器人3000臺,而我國只有60臺,市場可達百億。”他表示,尺寸以厘米級計算的“達芬奇”憑借其精準,幾乎壟斷了國內高端醫療機器人市場。


      “機器人分教育機器人、娛樂機器人、醫療機器人、公共服務機器人、倉儲機器人、工業機器人等等,手術機器人只是其中的一小塊,卻代表了整個行業的現實。”北京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教授馬宏賓說,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主要包括電控系統、伺服電機和減速機,與之對應的三大關鍵核心技術,主要掌握在日本發那科、日本安川、德國KUKA和瑞士ABB等少數國外機器人企業手中。


      這導致了兩個現狀:一是國外機器人企業占據了我國機器人市場約90%的份額。僅發那科、安川、KUKA和ABB4家公司就搶占了約65%的市場份額。而國內企業由于在精度、可靠性和穩定性等方面難以與前者匹敵,還很難被用戶信任。這一點也是論壇上中科院院士吳宏鑫反復強調的。二是由于缺乏關鍵核心技術,國內機器人產業大部分處在做系統集成的階段。掌握著核心技術的上游企業,也掌握著絕對話語權,賺取超額利潤。系統集成商僅能賺取10%左右的毛利。


      技術上占優者將引領產業發展


      馬宏賓手頭有一份國內機器人上市公司分析報告,從研發投入、營收、利潤率、政府補貼等角度反映2016年上半年國內機器人企業的發展情況,里面包括匯川技術、新時達、新松機器人、華昌達、埃斯頓等翹楚企業。


      該報告顯示,在中國龐大的機器人消費市場中,本土品牌機器人市場占有率僅有4%。同時,機器人行業呈現出“綜合性強、產業鏈長”“技術門檻高、智能水平低”“細分市場多、賺錢機會少”“投資資金大、企業體量小”“行業壟斷強、政府影響弱”“技術變革快,優勢積累慢”等特點。


      選取其中的關鍵,馬宏賓分析,“這些世界機器人‘巨頭’中,發那科員工4549人,KUKA約3900人,幾乎壟斷了世界高端機器人減速機的哈默納科甚至只有400人。他們的共同特點就是小而強。”


      “今后,誰在技術上占有優勢,誰就將引領這個產業的發展。這就需要大家思考如何提升自身研發實力。”馬宏賓說。


      “機器人行業老大ABB有一半瑞典‘血統’,但他們沒想到,在自己家門口,沃爾沃公司沒有選用他們的產品,而是選擇了我們公司提供的移動機器人解決方案。”新松機器人自動化股份公司總裁助理劉長勇分享這個案例說明:國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研發者正在努力尋求突破。


      而上海交通大學的曹其新教授團隊也與產學研伙伴相繼開發出了手術導航系統、“蛟龍”多孔微創腔鏡手術機器人,同時也與日本早稻田大學合作開發了“蛟龍”單孔手術機器人,“因為起步晚,所以核心競爭力暫時落后,但產學研合作可以成為我們的研發優勢。”曹其新說。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國產機器人低端過剩 90%關鍵零部件靠進口

      國內重點發展機器人產業的省份達到28個,機器人產業園區達到40多個,機器人企業超過500家。而與這“火熱度”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在中國龐大的機器人消費市場中,本土品牌機器人僅占4%,國產機器人大量關鍵零部件依靠進...
      2017-05-05
    • 警惕“智能化”口號下的工業機器人非理性泡沫

      警惕“智能化”口號下的工業機器人非理性泡沫

      全國有20多個省市把機器人作為重點產業進行培育、推進發展,全國已建成和在建的機器人產業園區超過了40個,短短幾年時間,機器人企業的數量超過了800個。
      2017-05-10
    • 中國工業機器人面臨高端產業低端化和產能過剩風險

      中國工業機器人面臨高端產業低端化和產能過剩風險

      中國機器人應用市場快速發展,行業分析機構預測,2017年中國機器人銷量將達10 2萬臺。但與此同時,低級終端廠家的競爭與投入過熱,將有礙于產業的競爭力與創新升級
      2017-05-20
    • 中國機器人企業小散弱 亟待科學理性健康發展

      中國機器人產業呈現快速發展態勢,但不少機器人企業小、散、弱,處在中低端;減速器、控制器、伺服電機等一些關鍵零部件創新能力薄弱,低水平重復性建設存隱憂,亟待集中力量解決。
      2017-08-0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