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兩頭在外”阻礙我國亞麻企業發展 調整結構迫在眉睫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1-09





      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楊兆華在日前于上海召開的2017中國亞麻大會上指出,我國是亞麻紡紗織造大國和出口大國,也是亞麻原料進口大國,其中全球70%以上的亞麻原料由中國企業加工。盡管如此,原料進口依存度偏高以及缺乏定價的話語權這種“兩頭在外”的局面,阻礙了我國亞麻企業的發展。楊兆華認為,調整結構,促進可持續發展迫在眉睫。
    yamafangzhi
    資料圖:亞麻織物(圖片來源:互聯網)
      數據顯示,亞麻行業整體發展平穩向好。2017年1~7月,全國285家規模以上麻紡織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累計333.16億元,同比增長2.32%;主營業務累計成本為299.30億元,同比增長2.92%;累計實現利潤總額14.88億元,同比下降4.96%。規模以上麻紡織企業累計完成投資58.25億元,同比下降20.14%。
     
      楊兆華認為,目前我國麻紡織行業的發展正面臨著三個新變化。
     
      一是消費需求多元化,消費群體正處在生存消費、生活消費、品質消費以及更高層面的體驗消費等多種形態并存的狀態。
     
      二是融合創新快速化,以智能、綠色、時尚為特征,信息技術、紡織技術、材料技術、環保技術正以平臺化、集聚化、融合化的方式相互交融,行業技術創新速度在加快。
     
      三是智能深度化,以移動互聯、物聯網、云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已經滲透到設計、研發、生產、營銷、服務等紡織價值鏈的各個環節,智能制造正成為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
     
      未來,行業要適應這些新的變化實現戰略轉型,就必須把開拓內需市場占有率作為今后發展的主要方向之一,從生產加工環節向產品研發、設計、品牌推廣等高附加值的環節延伸,抓住內、外需并進的經濟發展戰略轉型的機遇,積極開拓國內市場。
     
      楊兆華同時強調,未來行業要向生產服務型和產業鏈結合兩個方面轉變,要努力在科技創新、體制創新上尋求突破,并強化產品開發、深度融合創新、塑造發展新優勢。(記者 金國軍)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開工率不斷降低 我國合成橡膠結構性過剩亟待破解

      開工率不斷降低 我國合成橡膠結構性過剩亟待破解

      經過長年的發展,我國合成橡膠工業走過了一條國內自主研發和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相結合的道路,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合成橡膠生產國家,且產能還在上漲。但與此同時,行業出現了結構性過剩問題,常規合成橡膠的產量和裝置開工率在不...
      2017-07-24
    • 中國機械工業有向好表現 結構性矛盾仍然存在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陳斌表示,機械百強的年換位率2005年曾高達32%,此后逐年下降,2012年降至6%,不過近年來又在上升,2016年升至22%,說明市場動蕩,不確定因素增加。
      2017-08-03
    • 電纜行業產能過剩逾50% 產品結構失衡問題突出

      電纜行業產能過剩逾50% 產品結構失衡問題突出

      蔣錫培指出,盡管電線電纜是全國機械工業領域排名第二的產業,市場規模巨大,但整個行業產能嚴重過剩。“近十年的盲目投資導致全行業產能過剩超過50%,中國的這些設備、材料用在全球市場都夠了。”
      2017-08-30
    • 整體產能仍過剩 動力電池行業滋生結構性矛盾

      整體產能仍過剩 動力電池行業滋生結構性矛盾

      新能源汽車產業蓬勃興起,吸引“嗅覺”靈敏資本大量涌入,助推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產銷市場,但隨之而來的還有結構性矛盾。
      2018-09-2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