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核心技術亟待突破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11-22





      日前,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半導體照明論壇暨2017國際第三代半導體論壇在北京舉行,會議主題聚焦半導體技術產業發展。與會專家呼吁,我國半導體照明須加快培育產業創新力與競爭力,加快實現由大到強的跨越。
    bandaotizhaoming
    資料圖:半導體照明(圖片來源:互聯網)
      百姓生活賬 國家綠色賬
     
      半導體照明,包括發光二極管LED和有機發光二極管OLED,具有耗電量少、壽命長、色彩豐富等特點,被譽為“照明領域的一場技術革命”。
     
      忽如一夜春風來。短短幾年間,LED燈迅速取代傳統白熾燈。“春風”背后,有技術革新,也有政策引導。近年來,政府通過強化宏觀指導,加強科技創新,完善政策標準,實施節能改造等措施,推進照明產業綠色轉型。
     
      綠色轉型,給家庭和國家帶來什么?
     
      通常來說,一只LED燈可用約5萬小時,如果每天只用3小時,那么從孩子出生一直用到讀大學理論上不用換燈泡。白熾燈的使用壽命要短,僅為約1000小時。
     
      美國電力研究協會一項研究:一只每天開10小時的LED燈,年耗電費用約30元,60瓦電燈泡的年耗電費用則約160元。差距為何如此之大?白熾燈90%的能量都用來發熱而不是照明,LED燈的電能轉化效率則更高。
     
      照明用電約占我國全國用電量的14%,做好照明節能是實現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
     
      “如果在每一個能源轉換環節都減少損耗,將給國家的能源利用帶來很大幫助。”國際半導體照明聯盟主席曹健林說。2030年我國總發電量將達到10萬億度,如果第三代半導體的核心材料氮化鎵器件能夠實現30%市場替代率,可節電約3000億度,超過了三峽水電站年發電量。
     
      在技術大發展的支撐下,國內LED燈的轉化效率在過去10年已經增長8倍。
     
      國家節能中心主任徐強表示,60瓦以上的普通照明用白熾燈已經基本淘汰,白熾燈市場占有率不到5%。通過實施“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陸續推廣了LED高效照明產品7.8億只,讓老百姓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產學研融合創新
     
      論壇期間,北京第三代半導體創新型產業集聚區在順義區正式掛牌。“要爭取到2025年形成千億級產業規模,搶占國際半導體領域產業制高點。”北京市順義區區長高朋表示。
     
      科技部國際合作司司長葉冬柏介紹,自科技部啟動半導體照明工程以來,我國半導體照明產業逐步由跟跑變為領跑,并開始向產業強國目標邁進。尤其黨的十八大以來,在多部門、多舉措共同推進下,半導體照明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實現井噴。
     
      如今,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照明產品生產、消費和出口國。數據顯示,過去5年,我國半導體照明產值年均增長率約30%。
     
      與產業發展同步的是骨干企業崛起。以LED為主營業務的主板上市公司從2010年的2家發展到目前35家。“公司銷售年均增速超過15%,我們已經在美國波士頓、硅谷建立了研發中心。”三安光電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林志東說。
     
      核心技術亟待突破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當前正是我國從半導體照明產業大國向強國轉變的關鍵時期,只有主動創新求變才能更早地迎接未來。
     
      同時,我國在照明高端技術、產品創新、裝備制造市場應用等方面與發達國家仍有差距。此前飛利浦照明“群訴”中國照明企業,暴露出的正是核心技術的缺失。
     
      不少企業紛紛跨界進入該領域,一方面推動了行業繁榮,另一方面間接催生“價格戰”。到2015年行業遭遇“寒冬”,有的上市企業營收和凈利出現“斷崖式”滑坡。據不完全統計,當年我國LED行業將近有4000家中小企業倒閉。
     
      更令市場詬病的是,政府補貼原本是為推廣LED燈,助有實力的企業一臂之力,但不可避免導致了個別企業患上“政策依賴癥”,補貼反而成為其主要利潤來源。
     
      國際投資機構IDG資本投資總監梁為棟認為,該產業未來5年仍有望持續增長。汽車、農業、醫療照明蘊含巨大潛力。在新時期,克服瓶頸實現由大到強的轉變,關鍵是培育產業創新力與競爭力。(毛振華 余曉潔)
     
      轉自: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導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進口占九成市場份額 中國機器人核心技術亟待加強

      “手術機器人是工業機器人之外的另一塊‘大蛋糕’,但我們這一領域的核心技術卻被外企壟斷,我們該怎么辦?”在日前舉辦的國家機器人發展論壇上,上海交通大學機械與動力工程學院曹其新教授的一句話揭開了國內機器人產業現狀的...
      2017-04-24
    • 物聯新時代遭遇核心技術瓶頸 芯片等依賴進口

      物聯新時代遭遇核心技術瓶頸 芯片等依賴進口

      經過8年時間發展,我國物聯網發展有了長足進步,但仍面臨一些瓶頸,比如兩大基礎核心技術——傳感器和芯片仍受制于人;也面臨應用場景碎片化、數據充分共享平臺缺失、網絡安全防范難度加大等問題。
      2017-09-18
    • 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掌控能力不足等問題仍存

      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掌控能力不足等問題仍存

      作為新興制造的新能源汽車,質量早就不應該成為阻礙自身發展的問題,但現實中卻存在著新能源汽車基礎技術不過關、質量與品質表現差等突出現象,這在傳統車型制造中已逐步克服的問題,竟然能在新能源汽車產品中出現,確實令人有...
      2018-03-26
    • 中興被封殺,給中國提了醒:這些東西花錢買不來!

      中興被封殺,給中國提了醒:這些東西花錢買不來!

      美國商務部日前宣布,今后7年內,將禁止該國企業向中國電信設備制造商中興通訊出售任何電子技術或通訊元件。這一事件不僅對包括中興在內的高科技企業產生影響,而且在輿論場上引發深入討論,其中的一個關注焦點是,出口禁運觸...
      2018-04-19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