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好頂層設計 培育一流藥企——我國醫藥工業發展提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3-09-10





      原料藥產業生產、出口均位居世界前列,在研新藥數量位居全球第二位;“十四五”以來,全行業研發投入年均增長23%,共有82個國產創新藥獲批上市,4個創新藥在發達國家完成上市注冊,217個創新醫療器械獲批上市,創新產品新增銷售占全行業營業收入增量近30%……工信部最新數據顯示,我國原料藥制造優勢進一步鞏固,產業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下一步我國將著力做好醫藥工業發展頂層設計,培育世界一流醫藥工業企業,推進醫藥創新產品產業化,不斷提升我國生物醫藥科技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醫藥工業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要產業,是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重點領域。當前,我國醫藥工業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由中國中小企業發展促進中心、國家衛生健康委醫藥衛生科技發展研究中心等聯合發布的2022年度中國醫藥企業研發指數顯示,非器械類中國醫藥企業研發指數平均值從2021年的60.974上升至2022年的61.018,中位數從2021年的60.755上升至2022年的60.817。研發指數上升的主要驅動因素是研發質量提升。


      此外,器械類中國醫藥企業研發指數平均值從2021年的61.706上升至2022年的61.845,中位數從2021年的61.262上升至2022年的61.369。


      在2023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衛生健康與醫藥工業創新服務大會上,工信部消費品工業司司長何亞瓊介紹,“十四五”以來,我國醫藥工業運行總體平穩,主營業務收入年均增速為9.3%,全行業研發投入年均增長23%。產業競爭力不斷增強,我國在研新藥數量已經位居全球第二位。


      為推進醫藥工業進一步發展,醫藥工業發展的頂層設計正在提速。近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醫藥工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和《醫療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5年)》,明確要求著力提高醫藥工業和醫療裝備產業韌性和現代化水平,增強高端藥品、關鍵技術和原輔料等供給能力,加快補齊我國高端醫療裝備短板。


      工信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江平表示,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新一代生物技術日漸成熟,全球醫藥產業格局深刻調整,居民健康消費升級,醫藥領域創新發展迎來了更加廣闊的前景和空間。要著力做好醫藥工業發展頂層設計,不斷完善供應保障體系,切實提升藥品可及性。


      王江平提出,要全力打造醫藥工業協同發展生態,著力培育世界一流醫藥工業企業;大力推進醫藥創新產品產業化,支持企業加強新靶點、新機制、新類型的創新藥研發布局;深入實施醫藥工業補鏈強鏈工程,推動生物醫藥、小分子藥和中藥新藥等成果推廣應用和迭代升級;加快推動醫藥工業數字化轉型,推動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在藥物研發領域的應用;持續深化醫藥產業鏈國際協作。


      何亞瓊表示,要加大創新支持力度,引領醫藥行業加快轉型;打造醫藥產業創新高地;建設高水平醫藥先進制造業集群;支持重點領域建立全國性重點實驗室,開展基礎研究和原始技術創新;支持醫藥工業以數字轉型為抓手,實施技術改造,實現創新發展。鼓勵有條件的企業建設智能工廠。


      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成員、副主任曾益新表示,要著力推進教育、科技、人才一體化布局,加大醫工交叉復合型人才培養力度;大力推進醫學科技平臺建設,加快推進跨領域跨學科協同研究,推動產生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產出原創性、顛覆性技術成果;構建更加健康高效的生物醫藥科技生態,不斷提升我國生物醫藥科技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記者 班娟娟)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2019年醫藥工業有望維持兩位數增長

      2019年醫藥工業有望維持兩位數增長

      進入2019年, "一帶一路 "戰略全面推進,健康中國2030戰略全面實施,國際市場需求回暖,國內健康消費升級加快,醫藥工業將呈現企業創新更加活躍,行業洗牌持續加劇等趨勢。
      2019-02-21
    • 新中國成立70年,醫藥工業從缺醫少藥到布局世界

      新中國成立70年,醫藥工業從缺醫少藥到布局世界

      透過新中國成立70年來的醫藥工業發展歷程,可以看到,醫藥工業變化日新月異,一代又一代人在時代的浪潮中奮力拼搏,為中國醫藥工業譜寫了壯麗詩篇。
      2019-10-08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