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走出原料漲價和造假困境 阿膠產業經不能往歪里念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4-05





      當前,在原料價格相差懸殊的情況下,阿膠產業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發展趨勢:一種是個別企業以次充好,使用牛皮、馬皮、駱駝皮、騾子皮等下腳料熬制阿膠;一種是像東阿阿膠、河北賽行、東方阿膠、百年堂公司等龍頭企業那樣,始終堅持使用100%優質驢皮熬制阿膠。“驢皮不夠牛皮來湊”的尷尬現狀何時終結?在經歷了原料價格的瓶頸和造假劣行的困擾后,阿膠產業將會走向何方?有業內人士預測,隨著國家監管力度的加大、消費的日趨理性、市場的日趨穩定,必然會帶來阿膠市場的大洗牌。那些堅持規范發展,堅持講誠信、樹品牌的企業,將會成為產業的龍頭,進而帶動整個產業的升級。


      近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上通報了對湖北康源藥業有限公司的飛行檢查結果。該企業在未通過GMP認證的車間組織生產膠劑,生產出的膠劑已上市銷售,更改、套用生產批號阿膠32批、鹿角膠21批、龜甲膠13批,上述66個批次膠劑產品套用以前所生產產品的批號銷售出廠;7批退貨阿膠、龜甲膠、鹿角膠等產品,在新車間重新包裝,并更改藥品批號;膠劑中添加駱駝皮或鹿皮,雜碎皮為牛皮、驢皮等小塊的皮料;涉嫌編造、篡改批生產記錄等諸多問題。湖北康源藥業不是近幾年來第一個通過飛行檢查被查獲的企業,早在2014年,國家食藥總局聯合地方食藥監管部門對湖南東健藥業有限公司開展的飛行檢查中發現,該企業原料庫存放的驢皮中摻有雜皮,涉嫌使用雜皮生產阿膠。經檢驗,該企業生產的龜甲膠和鹿角膠中存在牛源和驢源成分,不符合相關規定。


      通過對近兩年曝光的違法違規企業進行梳理后發現,膠類產品尤其是阿膠,屢屢出現在負面清單,非法添加或者使用其他雜皮熬阿膠成了行業內“潛規則”——“驢皮不夠牛皮來湊”,體現出阿膠行業一些違法違規企業擾亂市場的尷尬現狀。


      不法阿膠類產品含有牛皮源


      2016年,上海、浙江、江西等地的食藥監局相繼發布了涉及牛皮源成分項目不合格的多批次產品。其中,包括河北東汝阿膠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阿膠(標示批號為20141201、20141207)和1批次龜甲膠(標示批號為20140501);河南百年一笑堂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龜甲膠(標示批號為140503、140505)和4批次鹿角膠(標示批號為140103、130403、140104、140109);石家莊華鵬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阿膠(標示批號為131120、140405);湖北華光制藥有限責任公司生產的1批次鹿角膠(標示批號為121002);湖南東健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龜甲膠(標示批號為20120203);山東一笑堂阿膠集團百年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龜甲膠(標示批號為141202)。江蘇省2016年第3期藥品質量公告,涉及山東華信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龜甲膠,批號:20120310,制劑規格:250克,檢查出牛皮源成分;河南省食藥監局官網發布的“河南省藥品質量公告”(總第39期),其中生產企業為“山東華信制藥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的1批次阿膠(檢品批號:20130828),被檢出“檢查牛皮源”項目不合格。這些企業的共同特征都是屬于藥準字企業。


      為何阿膠造假頻頻選用牛皮?一位不愿具名的醫藥界人士表示,根據價格、性能等多方因素考慮,牛皮是最合適的,而還有一些廠家采用駱駝皮、騾子皮、馬皮熬膠。一句話,檢測不出牛皮源,廠家就不承認造假。近兩年來,相關監管部門檢測出含“牛皮源”的阿膠膠類產品不斷在增加。從2014年底開始,國家相關部門加大了對膠類產品的打擊力度,部分涉嫌摻假企業在國家重拳的打擊下,匿藏、轉移或者在其他自營產品上使用,如阿膠固元糕。“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辦公廳關于黃明膠生產許可有關問題的復函”(食藥監辦食監一函[2015]724號),對牛皮生產有明確規定。


      對于阿膠產品中含有牛皮源,中國保健協會副會長賈亞光指出,按照國家相關法規規定,牛皮是熬制黃明膠的主要原料,黃明膠在藥典上明確注釋具有藥用價值,但在聲稱阿膠的產品中,用牛皮代替驢皮是一種違法行為,涉嫌欺詐和假冒偽劣。


      那么,這些違規企業是如何被曝光的呢?阿膠價格大幅度上漲后,不法企業利用監管監督檢管漏洞,生產摻有牛皮及其他皮的膠類產品,而這些產品又被鋪貨到各地市場,市場延伸到農村及偏遠地區。通常,消費者基本不會選擇生產日期超過半年的產品,經銷商也無法確定產品的真假。于是,早些年購進的產品就成了庫底。但隨著膠類產品價格的暴漲,經銷商在高利潤的利誘下,把這些庫存貨推向市場。如此一來,從個別企業生產的產品,尤其是在2012年、2013年、2014年的批次產品中檢測出牛皮源成分也就不奇怪了。


      2015年以后,隨著各地檢測部門抽檢力度、處罰、措施規范的到位,2015年后生產的阿膠中基本抽檢不到牛皮源成分。從這一年開始,隨著阿膠系列制品、“阿膠糕”等市場銷售火暴,良莠不齊的大大小小的阿膠生產企業開始粉墨登場了。


      正規阿膠類產品其實很規范


      作為藥食同源,以驢皮為原材料的純阿膠產品在國內分成三大版塊;一是以東阿阿膠公司為龍頭代表的醫藥行業(國藥準字號),共38個批號,不包括膏、口服液、膠囊、顆粒、阿膠漿、合劑;二是以山東東方阿膠公司代表的保健食品,如阿膠片、塊(國、衛食健字號),共25個批號,不包括糕、膏、口服液、膠囊、顆粒、阿膠漿、合劑;三是以添加阿膠,或者使用驢皮為原料、其他食材或者添加劑制成的阿膠系列產品(QS\CS號),這類產品在市場上居多。據了解,像東阿阿膠、河北賽行、東方阿膠、百年堂公司等龍頭企業,一直在秉承祖訓使用驢皮熬制阿膠。


      因為歷史遺留因素,市場上出現了藥字阿膠、保健阿膠、普通食品阿膠并存的現象。但需要注意的是,同是阿膠,國藥字號的阿膠跟其他阿膠是有區別的。國藥字號阿膠按照用途申請藥品批準文號,依據藥品有關法律法規管理及藥品生產企業操作規范要求生產。對于獲批保健食品,有著“藍帽子”的阿膠產品,國家允許的功能聲稱為提高免疫力,并要在標簽標示中說明本品不能代替藥物。至于QS\CS食用阿膠,我國食品安全法明確指出食品不得用于宣傳含有虛假內容,不得涉及疾病預防、治療功能。


      阿膠漲價源于市場供需變化


      阿膠是一種滋補品,在我國有2500多年歷史,之所以一直備受消費者推崇,主因是煉制阿膠必須使用驢皮這種特殊原料。原料驢皮資源緊缺,造成了阿膠產品價格持續走高。2012年開始,阿膠市場價格持續上漲,阿膠價格上漲的主要原因就是驢皮資源嚴重不足(驢皮占到阿膠原料的98%)。


      “2013年1張驢皮800多元、2014年1200多元、2015年底2400元、2016年底鹽干驢皮1公斤540多,鮮濕皮180元多元,以上驢皮是指整張成年驢皮。”長期從事皮毛貿易的張先生說。熬制阿膠成本1400元左右,這只是初加工膠坨子,還沒有附加其他運營成本。


      調查發現,近年來,我國阿膠市場發生了一個顯著的變化。一方面,隨著阿膠滋補養顏、調節亞健康的功效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以及制作滋補膏劑膏的流行,阿膠市場需求大增,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另一方面,阿膠的主要原料驢皮資源遇到前所未有的短缺,由于農業機械化的普及,我國家驢的存欄量以每年3.5%的速度遞減,驢皮的價格日益攀升,而牛皮、馬皮等下腳料的價格每噸8000元左右,價格相差幾十倍。


      業內人士指出,阿膠類產品價格的上漲,源于消費需求增大和原料供應減少的矛盾,是產業發展過程中一種正常的市場調節行為,是每一個行業都會經歷的過程。價格上漲是促進阿膠產業創新謀變的動力,不是這個產業退變的標志,更不是個別企業違法造假的理由。


      興建養殖基地促進產業升級


      當前,在原料價格相差懸殊的情況下,阿膠產業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發展現象:一種是個別企業以次充好,使用牛皮、馬皮、駱駝皮、騾子皮等下腳料熬制阿膠;一種是像東阿阿膠、河北賽行、東方阿膠、百年堂公司等龍頭企業那樣,始終堅持使用100%優質驢皮熬制阿膠。


      全部采用驢皮生產出來的產品,價格肯定會高。而面對驢皮資源不足的困難,阿膠生產企業其實可以學習中藥材種植基地建設的做法,建設養驢地基。“把毛驢當藥材養”是東阿阿膠2014年提出的口號。目前東阿阿膠在在全國毛驢重點存欄區域建設20個養驢基地,設1200多個良種驢改良示范點,年改良50多萬頭基礎母驢。


      阿膠產業經歷了原料價格的瓶頸和造假劣行的困擾,已逐漸步入產業日趨規范、消費日趨理性、市場日趨穩定的整合期。在這個階段必然會出現對企業優勝劣汰的洗牌,那些堅持規范發展,堅持講誠信、樹品牌的企業,將會成為產業的龍頭,進而帶動整個產業的升級。(劉玉波 馬永剛 何曉)

     


      轉自:中國食品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半是晴天半是雨 我國原料藥產業陣痛中迎機遇

      盡管2016年我國以原料藥生產為主的企業獲利能力增強,利潤同比增長25 9%,但卻呈現出口額增幅低于進口額增幅的態勢。同時,在特定品種上,印度產原料藥擠壓我國產品市場空間。
      2017-06-02
    • 疫情相關原料藥出口或迎短暫爆發期

      疫情相關原料藥出口或迎短暫爆發期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范圍內快速蔓延,對藥品的生產供應鏈造成了較大沖擊,部分國家反映原料藥供應吃緊。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年以來,中國原料藥出口量同比下降,大部分產品下降10%至20%,但也有少數品種出口量同比上升。國...
      2020-04-13
    • 出口增長潛力加大 原料藥產業量價齊升

      出口增長潛力加大 原料藥產業量價齊升

      當前,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蔓延,對我國原料藥產業發展造成了多方面的影響。面對國內外全新的市場格局,我國原料藥產業將會迎來哪些新的發展機遇?
      2020-05-07
    • 再生鋼鐵原料進口數量呈井噴式增長

      再生鋼鐵原料進口數量呈井噴式增長

      最新公布的海關數據顯示,2021年1~4月,我國再生鋼鐵原料進口量總計13.16萬噸,其中1月進口0.41萬噸,2月進口0.58萬噸,3月進口4.55萬噸,4月進口7.62萬噸。從3月份開始,我國再生鋼鐵原料進口量明顯增加。
      2021-06-0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