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樣板”引領 中小企業專利產業化迎新機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4-02-29





      記者2月27日獲悉,國家知識產權局等4部門制定了《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計劃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旨在篩選一批高成長性的中小企業,建立專利產業化樣板企業培育庫,按需匹配知識產權、產業、金融等惠企政策,探索形成以專利產業化促進中小企業成長的有效路徑,并進一步帶動科技型中小企業專利產業化水平整體提升。文件將于近期印發實施。


      去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專利轉化運用專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對專利轉化運用進行專門部署,提出到2025年推動一批高價值專利實現產業化的總體要求。


      國家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運用促進司司長王培章表示,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是推動專利產業化的生力軍,也是增強產業創新力和競爭力、培育發展新動能的活力源泉。為推動專利成果更好更快地轉化為現實生產力,《實施方案》以專利產業化為主線,提出到2025年底,通過知識產權普惠服務促進中小企業專利產業化能力水平整體提升。


      具體來看,在重點任務上,《實施方案》以全鏈條服務為理念,通過融通創新鏈、融入產業鏈、暢通資金鏈、筑強人才鏈、打通服務鏈,加速知識、技術、資金、人才等要素向中小企業集聚。在普惠服務上,《實施方案》明確要重點普及推廣知識產權公共服務產品,發揮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作用,提升區域知識產權綜合服務效能,夯實中小企業專利產業化基礎。在樣板培育上,《實施方案》篩選建立專利產業化樣板企業培育庫,開展重點培育,建立入庫企業動態調整機制,打造以專利產業化為成長路徑的中小企業樣板。


      “《實施方案》提出篩選建立專利產業化樣板企業培育庫,這涉及的入庫企業主要為成長期的中小企業,與區域性股權市場的服務覆蓋范圍比較契合。”證監會市場監管二司一級巡視員竺煜說,區域性股權市場是證券法規定的一類資本市場,由省級人民政府按規定進行監管并承擔風險處置責任,證監會負責制定統一的業務及監管規則。目前,區域性股權市場已初步搭建成基于區塊鏈的場外市場設施。截至2023年底,全國35家區域性股權市場共服務企業17萬家,其中“小巨人”企業1950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5000多家;培育上市公司128家、新三板掛牌公司950家。


      據悉,證監會正在推動區域性股權市場建立與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的產品銜接和制度性對接機制。2023年8月,區域性股權市場與新三板制度性對接正式落地。入庫企業經過區域性股權市場的規范培育,在發展壯大后可以“升級”進入全國性資本市場。(記者 汪子旭)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