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互聯網+”指數發布:數字經濟已占GDP總量三成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作者:陳萍    時間:2017-05-04





      近日,在杭州舉辦的2017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峰會上,騰訊研究院發布了《中國互聯網+數字經濟指數(2017)》報告(以下簡稱“互聯網+指數報告”)。這份由騰訊公司聯合滴滴出行、美團點評、京東、攜程等企業共享大數據匯聚而成的指數報告,是目前中國唯一的“互聯網+”應用于公共事業、經濟活動的數字化報告,呈現了中國從沿海到內陸地區互聯網+發展現狀。


      報告顯示,2016年全國數字經濟總量已占據全國GDP總量的30.61%,已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無論是對新增就業的帶動,還是對GDP的拉升,數字經濟都表現出強勁的活力。不同區域數字經濟的發展差異,也重構了中國數字經濟新版圖。“互聯網+指數”為數字經濟提供確實可參照標準,在政府、技術的推進下,未來數字經濟將進一步發揮賦能作用,有效消弭地區經濟鴻溝,助力精準扶貧。


      “互聯網+指數報告”顯示,互聯網+數字經濟指數每增長一個點,GDP就能增長1406.02億元。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互聯網+數字經濟指數增加了161.95點,據此估算,2016年全國數字經濟總量達到了22.77萬億元,占據全國GDP總量的30.61%,數字經濟對GDP的拉動效應明顯。


      當然,在帶動就業增長上,數字經濟表現更為突出,已然成為新的增長引擎。在促進各個相關產業發展、全方位拉動就業、降低地區整體失業率等方面,發展數字經濟帶來的正面效果明顯。報告顯示,互聯網+數字指數每增加一點,城鎮登記失業率大概下降0.02%,由此可以估計數字經濟發展使得全國31個省級行政單位城鎮登記失業率平均下降大約0.10%,2016年全年帶動280.17萬新增就業人數,帶來新增就業占比達到21.32%。


      報告還顯示,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有助于消弭城市間的發展鴻溝,對精準扶貧發展方向也有參考性作用。報告指出,互聯網+指數每增長一個點,內陸省份GDP上升幅度相較于東部沿海省份高1619.48億元。這代表發展數字經濟對于內陸地區經濟體的提升和帶動作用更為突出,有效縮小與東部沿海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差距,有效消弭城市間的發展鴻溝。


      報告還顯示,在過去的2016年,智慧民生成為各城市數字經濟增長的動力來源之一,政府、服務、用戶全面觸網,增量用戶大爆發,智慧民生與產業、創業創新呈現高度相關。


      可以預見,隨著移動互聯網基礎設施的廣泛普及、互聯網+不斷深化落地、傳統行業數字化與互聯網化進程加速,中線、底線城市數字經濟發展速度將進入高速增長期,而一線城市增長將適當放緩,這將有效彌補城市發展之間的鴻溝,對社會治理、消弭數字鴻溝起到支撐作用,為后發城市和地區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



      轉自:人民郵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互聯網+”推動行業融合 住宿業步入發展新階段

      “互聯網+”推動行業融合 住宿業步入發展新階段

      民宿的火爆是住宿業大變革的一個縮影。中國飯店協會相關人士表示,近年來,在住宿領域,“互聯網+住宿”的形式不斷增加,為住宿業等傳統服務性行業帶來新的發展動能。
      2017-10-24
    • “智能+”“互聯網+”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萬億級市場待開啟

      “智能+”“互聯網+”推動新舊動能轉換 萬億級市場待開啟

      記者獲悉,近年來我國多地布局新興產業,已逐漸從單個項目向產業鏈發展,新動能產業集群頻現。其中,“智能+”“互聯網+”將在我國新舊動能轉換的過程中起到關鍵作用。
      2019-03-18
    • 多領域擴展

      多領域擴展"互聯網+"再迎新風口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要加快在各行業各領域推進“互聯網+”,運用新技術新模式改造傳統產業;打造工業互聯網平臺;堅持包容審慎監管,支持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促進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健康成長。
      2019-03-21
    • “互聯網+文化”新業態繼續逆勢上行

      “互聯網+文化”新業態繼續逆勢上行

      國家統計局7月3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根據對全國5 9萬家規模以上文化及相關產業企業調查,上半年相關企業實現營業收入40196億元,按可比口徑計算,比上年同期下降6 2%,降幅比一季度收窄7 7個百分點。
      2020-08-07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