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目前中國已經是全球公認的最大電子商務市場,但全球績效管理公司尼爾森最新發布的全球互聯商業研究報告強調,中國互聯網消費市場仍有巨大的增長空間。
互聯網消費全球領先
報告調查了全球63個國家的互聯網消費市場,結果顯示,72%的中國消費者表示曾網購過時尚產品,68%的消費者有過網上訂票出行的經歷,超過50%的受訪者曾網購食品雜貨,這些數據都領先于全球其他國家的消費者。
“在線零售業為消費者提供了多樣的購買途徑以及多種產品和服務,這是前所未有的。顯然,中國消費者十分享受這種不受時空限制的購物體驗,而網購也逐漸在中國的零售市場收入占比中達到了兩位數,商業前景廣闊。”尼爾森中國區總經理韋劭表示。
從互聯網消費品類來看,報告發現,中國消費者青睞的產品品類與全球互聯網消費市場趨勢相反,耐用類產品與服務類產品在全球互聯網消費市場中占據主要地位,且增勢明顯;消費類產品在全球網購中的增長并不十分顯著。但是在中國,消費類產品的網購規模卻在飛速增長。
報告指出,比如有四成的中國受訪者表明他們曾網購過新鮮果蔬食材。而在歐洲、北美、非洲、中東以及拉丁美洲,這類產品在網上的銷售都遇到了瓶頸,這些地區只有不到10%的受訪者表示會在網上購買新鮮果蔬等產品。
同時,中國也是包裝食品網購量增長最快的國家之一,有47%的中國受訪者表示曾網購包裝類食品,而在其他大多數國家,這一占比低于30%。
此外,中國消費者還熱衷于網購美容和個人護理類產品(47%)及室內清潔類產品(38%),比例位居全球前三。報告認為,這不僅是“中國網購熱”的佐證,更說明中國消費者的網購類別跨度廣、種類多,甚至連消費類產品也在網購中增長迅速。
增長仍有空間
報告顯示,從2015年9月到2016年8月,中國快消品網購銷售總額高達232億美元(約合1603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5.4%。網上銷售量最大的15類快消品中,大多數為非食用類產品,包括個人護理類產品、家庭日用產品、嬰幼護理類產品。在銷售額方面,護膚保濕類產品在快消品銷售中占比最大,銷售額達34億美元(約合23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4%。
盡管中國互聯網消費數據亮眼,報告也強調,中國互聯網消費市場仍具有明顯的增長空間。因為截至目前,中國網絡普及率僅為52%,是亞洲互聯網覆蓋率較低的國家之一。這一覆蓋率在全球范圍來看也是較低的,從側面說明中國在提升互聯網消費方面還存在巨大潛力,要實現更大發展尤其要提高互聯網覆蓋率。
此外,報告稱,有數據表明,對于已經成為網民的中國消費者,商家在售后尤其是退貨方面的承諾很大程度上影響了消費者的決定。對于網站“貨到后不合適可退貨”的保證,50%的受訪者表示會基于這種承諾大幅增加網購量,43%的受訪者表示會因此適度增加網購量。有些消費者會因為網站提供“當日更換產品服務”或“滿額包郵服務”而加大購買量。“‘貨到后不合適可退貨’或‘七天無理由退貨’這類保證會減少消費者的顧慮,縮減他們考慮的時間。當然,有些消費者會發現退貨還需要自己承擔運費,因此下單前也會多考慮一下。但無論如何,退貨保障深受消費者的喜愛,如果企業希望擴大市場,這將是一個不錯的策略。”韋劭說。
另外,韋劭還提醒商家,隨著中國消費者在線上線下購買行為自由切換,他們的消費習慣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對此,繼續沿襲過去的商業策略已經遠遠不夠。希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商家會轉而發展數字化的現代營銷工具,以創新的方式來了解消費者并影響他們的決策。而要想取得最大投資回報率,各品牌及零售商必須明確消費者的需求,熟知消費者在線上和線下的購買習慣,并據此進行調控,以便帶給消費者最佳的購物體驗。(楊舒)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