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造船專家預測中長期造船市場喜大于憂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7-07-12





      日前,由丹麥海事協會主辦的國際造船專家預測會在丹麥哥本哈根市召開。來自中國、歐洲、韓國和日本協會及企業的30名船舶市場專家代表參加了會議。會議邀請了曼柴油機有限公司和丹麥船舶金融研究機構的專家分別從船舶配套業和船舶金融業角度對船舶市場進行展望,專家和與會代表就液化天然氣(LNG)動力主機未來發展趨勢、印度經濟增長對全球航運業發展影響以及中國“一帶一路”政策對沿線國家的經濟帶動進行了互動交流。
     
      會議圍繞各主要造船國家和地區造船市場發展形勢,探討了全球經濟和能源需求,并就全球新造船市場未來需求及中長期走勢等相關問題進行了充分交流和探討。全球造船專家一致認為,短期內受供求關系影響,新船需求低迷依舊,但市場已進入觸底階段,中長期市場需求將開始回升。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全球經濟和能源將保持低速增長
     
      與會專家認為,全球經濟及海運貿易模式正在發生巨大調整,主要體現在“本土制造、本土消費”向更多工業化國家擴散,共享經濟和循環經濟規模不斷擴大,可再生能源對化石能源的替代呈現加速趨勢等方面,這些因素均將抑制國際海運貿易量增長和新造船市場需求。
     
      具體來看,至2035年,全球GDP年均增速將在3.3%左右,發展中國家仍將是經濟增長的主力;2035年,原油和煤炭能源占全球能源消費比重將會逐步下降,可再生能源和天然氣占比會有較快的提高,專家預計,全球主要能源需求年均增長約為1.5%。
     
      散貨船新船市場需求十分有限
     
      來自中國和日本的專家在會上對散貨船中長期新船需求進行了預測。
     
      專家認為,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特別是中國經濟增速的下降將會對鐵礦石和煤炭等干散貨海運貿易帶來負面影響。根據現有散貨船船隊運力、全球船廠散貨船手持訂單和未來年份散貨船的拆解量預測,模型計算出在2023年之前散貨船新增需求將非常有限,短期需求將繼續保持在低位。
     
      具體來看,2017年-2031年,全球散貨船年均新增需求約為480萬修正總噸,其中2017年-2020年,僅有不到100萬修正總噸,新船需求寥寥無幾。
     
      油船市場有望率先復蘇
     
      專家分析,當前全球油船市場仍處于供過于求的狀態,但隨著油船拆解年齡的逐步降低,已經出現只有22年船齡的超大型原油船(VLCC)被拆解的情況,以及國際原油價格低位震蕩。專家預計油船新造船市場有望從2018年起逐步復蘇,到2020年,全球油船新船需求年均約為1360萬修正總噸,主導船型仍將為VLCC。從中長期來看,全球油船市場有望在2030年迎來第三次新船成交高峰。
     
      支線集裝箱船將是短期市場熱點
     
      專家指出,當前世界經濟復蘇緩慢,集裝箱船海運量未來仍將小幅增長。隨著近幾年訂造的超大型集裝箱船的集中交付,短期內新船需求仍將低迷,支線集裝箱船將成為短期市場熱點。長期來看,集裝箱船拆解船齡的年輕化(7500TEU已經出現船齡23年被拆解),替代需求將會是長期新船需求的主要動力,預計到2020年集裝箱船市場需求年均約為230萬修正總噸,2020-2025年年均新增需求約為750萬修正總噸,集裝箱船市場將逐步走出低谷。
     
      海工裝備市場將逐步走出低谷
     
      受原油價格大幅下跌的影響,近幾年全球海工裝備市場需求大幅下滑。預計未來原油價格有望保持在50-60美元/桶,海工運營和新投資市場將會在今年下半年有望企穩并逐步走出低谷。以FPSO(浮式生產儲油輪)為代表的移動生產平臺將會率先走出低谷,至2020年有望恢復至2014年水平。但鉆井平臺(自升式和半潛式)受供大于求的影響,短期內需求難有明顯起色,預計2017-2020年全球新增需求不超過25座。海洋工程輔助船同樣受供求關系影響,未來需求十分有限,預計2020年以前,年均需求僅為50艘,遠低于“十二五”時期的124艘/年。
     
      液化氣船中長期繼續看好
     
      液化天然氣(LNG)船方面,日韓專家對短期市場存在較大分歧,日本專家認為,基于目前全球范圍內的LNG生產線計劃項目,預計2020年前LNG船年均需求量將達到330萬修正總噸;韓國專家認為,LNG船存在供給過剩,預計2020年前LNG年均需求僅為80萬修正總噸。中長期來看,LNG船市場將繼續保持增長。
     
      液化石油氣(LPG)船方面,日本專家對LPG船發展持續看好,特別是美國至亞洲航線LPG貿易前景,短期內需求仍將保持旺盛,中長期將隨著新增化工項目的減少,LPG船年均市場需求將逐步穩定在50-60萬修正總噸。
     
      特種船舶市場繼續保持活躍
     
      本次會議上,來自歐洲的專家對滾裝船、豪華郵輪以及遠洋漁船等未來需求進行了預測。
     
      對于滾裝船市場,專家認為,受經濟增長緩慢及其他不穩定因素影響,滾裝船和汽車運輸船新增需求將大幅較少,但由于排放要求提高且老舊船舶眾多,更新需求相對可觀,預計2017年-2035年年均需求55艘左右。
     
      豪華郵輪市場方面,專家指出,基于對中國市場游客數量大幅增長的判斷,主要郵輪巨頭加速訂造新郵輪并加快在中國市場的布局,2017-2030年,豪華郵輪年均需求約為15艘左右。
     
      至于遠洋漁船市場,專家認為,全球漁船船隊中超過30年以上的老齡船舶占比超過50%,低船價和低油價將促進老舊漁船加速更新,新型高端漁船市場需求逐漸增多,預計2017-2035年漁船年均需求量超過250艘。(中船協)
     


      轉自:中國水運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燃旺“炭火”消除寒冬 造船業加速提升科技創新引領力

      李國安認為,我國船舶工業要把科技創新擺在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以科技創新帶動全面創新,使創新成為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的主動力。
      2017-05-02
    • 今年上半年全國造船業三大指標兩降一增

      今年上半年全國造船業三大指標兩降一增

      中國船舶工業行業協會近日發布上半年中國船舶工業經濟運行情況。全國三大造船指標兩降一增,造船完工量大幅增長,全球新造船市場出現探底跡象,新船訂單量有所增長。
      2017-07-25
    • 從仿制到定制 中國造船點燃發展

      從仿制到定制 中國造船點燃發展"引擎"

      近日,全球最權威航運造船機構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造船業三大指標,我國再次全面領先對手、位居世界第一。比起三大指標的完美收官,更讓人激動的是我國造船業已經逐步從跟隨仿制邁向個性化高級定制階段,
      2018-01-16
    • 今年新增訂單預測大增 新造船市場或將走出谷底

      今年新增訂單預測大增 新造船市場或將走出谷底

      據韓國權威金融分析機構韓亞金融投資近日預測,2018年商船訂單將增長至662艘,預計增幅為54 3%。其中油船237艘、散貨船210艘、集裝箱船95艘、LNG船30艘、LPG船60艘、汽車運輸船30艘。
      2018-03-02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