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許多地方省市都在圍繞搭建平臺載體上下功夫,通過重點領域的突破帶動服務貿易全領域發展。在日前召開的全國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業工作會議上,一些省市的發展經驗和案例分享引起與會者熱議,也為后續服務貿易工作的改革探索提供了更多思路。
對此,商務部服務貿易和商貿服務司司長冼國義表示,要以“推動服務貿易高質量發展”為工作目標,打造“中國服務”品牌。在抓好重點領域突破的基礎上,加強工作的全面統籌,推動平臺載體和抓手向服務貿易全領域延伸和拓展。“各地要從全局出發,結合當地實際,提早謀劃工作布局,發揮比較優勢,既做到重點突出,又逐步拓展領域,為今后一個時期不斷培育服務出口新增長點奠定基礎。”冼國義說。
廣東:優化展覽業營商環境和規劃布局
展覽業連接供給與需求,具有強大的經濟積聚和輻射效應,是實現有效供給與有效需求匹配的重要環節,是直接參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行業。正因如此,廣東省近年來著力推進展覽業市場化進程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速從傳統的規模化向專業化、國際化、品牌化、信息化轉型,與其他業態融合發展。2017年,廣州、深圳、東莞等廣東省重點城市舉辦展覽639場、面積超過2000萬平方米,在全國繼續名列前茅。
據廣東省商務廳副廳長任少介紹,為優化展覽業營商環境,廣東省商務廳牽頭建立了促進展覽業發展的部門間工作協調機制,聯合檢驗檢疫、海關、知識產權等部門在入境展品查驗監管模式等方面加強創新。例如,設立集中監管倉庫,建立展品“前中后”閉環監管體系;為提高展品通關便利化水平,深圳海關推行集約化管理模式,實施展館駐點監管,將備案、申報、轉關、查驗和征稅等業務集中在一個窗口辦理,實現平均業務辦理時間縮短50%以上。
此外,廣東省商務廳優化展覽業規劃布局,推動各地市完善促進展覽業發展的工作機制,同時加強與歐美發達國家展覽業界的交流合作,積極引進國際知名展覽品牌和配套服務企業,培育有國際影響力的本土展覽品牌。
盡管如此,廣東省也清醒地認識到,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還需解決區域發展平衡和質量效益仍有待提高等問題。“展覽業行政審批權下放地方,對地方事中事后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任少表示,下一步將認真落實行業管理責任,建立健全事中事后管理機制,也希望商務部提供支持和指導,如通過發布行業標準規范等方式規范行業發展。
青島:離岸外包聚焦一帶一路
2017年,青島市離岸服務外包執行額完成35.1億美元,同比增長29.2%,在105個國家(地區)主要離岸外包市場中,“一帶一路”沿線國家53個,同期離岸執行額達15.4億美元,同比增長18.5%,占青島市總離岸執行額超過50%。沙特、阿聯酋、伊朗等海灣地區業務額同比增長達144%。
“2017年以來,一帶一路市場成為青島市企業吸納優質業務資源的目的地。”青島市商務局副局長王孝芝表示,在繼續鞏固傳統外包市場日本的基礎上,青島聚焦一帶一路,實現了離岸訂單多樣化,深度參與全球價值鏈合作,也為服務外包價值鏈向高端躍升提供了支撐。
“今年,青島還將深化拓展多元化市場格局。”王孝芝說,除鼓勵服務外包企業積極邀請海外發包企業來華參加中國進口博覽會外,還將組織重點園區和骨干服務外包企業赴印度、新加坡、西班牙、日本等重點市場和國內一線城市開展招商推介和業務對接,開發新客戶,拓展新業務,重點強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的服務外包互利合作。
與此同時,技術創新打造的“服務外包+”也推動青島初步構建出新型的農業、制造業和現代服務生產體系,實現傳統產業的信息化、數據化、智能化與服務化。
為此,青島在產業發展機制方面積極創新探索,例如制定出臺《青島市建設中國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實施方案》、建立市區街道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合力服務企業,還圍繞“六大領域”,實施服務外包“雙抓雙促”提升工程、推進服務外包人才培育工程、啟動服務外包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工程、推進市場主體發展品牌工程、構建多元化市場格局拓展工程、強化服務外包產業定向招商工程等,以一系列政策措施,培育青島服務外包國際競爭新優勢。(劉昕)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