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銀行系資管子公司箭在弦上 諸多問題仍待解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5-15





      隨著資管新規正式落地,銀行系資管子公司的設立已是“箭在弦上”,一改此前幾年遲遲未有進展的局面。業內人士認為,銀行系資管子公司的設立料將加快,但也存在著銀行系資管子公司的定位、與分行的關系有待協調、中小銀行面臨挑戰等現實問題。


      27家銀行資管子公司或在路上


      在監管政策指引下,商業銀行對資管子公司的布局動作頻頻。北京銀行(601169.SH)于4月末宣布,設立資產管理公司方案已獲董事會通過。根據北京銀行公告,《關于調整設立資產管理公司方案的議案》獲得董事會通過,同意出資不超過50億元設立資產管理公司。


      此前,招商銀行(600036.SH)和華夏銀行(600015.SH)先后公告,擬出資50億元設立資產管理子公司。兩家銀行將資管子公司的計劃提上日程,并表示“該次投資尚需取得監管機構的批準”。


      根據資管新規要求,主營業務不包括資產管理業務的金融機構應當設立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資產管理子公司開展資產管理業務,強化法人風險隔離,暫不具備條件的可以設立專門的資產管理業務經營部門開展業務。


      資管新規明確,過渡期后,具有證券投資基金托管業務資質的商業銀行應當設立具有獨立法人地位的子公司開展資產管理業務。時代財經查詢到,在最新的證券投資基金托管人名錄中,目前具有上述資質的銀行共有27家。若按此推算,未來或有27家銀行系資管子公司出爐。


      具體來看,具有上述資質的銀行包括國有五大行、郵儲銀行(1658.HK)、12家股份制銀行以及北京銀行(601169.SH)、上海銀行(601229.SH)、寧波銀行(002142.SZ)、杭州銀行(600926.SH)、南京銀行(601009.SH)、江蘇銀行(600919.SH)、徽商銀行(3698.HK)、廣州農商銀行(1551.HK)以及包商銀行。


      業內人士認為,銀行系資管子公司的設立已是“箭在弦上”。普益標準一位研究員告訴時代財經,“預計具有基金托管資質的銀行將會加快成立資管子公司的步伐,一方面是爭取將可觀的理財產品托管收入留在本行內部;另一方面是本行托管的效率和溝通難題更容易解決,這對于部分產品來說十分必要。”


      “獨立托管是資產管理行業的基礎,真正獨立托管后,規范資金池業務模式、實行凈值化管理等才有可能真正落實。”上述普益標準研究員表示,銀行成立資管子公司,在形式和實質上強化了法人風險隔離。


      招商銀行方面此前也表示,設立資產管理子公司是該行滿足監管機構的最新要求、促進資產管理業務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可進一步完善該行資產管理業務的交易主體地位和體制架構,并有效防范化解主體風險。


      諸多問題仍待解


      雖然受益于銀行的客戶資源豐富、網點布局廣、綜合經營實力強大,未來銀行資管子公司發展空間大。不過,盡管多年來銀行一直在探索設立資管子公司,目前尚未有一家獲批,也存在不少現實問題有待明確。


      首先,銀行系資管子公司的定位問題備受關注。金融監管政策研究院院長孫海波認為,后續27家具備基金托管資質的銀行,其需要成立的資管子公司與公募基金幾乎無差異,尤其是已經有公募基金牌照的14家銀行,這些銀行如果想申請資管子公司,就面臨一個問題——發行的產品與自己旗下的公募基金幾乎一致,但是分別屬于銀監會、證監會監管,該問題如何解決還有待明確。


      聯訊證券研究員李奇霖則表示,現有單獨獨立出來做資管業務的金融機構無一不受到監管指標的約束,比如基金子公司、券商資管等,如果說銀行資管單獨獨立出來,那么出于公平競爭的考慮,其肯定會受到監管約束,過去寬松的運作環境將消失。


      再者,銀行系資管子公司若成立后,其與分行的關系有待進一步協調。業內人士分析,在當下“存款立行”的背景下,分行受到存款的考核壓力,會有“重存款、輕理財”的傾向,從而在理財到期后將其轉為存款,從而影響到資管部門的利益。未來如果資管子公司成立,那么這一矛盾可能更為明顯。


      中小銀行面臨的挑戰也不同。“這是銀行理財的一次巨大變革,類公募基金化是轉型方向,未來各類資管機構同臺競技,投資能力是核心。”天風證券分析師廖志明表示,銀行理財業務將呈現頭部集中趨勢,有專業投資能力的將勝出,投資能力較差的中小銀行理財業務或許面臨淘汰,專注代銷其他機構的資管產品更佳。(羅耿城)


      轉自:時代周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暢通資金通途 中國銀行業積極服務“一帶一路”

      暢通資金通途 中國銀行業積極服務“一帶一路”

      資金融通是“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支撐,我國銀行業通過銀團貸款、產業基金、對外承包工程貸款、互惠貸款等多樣化金融工具,合理引導信貸投放,支持項目涵蓋公路、鐵路、港口、電力、通信等多個領域。
      2017-05-12
    • 中國銀行業穩步進入轉型期 低盈利將成新常態

      中債資信報告指出,從已有上市銀行數據表現來看,大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稍有下降,股份制銀行資本補充壓力較大,MPA考核下,將推動銀行業向輕資本業務轉型并加快不良資產證券化發展。
      2017-05-15
    • 三萬億同業存單將到期 銀行調結構應對“負債缺口”

      三萬億同業存單將到期 銀行調結構應對“負債缺口”

      近兩個月內,近3萬億元的同業存單即將到期。“這將給銀行帶來較大的負債缺口,銀行面臨較大的流動性壓力。”受訪專家指出,同時,疊加季末時點臨近,若不考慮央行操作,同業存單對市場短期利率和流動性的沖擊值得警惕。
      2017-05-23
    • 中國銀行業總資產和總負債規模持續增長

      中國銀行業總資產和總負債規模持續增長

      7月27日,畢馬威最新發布的《2017年中國銀行業調查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表示, 2016年,中國銀行業總資產、總負債規模持續穩步增長,增幅呈擴大的趨勢。
      2017-07-31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