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盈利雖虧損 前景仍向好 航運企業虧損應為暫時現象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6-26





      近日,全球各航運公司紛紛公布一季度“成績單”,引起業內熱議:根據各公司發布數據,馬士基、戴安娜航運等都出現營收增長、實際虧損現象,全球航運企業一季度業績整體不容樂觀,旌旗不倒者寥寥無幾。

    hangyun
    (資料圖片 來源互聯網)

      “盡管一季度末集運市場出現了改善跡象,但整體而言,由于燃油價格上漲、租船成本上升和運費下降等因素的綜合影響,一季度的業績整體上受到了負面影響。”以星航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EliGlickman對一季度航運財報普遍虧損現象分析道。


      現狀:營增利減


      全球航運企業一季度的業績整體不容樂觀,除中遠海控在一片哀嚎中難得地實現了1.8億元的盈利外,其余大部分都是名盈實虧、人仰馬翻。


      5月12日,陽明海運發布2018年第一季度財報,合并營收為310.35億元新臺幣,較去年同期302.55億元新臺幣增長2.58%;集裝箱運量為122.6萬TEU,較去年同期112.8萬TEU增長9%;稅后虧損19.5億元新臺幣(4.15億元人民幣)。


      5月14日,赫伯羅特公布2018年第一季度業績,實現營業收入26.167億歐元,較上年同期21.321億歐元增長4.846億歐元,但集團凈利潤仍處于虧損狀態,今年1-3月累計虧損3430萬歐元(約合2.59億元人民幣),較上年同期減虧2 380萬歐元。


      主要從事散貨運輸的戴安娜航運,第一季度總收入4836萬美元,同比增加54.63%,收入上升主要因為平均期租收入上漲以及船隊規模擴張,然而第一季度卻虧損310萬美元(約合1967.54萬元人民幣)。


      此外,馬士基營收增長30%,但實際虧損2.39億美元;現代商船運輸集裝箱量增長2.2%,但營收卻比上年同期減少2千萬億韓元;Euronav一季度凈虧損3910萬美元,而2017年同期凈利潤3430萬美元……


      解讀:價低本高但前景可期


      “航運企業目前虧損是運輸成本、運輸利潤與現在形勢不相適應造成的,并不是表面上的虧。當下,航運運量大幅提升,但運價方面,水路運價始終跟不上其他運價的發展速度,燃油、人力等運輸成本又在大幅提高,航運市場運價的增幅遠遠趕不上成本增幅,最終造成運量增加卻利潤普遍虧損的現狀。” 某不愿透露姓名航運專家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


      航運市場整體不慍不火,疲軟的運費成為懸在航運業頭上的“利劍”。而據SeaIntel的分析報告,今年海運費較去年還將整體下降2.5%,航運企業接下來在運費方面將繼續承壓。


      “雖然從利潤上來看航運企業多是虧損,但從社會效益和行業發展上來看卻是相反的。” 該航運專家向記者解釋說,“這種情況跟高鐵較類似,高鐵一開始空座率很高,虧損,但還是正常營運,營運之后人們習慣了,產生了社會影響,就開始大幅盈利了。航運也是一樣,沒有產生盈利不是行業本身的問題,只能說是行業固有形成的結構性問題沒有得到改善,不能只看到眼前利益,只要把行業做規范,效益自然就起來了,不能因為最開始的虧損而看衰整個行業。”


      對于長江航運市場行情,航運專家認為,長江航運擺脫這種短期的虧損時間不會太長,去年三四季度時各企業利潤都達到25%左右。依據前年的情況來看,各個單位年均下來不會有絕對的虧損,整體效果還是可以的。


      對策:打創新與政府支持“組合拳”


      專家認為航運企業應該從企業內部精簡建構,優化管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效率,政府應該給予航運業價格以及運輸方式上的政策引導。


      “就航企自身而言,我認為在行業內部管理上還是有挖掘空間的,他們可以通過優化管理來提升效率、增多盈利。” 這位航運專家分析說,“整個航運企業對現代科學技術、信息化技術的接受程度和應用程度亟需提高。要學會利用現代科技力量,讓線路設計合理些,運輸效率提高點,船舶周期頻次換快點,本來需要7天的,最后通過調度的優化,效益的提升,五天完成,這樣航運企業效益就會提升。”


      專家認為,國家政策支持可以從價格的引導和運輸方式引導兩方面入手。對于大宗精、散貨而言,船舶運輸是最好的方式,但是有時會因為搶時效通過公路運輸,這就導致水路運輸結構性的問題沒有得到改善。在同樣能完成任務的情況下,政府應該有意識地把貨物運輸往水運上引導。(記者 楊柳)


      轉自:中國水運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