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動力電池市場兩極分化明顯 電池配套企業1/3已出局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7-13





      動力電池的進步成就了今天的電動汽車,也決定著未來電動汽車市場化的步伐。如何推動動力電池與其他環節的協調配合將直接影響動力電池,乃至新能源汽車的下一步發展前景。日前,由青海省人民政府、工信部、科技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的中國(青海)鋰產業與動力電池國際高峰論壇在青海省西寧召開。


      供應緊張和產能過剩并存


      有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動力電池的產能已經超過了200GWh,但總體產能利用率卻只有40%,市場兩極分化非常明顯,高端優質產能供應不足,低端產能訂貨不足,生產經營困難,呈現出結構性的產能過剩。動力電池產業的快速進步支持了電動汽車整體性能和競爭力的提高,在政策和市場雙驅動的推動下,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市場比翼雙飛。但與此同時,我國動力電池市場也出現供應緊張和產能過剩并存的現象。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黃世霖預測,動力電池產能過剩的情況可能會延續到2020年以后。


      對此,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呼吁中國要掌握動力電池的核心技術,創造核心技術。“拼生產規模只是淺層次的競爭,不斷提高自己的競爭地位最重要的是掌握核心技術,而且有能力不斷創造核心技術。因此電池企業必須要以全球的視野生產一代、開發一代、預研一代,確保始終站在世界的前沿。”他說。這其中的關鍵的是要凝聚優秀人才,保持足夠的研發投入。電池企業還要在國家支持下與高等院校、研究機構合作,開展動力電池的基礎研究。


      產需矛盾將進一步加劇


      在動力電池與上游材料的發展方面,鋰電池生產所需的鋰、鈷等上游材料近年來價格上漲迅猛,重要因素是動力電池市場的大幅增長,鋰、鈷等資源需求的急劇增加。據統計,2017年,我國汽車動力電池的出貨量達到了38GWh,占全球汽車動力電池出貨量的65.4%。預計隨著新能源汽車和儲能市場的發展,鋰電池的產銷規模還會進一步擴大,這同時也帶來對鋰、鈷等資源的巨大需求。


      一個嚴峻的事實擺在眼前,即全球鋰、鈷、鎳資源呈現出寡頭壟斷的特征。中國鋰資源雖然豐富,但稟賦不佳,利用率相對較低,而鎳、鈷資源匱乏,對外依存度較高;從長期來看存在著資源安全的風險。近年來,鋰、鈷等上游材料的價格迅速上漲,而車企因為購置補貼的退坡需要轉移成本,這就使電池企業面臨著雙重壓力。對此,陳清泰建議國家應該制定中長期資源發展規劃,把鋰、鎳、鈷等作為戰略資源,加強資源的勘察、評價、開采和資源回收利用工作。加強市場監管,引導價格理性回歸,鼓勵企業在全球布局上游資源,以防上游資源壟斷導致的發展問題。


      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夕勇認為,一方面要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突破,不斷提高電池能量密度等技術水平,另一方面要不斷挖掘新的電池材料,擺脫瓶頸制約。他預測,未來10年動力電仍將以三元電池為主,同時向高鎳和新體系電池方向發展。


      陳清泰還指出,從新型電池技術的布局來看,固態電池的發展值得關注。北大先行科技產業有限公司總裁高原贊同這一觀點,他認為,短期或中期內固態電池可能實現突破。固態電池會用鋰金屬作為負極,提高能量密度。固態電池具有技術優勢,能夠解決當前產業面臨的許多問題。


      回收和梯次利用意義重大


      目前,我國電池回收利用技術還不太成熟,收購網絡不太完善,管理措施不夠健全,支持政策不夠到位,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尚待探索。我國應加快電池回收再利用的體系建設,從戰略高度來布局動力電池回收再利用體系,并制定相關的技術、安全、環保標準,鼓勵動力電池回收梯次利用企業的發展。另外,通過示范試點及財稅和非財稅政策,繼續推進動力電池回收和再利用的發展,并解決廢舊電池拆解、重組、測試和壽命預測等關鍵技術,實現資源的高效利用。


      在動力電池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上,首先應提高開采技術水平,嚴控資源開采項目,集中力量實現資源的高效率、低成本、低能耗、低污染開發利用。其次,從發展階段看,最早投入市場的車載動力電池已經開始進入退役期,第一波規模化的退役即將到來,動力電池的回收和梯次利用對環境保護全壽命周期的經濟性、資源再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已經開始研究布局,處理好動力電池回收和梯次利用對產業的發展意義重大。


      協同發展提高行業競爭力


      未來,市場將進一步向優勢企業集中,小型、低水平的動力電池企業將在競爭中被淘汰。數據顯示,中國動力電池配套企業已經從2015年的大約150家降到2017年的100家左右,1/3的企業已經被淘汰出局。從企業關系來看,電池企業與整車企業的關系已經不僅是純粹的供需關系,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更深層次的戰略合作。浙江電咖汽車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海亮認為,應讓動力電池生產商從前端介入與整車廠共同參與研發設計,讓電池生產商充分了解主機廠的配套需求;整車企業需要拋開整車廠與供應商的固有關系,轉而成為密切配合的合作伙伴,共同推動電池技術的迭代與進化。云度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林密指出,從主機廠的角度來說,作為一個新興企業,云度也在積極思考怎樣應對即將到來的無補貼時代,以及在全球市場進行布局,這些都需要整車企業與電池企業進一步加強合作。(記者 王輝)


      轉自: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行動方案落地 動力電池產業“有的放矢”

      日前,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改委、科技部、財政部聯合發布《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方案》,此次出臺的行動方案直指動力電池行業發展痛點,設定了清晰的發展目標、分解了重點任務,并提出保證措施
      2017-04-06
    • 大數據將推動動力電池產業幾何式進階

      大數據將推動動力電池產業幾何式進階

      近年來,動力電池產業雖然取得了不小的進步,但也頻繁遭遇發展瓶頸:動力電池梯次利用引發巨大爭議、電池安全問題讓人如鯁在喉。大數據技術的蓬勃興起,可能讓這些棘手的問題迎刃而解,它就像一個“催化劑”,將推動動力電池產...
      2017-07-17
    • 我國動力電池產業規模全球領先 競爭力有待提升

      從整體來看,我國動力電池產業規模已經全球領先,技術水平提升顯著,部分高端產品與國外領先產品差距不大,產業競爭力逐漸形成,但是放眼全球,我國動力電池產業在產業結構、精密制造、國際競爭力等方面還存在不足。
      2017-09-12
    • 新一批新能源目錄出爐 動力電池企業競爭日趨激烈

      新一批新能源目錄出爐 動力電池企業競爭日趨激烈

      雖然第9批新能源客車搭載的電池類型多達5種,但除了磷酸鐵鋰之外,諸如鎳氫、氫燃料、鈦酸鋰等電池配套占比都非常少,但依然代表了新能源客車動力電池技術多元化路線的趨勢。
      2017-11-15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