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五至十年中國大宗礦產供需矛盾仍難緩解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08-09





      未來5~10年中國大宗礦產資源供需矛盾仍難以緩解。國家應對找礦勘查工作給予長期、穩定的支持,確保國家礦產資源安全。7月23日,在2018首屆中國國際礦業交易大會上,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中國地質科學院全球礦產資源戰略研究中心名譽主任王安建表示。


      王安建認為,工業化是人類將自然資源轉化為財富的過程,是人類大量消耗自然資源、迅速積累社會財富、快速發展經濟、大幅度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過程。當社會財富積累到一定水平,工業化進入成熟期,經濟結構發生重大變化,重要礦產資源消費量開始下降,能源消費速率開始趨緩。能源與礦產資源消費與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密切的內在聯系,能源與礦產資源消費“S”形曲線的三個關鍵點、消費強度的拐點,是一個國家基礎設施完備程度、社會財富積累水平、城市化率和產業結構變遷的函數,其上升和下降是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一種必然結果。


      王安建分析說,在35種礦產中,中國有20種礦產消費量超過世界總量的30%,其中煤、鐵、錳、銅、鋁、鉛、鋅、鎳、鎢、錫、銻、稀土、磷、鉀和鋰等16種礦產消費量超過世界總量的40%。除鋼鐵和水泥外,多數大宗礦產消費增速減緩,需求峰值將在2020~2025年到達,迎接資源需求“洪峰”將與產業結構調整壓力并存。


      王安建表示,中國進入“新常態”,資源消費增速放緩,總量仍在緩慢增長并維持高位運行。印度和東盟資源消費快速增長,但增量有限。全球礦產資源消費增速開始差異性變化,主要礦產資源消費增速開始下降但產能釋放依舊,鋰、鈷等戰略新興礦產資源快速增長但供不應求局面凸顯。全球主要礦產品供需基本面供過于求或供需平衡的基本面已經形成,主要礦產品市場價格開始回歸,并進入低位平衡震蕩期,除戰略性新興礦產資源外,目前尚未發現驅動需求增長的新動力存在。


      王安建認為,中國仍處于工業化發展中期,基礎設施建設和社會財富積累水平低于發達國家。除粗鋼和水泥外,主要礦產資源消費總體上仍將處于上升態勢。盡管增速放緩,但消費總量仍在慢增長。雖然,近10年來我國找礦成果顯著,保障程度有所提高,但資源稟賦不佳,供應能力不足的局面并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


      王安建建議,要強化戰略新興產業戰略性礦產資源特別是小品種礦產資源的找礦、勘查、評價、選礦、分離和加工技術的研發和境外優質資源的并購力度。加強非金屬材料學的研究,為“中國制造2025”和2030年進入后工業化發展階段做好資源和技術準備。(記者王瓊杰)


      轉自:中國礦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開啟新周期 我國對礦產資源需求仍保持高位

      2017年7月份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顯示,維持近兩年的全球經濟增速不變,即2017年增速為3 5%,2018年增速為3 6%,高于2016年的3 1%。全球礦產品價格出現不同程度上漲。
      2017-12-13
    • 中國穩居全球礦產資源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

      中國穩居全球礦產資源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

      近日,在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礦業大會上,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國際礦業研究中心現場發布《全球礦業發展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一連串最新披露的數據勾勒出我國作為全球礦產資源生產大國和消費大國,對世界礦業市...
      2019-10-27
    • 搶占新一輪礦產資源爭奪制高點 中國發力

      搶占新一輪礦產資源爭奪制高點 中國發力

      當前,世界各國貿易爭端不斷加劇,逐漸由經濟領域擴展到高科技領域,并蔓延至礦產資源領域,引發對戰略性新興產業所需關鍵礦產資源供應安全的擔憂。
      2019-12-30
    • 我國查明礦產資源品種近四成儲量上升

      我國查明礦產資源品種近四成儲量上升

       我國已查明礦產資源儲量的163個礦種中,近四成儲量均有上升;油氣礦產剩余技術可采儲量均有不同幅度增長;非油氣礦產,例如鋰、鈷、鎳、銅、鋁等也有明顯增加……
      2023-06-16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