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支撐綠色發展 新能源引領產業變革新浪潮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8-10-19





      當前,新能源產業正引領全球能源變革新浪潮。由全國工商聯主辦、全聯新能源商會和全國工商聯人才交流服務中心共同承辦的第六期"德勝門大講堂"日前在北京召開,并宣布第十二屆中國新能源國際高峰論壇將于10月30~31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舉辦。中央統戰部副部長,全國工商聯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徐樂江出席。


      全聯新能源商會會長、隆基股份董事長鐘寶申指出,隨著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電力化、清潔化的能源時代正在到來,由于成本下降,以及便利性、清潔性等優勢,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將成為未來電力領域的主宰,將為我國推進綠色發展提供可靠支撐。


      鐘寶申表示,當前電動汽車的廣泛應用已成為能源行業電力化的重要轉型趨勢,隨著新能源產業的進一步發展,以電力化、清潔化為主要特征的能源時代將加速到來。


      電力化、清潔化成發展趨勢


      鐘寶申指出,當前,全球氣候變暖、能源緊缺、生態環境破壞等問題日趨嚴峻,世界能源結構正加速向低碳化、無碳化方向演變,發展清潔低排放的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已經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大勢所趨,并成為各國創造新的經濟增長點、搶奪未來發展制高點的重要抓手。縱觀全球,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在許多國家能源和電力消費中的比重持續擴大。種種跡象表明,電力化、清潔化已成為全球能源發展的大勢所趨。國際能源署預測:2030年以前可再生資源將成為全球最大的電力來源,到2040年將近60%的新增電力裝機來自可再生能源。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戰略》提出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全部發電量的比重力爭達到50%。


      作為全球最大的能源生產與消費國,目前我國的一次能源結構仍然以化石能源為主,煤炭、石油在能源結構中的比重達到80%左右,導致我國中長期將面臨能源安全、碳排放和控制本地污染等多重挑戰。與此同時,我國新能源資源儲量豐富,新能源除不會耗盡外,還具有清潔、高效等特點,對優化我國能源結構、控制能源消費總量具有戰略意義。


      光伏新政踩下行業"急剎車"


      全國工商聯新能源商會執行會長、通威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劉漢元指出,今年是改革開放40年,新能源也已發展了10多年時光,二者二而為一,可以用"高歌猛進"來形容。十年前,德國、日本、韓國、美國的光伏企業技術、產品、關鍵原材料、關鍵設備幾乎壟斷了全球百分之八九十的市場份額。十年后的今天,我國光伏產業實現了從"一路追趕"到"齊頭并進"、到"全面超越"歐美日韓等光伏強國的華麗轉身。在麥肯錫的全球國家各行業競爭力調查中,我國太陽能電池板絕對領先美國,也同樣領先于德國、日本、韓國,是我國最具競爭力的產業。從總體來看,我國已經建立起了完整光伏發電體系,設備制造、系統應用已經處于全球領先水平,從制造過程來看,我國光伏產業從核心原材料到主要設備、主要產品、系統集成、規模均居全球第一。


      劉漢元認為,伴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的常態,如何保持經濟持續、穩定、較快的發展,如何更好的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提出的"充分尊重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主體地位和決定性作用",如何處理好政府和市場兩只手的關系,值得全社會深刻思考。以今年5月31日,國家有關部委對于光伏產業所謂補貼和行業過熱問題出臺的新政為例,該政策對行業踩下了"急剎車",造成了嚴重的"車禍"。使得原本蓬勃發展的光伏產業,一時間出現重大的人為系統性風險,金融市場大幅度異動,一周內數十家上市公司跌停,市值損失高達3000億元。產品價格嚴重受挫,許多廠家被迫停產減產,現在已經4個多月時間,資產損失超過2000億元。停產到現在為止仍然沒有開動資產的生產價值超過2000億元,各類供應商討債、訴訟、員工討薪、上訪事件密集發生,各種矛盾在這幾個月里面此起彼伏。新政出臺到現在,沒有任何真正出臺有效補救措施,造成各方面的損失幾乎沒有給予任何合理的理解和尊重,也沒有任何部門、任何人員受到任何追究。


      劉漢元重申,在經濟治理過程當中,政策對產業的影響,常常很難做到一一對應。但5月31日的光伏新政,清楚的體現了這只有形的手在逐漸不斷調控和政策偏離的時候對一個產業造成巨大損失,也再一次提醒,要如何真正尊重市場,呵護經濟發展。


      風電、光伏等新能源迅速發展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推進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體系",為我國未來能源發展指明了方向。鐘寶申介紹,近年來,在黨和政府的科學謀劃、大力支持下,在業界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產業迅速發展,取得了令世界矚目的成績,已成為我國為數不多的、已取得全球技術領導地位的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一。數據顯示,自2006年《可再生能源法》推行以來,我國光伏產業成長迅速,規模穩步增長,技術屢破世界記錄,近10年光伏發電成本降幅達到90%左右,在部分資源條件較好的地區已具備平價上網基礎。國家"十三五"規劃明確提出到光伏并網側、用戶側平價上網的目標,并要求發電側成本進一步下降30%、40%;要求到2020年風電實現并網側平價上網。由于成本的下降,以及便利性、清潔性優勢,以光伏、風電為代表的新能源將成為未來電力領域的主宰,將為我國推進綠色發展提供可靠支撐。


      鐘寶申認為,盡管當前我國新能源產業受總體經濟形勢影響遇到暫時困難,但要堅定信心,在能源未來發展過程中,建立多種能源有機整合、集成互補的綜合能源體系已成為能源變革的發展趨勢。在清潔化、低碳化和智能化的能源革命背景下,電力化將成為新一輪能源革命的根本路徑,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成為電力系統未來發展的一個突出特征。規模開發利用清潔能源特別是新能源發電對煤炭、石油等終端化石能源的廣泛替代,從而顯著提高電能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重,將成為未來能源的發展趨勢。2018年5月31日的光伏新政出臺后,對整個民營新能源領域帶來嚴重沖擊,但目前的困難只是暫時的,從可持續發展的角度而言,要看到加快能源轉型、建設現代能源體系、發展新能源是我國的必然選擇。(記者 孟凡君)


      轉自: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