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乘勢5G 車聯網規模商用已見曙光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19-04-16





      5G商用在即,車聯網或最有希望,也將最快成為5G商用場景。然而搶占車聯網市場先機,僅靠5G助力還不夠。


      車聯網不僅涉及汽車硬件升級,更包括車與車、車與人、車與交通信號燈等路邊設施的通信。因此來自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和協調謀劃,對促成車聯網落地應用至關重要。


      此前有報告指出,應升級至更高層面推動車聯網產業發展,避免因工業和信息化部主導出現重汽車制造輕網絡服務的情況。現在看來,這種擔憂是不必要的。在近期召開的博鰲亞洲論壇2019年年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透露,正與交通運輸部合作推動中國公路系統的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利用5G技術發揮車路協同優勢。兩大部門聯合推動道路基礎設施的數字化改造,有望解決交通基礎設施建設與車聯網發展缺乏協調統籌的難題,為車聯網“駛入”規模商用奠定基礎。


      制度完善:車聯網發展框架已搭就


      據美國波士頓咨詢集團預測,智能網聯汽車從2018年將迎來持續二十年的高速發展,到2035年將占全球25%左右的新車市場。另有預測,2020年全球車聯網V2X市場規模將突破6140億元,中國市場將達到2000億元。


      無論在新車中的占比,還是市場規模,車聯網都表現出巨大的成長空間。正在經歷從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型的中國,非常關注車聯網未來發展,尤其去年以來,多部門密集出臺規范,制度框架的構建彰顯出極強的戰略布局意圖。


      中國擁有成熟的互聯網產業生態,這是發展車聯網的優勢所在。去年1月初,國家發改委發布《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特別列舉了我國在體制機制、汽車產業、基礎設施、發展空間等方面發展智能汽車的戰略優勢,提振了業界對未來發展前景的信心。


      去年4月,工業和信息化部與公安部、交通運輸部聯合發布《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規范(試行)》,該規范極大滿足了當前國內企業競相展開的自動駕駛車輛測試需求。


      兩個月后,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印發《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系列文件,進一步明確通過標準化為車聯網產業可持續發展保駕護航,力爭逐步形成統一、協調的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架構。


      去年12月2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車聯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行動計劃》,明確了近期的階段性目標:2020年后,技術創新、標準體系、基礎設施、應用服務和安全保障體系將全面建成,高級別自動駕駛功能的智能網聯汽車和5G-V2X逐步實現規模化商業應用,“人-車-路-云”實現高度協同。


      工業和信息化部還依據國際通行做法和產業訴求,為車聯網劃定共20MHz帶寬的專用頻率,滿足智能網聯汽車直連通信中長期需求。4月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7月1日起降低車聯網等占用無線電頻率收費標準,這對未來實現規模商用的蜂窩車聯網(C-V2X)是一大利好。


      當然,車聯網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協調的工作繁多。有報告認為,國家應加強統籌監管,探索數據共享。也有汽車業的企業家在兩會上建言,建立車聯網與汽車零部件統一標準,解決聯結汽車、通信、IT共性基礎問題。還有法律界人士建議,加快自動駕駛立法進度,避免法律糾紛無法可依。


      制度的完善只能在發展中循序漸進。總體而言,我國車聯網產業發展的總體戰略與發展線路圖已經明晰。車聯網關鍵技術研發、標準制定、網絡設施布局、產業化等重大問題有條不紊推進。


      技術成熟:5G讓車聯網加速來臨


      從歷史上看,動力系統更迭曾是引領汽車產業變革的唯一源動力。5G的到來,從聯結的維度,為汽車行業打開了新的想象空間,這是一個具有顛覆意義的契機。


      車聯網主要由車內網絡與車際網絡構成,目前主流車際網技術有兩種,一種是基于無線蜂窩技術的C-V2X車載通信技術,另一種是基于短距離無線通信的DSRC技術。


      來自歐洲的不少企業在DSRC技術上做了大量投入,并一直積極推動歐盟立法,要求汽車使用該技術。但在無線蜂窩技術大規模應用的日本、韓國、中國和美國等地區,則更傾向C-V2X技術。


      C-V2X中的C是指蜂窩,它是基于3G/4G/5G等蜂窩網通信技術演進形成的車用無線通信技術。隨著5G商用在即,5G-V2X展現出清晰的商業化應用前景。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表示,車聯網是5G應用的一個重要領域之一。


      在高通公司技術標準高級總監李儼看來,C-V2X具有良好的生態系統產業規模,從技術提出的那天起,就得到汽車行業和交通行業的支持。預計在2020年前后,就會有量產的車型上市。他認為,5G新空口會進一步增強移動通信能力,在5G新空口的框架下,C-V2X會實現非常好的演進,進一步支持自動駕駛。


      如李儼所言,自2016年C-V2X技術誕生以來,汽車產業的大多數參與方都選擇了C-V2X技術。致力于推動C-V2X技術在全球產業化落地的5G汽車聯盟(5GAA)目前已有110余家成員單位。


      業內人士分析,不管從政府還是企業角度,中國都更看好C-V2X,這也是整個產業所推動的結果。2017年,中國IMT-2020(5G)推進組成立C-V2X工作組,目前已有132家成員單位。國家發改委發布的《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明確,到2025年,5G-V2X將基本滿足智能汽車發展需要。


      業界普遍相信,5G商業化部署后,車聯網在駕駛安全方面的空間將被打開。目前,自動駕駛技術主要依靠多種傳感器,而車聯網將成為自動駕駛的基礎,使自動駕駛更安全。


      騰訊未來網絡實驗室主任張云飛說,目前單車的自動駕駛和基于V2X的車聯網暫時沒有實現深入融合,而在5G時代,二者有望實現無縫連接。


      從全球來看,主流市場的5G商業化進程普遍始于2020年,C-V2X推廣具有必然性和迫切性。小米公司創始人雷軍在今年兩會建言,提前布局5G產業應用,發展無人駕駛與車聯網,提高交通智能化程度。


      行動示范:主要城市聞風先動


      圍繞將5G接入自動駕駛測試,國內各大城市之間的競賽已硝煙彌漫。目前,數十地方政府接連推出了5G落地自動駕駛路測的規劃。


      根據北京市經信局的數據,北京力爭到2022年,打造500平方公里的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運行區域和2000公里的互聯網道路。去年3月,《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管理辦法(試行)》發布,全國首批智能網聯汽車開放道路測試號牌發放。2018年12月,天津市開放首批智能網聯汽車測試道路。此外,江浙地區也在積極打造智能駕駛汽車測試區以及智慧交通和智能小鎮項目。


      車聯網的發展需要統一的數字化基礎設施建設,專家建議,應選在新的智慧城市、區域先行落地。從現實來看,一批熱度較高的數字化新城已率先將車聯網納入示范建設。


      雄安新區是一個從零開始規劃的城市。去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多個部門與雄安新區合作開展車聯網及智能交通示范應用。如今,雄安新區正在成為智能交通示范應用試驗場。


      今年2月底,北京市智能網聯汽車示范運行區(首鋼園)正式啟動,這個被稱為首都城市復興新地標的地方,成為全北京市無人車最集中的測試實驗田。此外,北京北部的順義北小營,正在打造未來“北京的Mcity”。


      上海是全國汽車產業重鎮,2015年6月,嘉定區獲批建設國內首個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試點示范區”。這里也是上海市第一階段智能網聯汽車開放測試道路所在地。


      浙江選擇以云棲小鎮為核心的(杭州)西湖區,面向全球智能駕駛、智能交通等相關領域企業、研究機構,提供智能網聯汽車測試測驗服務。此外,以烏鎮為核心的(嘉興)桐鄉市兩個地方成為5G車聯網的示范試點。


      智能網聯汽車道路測試工作如火如荼上演,對推動車聯網技術研發及應用,加快智能網聯汽車從研發測試向示范應用和商業化推廣轉變具有重要先導意義。


      生態鏈構建:誰在推動車聯網?


      多份報告一致顯示,整個車聯網預計將是一個萬億規模的市場。目前,無論傳統車企、互聯網企業還是通信企業均在爭奪5G車聯網時代的一杯羹。


      對車企來說,向智能網聯和自動駕駛轉型已是普遍共識。尤其是國內廠商,轉型的動力來自變革的渴望。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的觀點說出了大家的共同心聲:以智能化、網聯化為代表的“新四化”正成為汽車產業未來趨勢,是我國汽車產業品牌向上的戰略機遇。


      有“網”的地方就有BAT,它們布局的Apollo、斑馬車聯、蘑菇車聯,在推動車聯網生態的快速進化。


      以技術為標簽的百度,自2016年起布局V2X研發,智能紅綠燈等“車路協同”技術目前已經有相當成熟的解決方案,可以真正進入落地應用。今年1月,百度又將Apollo車路協同解決方案正式開放。


      阿里選擇專注智能交互系統的研發。在成功推出AliOS之后,阿里和上汽聯合推出車載系統斑馬智行,成為阿里切入車聯網市場的一個重要棋子。其核心訴求是阿里一貫強調的開放,服務全球汽車廠商。


      作為國內較早探索5G的互聯網企業之一,騰訊試圖探索5G與產業互聯網交叉跨界。在2月底召開的MWC2019上,騰訊演示了基于5G切片和邊緣計算部署V2X的應用案例。


      與BAT側重布局車載OS系統不同,華為聚焦于車聯網平臺基礎設施。華為的特點在于其在5G技術領域的顯著優勢,在車路協同領域的長期研發和大量測試,以及端到端的整體解決方案能力。


      盡管不同企業均在構筑自己的護城河,但整個車聯網產業鏈非常復雜,單憑一家廠家的力量無法提供完備的車聯網解決方案。從目前態勢看,“合縱連橫”逐漸成為共識,C-V2X的技術特點恰好提供了建立良好生態系統的可能。


      去年11月,世界首例V2X“三跨”互聯互通應用展示在上海實現,參與本次展示的包括通信模組廠家、V2X車聯網終端提供商以及整車企業。這充分說明,成功的互聯互通合作,才能推動我國車聯網大規模應用部署和產業生態體系構建,才能讓其真正具備商業化基礎。車聯網是跨行業的,需要通信、交通、汽車行業群策群力,共同建設這樣一個系統。


      由5G引領的新一輪智能化浪潮和產業變革,即將向經濟社會各領域縱深推進。汽車工業面臨從驅動動力、控制方式到產品形態、運行管理全方位顛覆性變化,迎來百年未有的大變革。


      百度創始人李彥宏近日在一次演講中,為我們描繪了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三重境界”——基礎設施的智能網聯化、自動泊車,以及真正的共享汽車、無人駕駛時代。三重境界的蛻變,將對整個產業乃至國民經濟產生深遠影響。


      可以預見,蜂窩車聯網大規模商用之日,便是人類出行迎來顛覆性變革之時。汽車,終將不是交通工具的宿命,而是“讀懂”人類的機器人。(作者:凌紀偉)


      轉自:新華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通信業發力車聯網 打造全網智慧交通

      通信業發力車聯網 打造全網智慧交通

      6月底,中國移動成立了中移智行,聚焦出行服務,華為也首次對外解讀其C-V2X車聯網戰略。通信業在車聯網的投入,意在打造一個將“人、車、路、周邊環境”與網絡相融合的全網式智慧交通方案。
      2018-08-17
    • 5G牌照或將今年底發放 車聯網是最大市場

      5G牌照或將今年底發放 車聯網是最大市場

      鄔賀銓透露,5G技術的國際標準化進程將于明年9月完成。不少國家計劃在明后年投入商用,如日本將在東京舉行2020年奧運會時正式使用5G。
      2018-11-13
    • 車聯網產業應用差“臨門一腳” 三大難題仍然待解

      車聯網產業應用差“臨門一腳” 三大難題仍然待解

      “現有技術仍存在瓶頸,面對復雜的交通運輸環境,打造‘人-網-車-云’多維高度協同,需要依托關鍵技術的突破。”清華大學車輛與運載學院教授鄭四發在日前舉辦的2019中國(武漢)國際新能·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與合作峰會上表示。
      2019-12-10
    • 政策加碼車聯網標準體系建設 智能交通發展加速推進

      政策加碼車聯網標準體系建設 智能交通發展加速推進

      近期,工信部、公安部、國家標準委三部門印發《國家車聯網產業標準體系建設指南(智能交通相關)》(以下簡稱《建設指南》),分別計劃2022年底和2025年前制修訂20項以上車聯網與智能交通急需標準。這意味著車聯網產業和智慧交...
      2021-03-30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