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質量發展創造共贏新機遇——世界矚目中國新征程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3-20





      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中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一定能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發展作出新貢獻


      “新的五年規劃著眼高質量發展”“中國堅持高質量發展、經濟穩定、民生幸福、綠色創新”……這樣的關鍵詞句,頻頻出現在國際媒體近期的報道中。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國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持續解讀“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為中國繪就的高質量發展路線圖,稱贊中國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心與行動,認為這將有力提振世界經濟復蘇發展士氣,為全球發展注入新動能。


      走高質量發展之路,體現出中國對發展規律認識的深化。在經歷改革開放以來幾十年的經濟持續快速增長后,高質量發展是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選擇。2015年,中共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開啟了一場關乎中國發展全局的深刻變革。2017年,中共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去年,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中國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長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主題。高質量發展才是真正可持續的發展,在世界經濟形勢仍然復雜嚴峻、復蘇不穩定不平衡的背景下,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堅定走高質量發展之路,本身就是對全球發展的積極貢獻。


      理念是行動的先導。發展理念是否對頭,從根本上決定著發展成效乃至成敗。中國的高質量發展是體現新發展理念的發展,是能夠很好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發展,是創新成為第一動力、協調成為內生特點、綠色成為普遍形態、開放成為必由之路、共享成為根本目的的發展。“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的字里行間,充分彰顯新發展理念的指引,呈現著中國高質量發展的美好愿景,也預示著中國同各國合作共贏的更多新機遇。


      “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更加主動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推動進出口協同發展”“提高國際雙向投資水平”“構建高標準自由貿易區網絡”……“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向世界展示出開放合作的風向標。阿根廷國際問題專家貢薩洛·托爾迪尼認為,這體現了中國對可持續發展、科技創新等方面的高度關注,傳遞出中國立足新發展階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清晰信號。美國學者羅伯特·庫恩指出,創新合作越密切,科技進步就會越大,“中國通過合作助力發展中國家科技進步,有利于全球共同發展”。


      為更加開放、更具創新力的中國前景投下信任票,這是國際有識之士的選擇。“我深知中國前途遠大,深知中國的奮斗就是全人類的奮斗,中國的經驗對全人類非常重要。”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科斯所作判斷,代表了國際社會對中國發展的世界意義的積極肯定。世人相信,踏上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中國,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定不移推動高質量發展,一定能為推動世界經濟復蘇發展作出新貢獻。


      轉自:人民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把握經濟向好機遇 增強駕馭風險本領

      全球經濟復蘇能持續多久?寬松貨幣政策實施多年是否會導致通貨膨脹突起?到底應該以怎樣的視角認知和評估風險?世界銀行和國內多家高端智庫的代表5日齊聚北京,暢談全球經濟發展現狀與風險。
      2018-02-08
    • 以高質量發展造福全球——從廣交會看中國經濟底氣

      以高質量發展造福全球——從廣交會看中國經濟底氣

      當中國交出一份“總體平穩、穩中求進”的季度經濟“成績單”時,素有中國外貿“晴雨表”和“風向標”之稱的第124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廣交會)也在南國廣州開幕,以獨有的方式印證中國經濟活力。
      2018-10-23
    • 改革之景處處新——全國各地堅持高質量發展掠影

      改革之景處處新——全國各地堅持高質量發展掠影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在“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發展為第一要務”的戰略指引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
      2018-12-27
    • 堅守高質量發展底線 全力以赴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

      堅守高質量發展底線 全力以赴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

      新的一年,全國各地各部門陸續出臺新舉措、作出新部署,全力以赴,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繼續打好三大攻堅戰,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工作,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2019-01-03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