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上午,第九屆中國(廣州)國際養老健康產業博覽會“養老金融專題會議暨金融與養老產業對接活動”在廣州開幕。來自政府部門、金融機構、學界和養老產業界的百余位嘉賓齊聚一堂,圍繞養老金融發展、銀發經濟未來展開深入交流與合作對接。
記者從會上獲悉,全省69家金融機構參與個人養老金業務試點,向社會提供350多款養老金融產品,種類和數量均居全國前列。廣東將加快出臺省級層面養老金融的指導性文件、加快建立養老領域“白名單”融資機制。這意味著廣東正加快從政策探索走向制度落地,為養老金融和銀發經濟協同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本次活動由廣州(國際)老博會組委會和廣東財經大學共同舉辦,旨在搭建銀政校企對話平臺,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金融與養老產業、銀發經濟協同發展。
中國社會科學院教授鄭秉文、廣東財經大學副校長魯曉明和省委金融辦、廣州市民政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以及來自中國銀行、太平養老、中英人壽、中意人壽、粵財中垠、嘉實財富等金融機構的代表出席會議并發言。
在主旨演講環節,鄭秉文教授作了題為《人口老齡化與養老金改革方法論》的演講,深入解析了中國養老金制度改革的方向與挑戰。他指出,養老金融是應對老齡化社會的重要抓手,需要政策支持與市場化工具相結合,推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
廣東外語外貿大學教授楊碧云則從家庭視角切入,分享了《人口老齡化與家庭養老金融規劃》,強調家庭理財與養老規劃結合的重要性。
省委金融辦有關負責人在會上介紹,今年以來廣東金融運行總體平穩,為養老產業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全省職業年金、企業年金等二支柱資金規模超過4500億元,個人養老金開戶數超2100萬、繳存資金超160億元,保險資金投資廣東省醫療養老事業項目超300億元。
據悉,接下來廣東將重點推進三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出臺省級層面養老金融指導性文件,完善服務體系;二是建立養老領域“白名單”融資機制,引導多元化資金支持養老產業;三是用好國家服務消費與養老再貸款政策和省級貼息政策,切實降低企業融資成本,推動銀發經濟高質量發展。(記者 陳穎 實習生 陳楚恒)
轉自:南方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