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歲的靳樹宇以中國地質大學博士的身份回到家鄉,不久前入職甘肅省科學院地質自然災害防治研究所,繼續進行他所熱愛的事業。他也是甘肅省科學院今年引進的29名人才之一。
“能回到家鄉,又能學以致用,這再好不過了。”靳樹宇所學專業為礦物學、巖石學、礦床學,也是甘肅省科學院急需的科研人才,而這次“千里馬會伯樂”來自一場招聘會。
今年4月,甘肅省委組織部組織蘭州大學、蘭州理工大學、甘肅省科學院、敦煌研究院等80余家用人單位和14個市州及蘭州新區前往北京、武漢和西安等地高校宣介引才,以“職播隴原·人才賦能”甘肅直播引才的方式,讓用人單位代表走進直播間,在線推介引才需求,與畢業生面對面交流,解讀引才政策,現場接收簡歷。
甘肅省科學院人事教育處勞資科副科長李向前參加了這場招聘會,在英才匯聚中尋覓契合需求的莘莘學子。
“我們盡全力為科研人才提供就業便利,希望他們能為甘肅高質量發展和科研水平提升貢獻力量。”李向前說,今年為了“招才引鳳”,他和同事奔波于天南海北。在不斷完善的用人政策支持下,越來越多科研人才決心到甘肅省科學院建功立業,今年入職人才數量為歷年最大。
引才留才火爆成效的取得,得益于甘肅省“人才賦能”工程的強力推進。
據甘肅省委組織部統計,2020年以來,甘肅省屬高校、科研院所、醫療衛生機構引進高層次和急需緊缺人才近5000人,同期流向省外320人,多年來人才引進難、流失多的趨勢已得到有效遏制。
與此同時,甘肅留才引才效果初顯,特色、優勢產業領域出現人才“西北飛”現象。“甘肅制造業正在崛起,產業發展欣欣向榮,希望能夠在新材料領域做一些自己的貢獻。”2023年赴蘭州新區工作的清華大學機械工程專業博士、甘肅海亮新能源材料公司總經理羅沖說。
蘭州大學黨委人才辦主任李鵬飛介紹,2020年以來,蘭大已引進海內外人才520多人,新增院士9人(含雙聘),新增國家重大人才工程人選100人,在站博士后規模由2020年初的190人發展到現在的376人。
甘肅省委組織部有關負責同志表示,振興隴原,人才是關鍵。目前,甘肅不斷深化招才引才體制改革,大力營造尊重人才、信任人才、重視人才的引才留才環境,著力提升各級黨委、政府的“筑巢”能力。
據介紹,近年來,甘肅省配套制定《關于支持新型工業化人才隊伍發展壯大的若干措施》《甘肅省高端人才引進扶持若干措施》等相關政策制度26項,不斷完善引才措施、優化引才程序、提高引才實效。在充分向用人主體授權的同時,人才政策的著力點由單純的提高薪酬待遇,轉變為提供干事平臺、提升發展空間、強化激勵措施等一系列激發活力的“組合拳”,目前累計為2萬多名符合條件的高層次人才和基層人才單列了崗位,近6萬人在基層獲得有效職稱。
截至目前,今年甘肅省委組織部會同人社、教育、衛健、國資等部門已舉辦省級大型招聘活動30余場,提供引才就業崗位14.77萬個,甘肅省累計舉辦各類校園招聘會1.96萬場,提供引才就業崗位42.59萬個。
甘肅省全力創建人才集聚平臺,帶動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目前,甘肅省共有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等國家級平臺54個、省級平臺531個。
愛才、惜才體現在方方面面。目前,甘肅1萬多名“隴原人才服務卡”持有者可享受到就醫保障、子女入學、機場服務、免景區門票等12個方面的“綠色通道”。當地通過不斷提升服務保障質量,為人才解決后顧之憂,增強獲得感、歸屬感。
據介紹,甘肅省通過推進“人才賦能”工程,人才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貢獻逐年提升,目前,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8.21%,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54.92%。(記者崔翰超)
轉自:新華每日電訊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