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外貿又交出一份提神又提氣的亮眼答卷——
1月20日,海口海關公布全省外貿最新的年度統計數據:2024年,海南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到2776.5億元,同比增長20%,增速快于同期全國15個百分點。
近年來,海南外貿發展駛入“快車道”,2018年全省外貿僅849億元,其后進出口規模先后突破2個千億元關口,進口、出口雙雙保持增長態勢,不斷刷新外貿貨值紀錄。
進出口增速連續7年穩居全國前列的背后,海南外貿藏著怎樣的增長新密碼?又給海南帶來哪些新變化?
出口增速居全國第二位
“貨物貿易增長20%”“外貿依存度超全國平均水平”……在剛閉幕的省兩會上,政府工作報告在回顧2024年全年工作時,對海南外貿成績予以肯定。
橫向看,2024年,海南外貿進出口總值達到2776.5億元,同比增長20%,增速居全國第四位,增速高于同期全國1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062.2億元,增長43.5%,增速居全國第二位,高36.4個百分點。
縱向看,海南進出口連續7年增速穩居全國前列,展現出“穩、快、好”的特點——
規模上,近年來海南一步一個臺階,穩扎穩打,進出口規模先后突破2個千億元關口,不斷創新高,已接近3000億元關口;增速上,進出口增速連續7年快于全國同期,且進口、出口雙雙保持增長態勢。
特別是在外貿結構上,隨著自貿港政策紅利持續釋放,經營主體活力迸發、外貿朋友圈持續擴大、進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各市縣齊力奮進,外貿質量不斷提升,共同書寫“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的外貿新篇章。
海南外貿在2024年創造多個里程碑式成果:其一,全年外貿總值史上首次超過2700億元;其二,全省出口規模首次突破1000億元;其三,海南19個市縣均實現有企業開展進出口業務,真正實現了對外貿易“全省一盤棋”。
全省各市縣“你追我趕”,外貿更上一層樓。儋州(含洋浦)進出口1293.6億元,增長20%,占同期全省進出口總值的46.6%;海口、三亞進出口分別為859.7億元、309.1億元,分別增長8.7%、28.7%。此外,萬寧、文昌、瓊海、定安、屯昌、澄邁、瓊中、樂東、五指山、白沙、保亭等市縣進出口增速均在兩位數以上。
備案外貿企業數量是2018年的19.8倍
進出口規模再創新高,海南外貿增長的動能來自哪里?
海南推動自貿港核心政策落地見效,不懈擴大享惠范圍,積累外貿發展勢能。
2024年,海南自貿港原輔料、自用生產設備、交通工具及游艇“零關稅”和加工增值內銷免關稅等一系列政策及“一線放開、二線管住”進出口管理制度等壓力測試措施繼續發力,暫時進出境維修貨物有關進口稅收政策試點及“零關稅”藥品、醫療器械等政策相繼落地實施,海南自貿港對外貿主體的吸引力不斷增強,為海南外貿增長注入強勁動力。
“這就是海南外貿持續增長的最大底氣。”海口海關統計分析處副處長盧勁松用數據說話:2018年全年新增備案的外貿企業不足1000家,而上個月(2024年12月)單月新增備案的外貿企業數量,就達到了2643家。截至2024年底,全省備案外貿企業數量已超過7.4萬家,是2018年的19.8倍。
從外貿主體看,市場活力持續增強。2024年,海南民營企業進出口1768.5億元,增長36.8%,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63.7%,連續5年保持海南第一大貿易主體地位,繼續發揮著外貿主力軍的作用;外商投資企業進出口600.2億元,增長4.3%,占21.6%;國有企業進出口403億元,占14.5%。
從貿易伙伴看,新興市場貢獻主要增量。2024年,海南企業對《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1029.8億元,增長28.2%,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37.1%。其中,對東盟進出口579.1億元,增長62.3%,拉動全省進出口增長9.6個百分點,東盟連續6年為海南第一大貿易伙伴。同期,對非洲、拉美等新興市場進出口分別增長74.4%、43.9%,合計拉動增長7.6個百分點。
此外,隨著對外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大,海南推動傳統特色產業主動應變求變,抓訂單、優結構、拓市場,不斷開辟新的發展空間,體現出了海南外貿強大的發展韌性。
比如,罕見的超強臺風過境后,海南迅速出臺災后助企復產系列措施,幫扶企業克服超強臺風和極端強降雨影響,以文昌為主產區的海南羅非魚,全年出口35.6億元,逆勢飄紅超預期,同比大幅增長40.8%。常年內銷的白沙綠茶、儋州蜜柚、昌江番薯、深海養殖石斑魚等海南特色農產品也走出了國門,以外貿突破實現產業更高能級發展。
沖刺3000億元大關
2025年,是海南自由貿易港封關運作、擴大開放之年。進入新一年,海南外貿如何邁上新臺階,沖刺3000億元大關?
“推動內外貿一體化發展,培育貿易雙循環企業,助力企業在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順暢切換。鼓勵發展綠色貿易、外貿綜合服務、跨境電商、保稅維修等新業態。建設面向東南亞國家的出口貨物集散地。”在部署2025年重點工作時,省政府工作報告為外貿發展指明了方向。
持續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做實做優各類開放平臺,充分發揮海南自貿港制度型開放優勢,深化與歐美發達國家互利合作,加強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自由貿易園區的交流合作和功能對接,加大與東南亞、中東、中亞、非洲、拉美等國家和地區產業鏈銜接,持續加快“兩個基地”“兩個樞紐”“兩個網絡”建設。
聚焦政策擴容增效放大勢能——用好加工增值稅收政策擴區試點企業(產品)審批權限由多部委聯合審批下放至海南省的利好加大測試,按照“三不限”原則推動更多非海關AEO或非自貿港重點園區企業獲批成為試點企業,不斷推動“零關稅”政策優化調整,讓更多外貿企業共享產業發展利好;全力支持企業運用好僅在海南試點的暫時出境修理貨物復運進境申報修理費免關稅政策,服務海南航空維修產業賦能強鏈。
加力推進自貿港和RCEP疊加效能——海南企業對RCEP其他成員國進出口值從協定生效前2021年的573.6億元提高到2024年的1029.8億元,整體增長79.5%。RCEP其他成員國已成為海南最主要的貿易伙伴。海南應持續推動RCEP原產地政策進企業,為企業提供一站式服務,并個性化指導企業盡享關稅減讓紅利,同時支持企業加大力度開拓東盟等新興市場,夯實外貿綜合實力,不斷增強國際市場競爭力。
提升區域協同貢獻度——2024年,海南全省19個市縣均有企業開展進出口業務,這是全省外貿發展的新信號、新趨勢。在鞏固儋州、海口、三亞外貿的基礎上,推動萬寧、文昌、瓊海等地因地制宜培育壯大更多外貿企業,深入挖潛,提升市縣貢獻度,促進進出口實現快速增長。同時,瞄準旅游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產業、熱帶特色高效農業等四大主導產業發展需求,推動跨境電商、保稅維修等新業態加快發展。
海南用好用足自貿港政策優勢,加快培育壯大新業態、新產業,為外貿發展注入新活力、拓展新增量,將打開外貿更廣闊空間。(曹馬志)
轉自:海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