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動融入長江經濟帶,有利于發揮江西“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獨特的區位優勢。按照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的總體要求,江西省加快高等級航道和現代化港口建設,提升服務品質,依托水運發展多式聯運,建成通江達海、高效便捷、平安綠色、與其它運輸方式有機銜接的水運體系,充分發揮江西水運優勢,推動港產城互動發展,為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和保障。
資料圖:九江國際水運中心(圖片來源于網絡)
日前,江西省副省長李貽煌深入贛江,調研高等級航道和水運重點項目建設情況。李貽煌強調,贛江作為江西水運主通道,要充分發揮航運作用,加快推進高等級航道建設。
記者從江西省交通運輸廳獲悉,“十三五”期間,江西將投3300億元補齊公路水運交通“短板”,加快公路水運交通基礎設施建設。
強化規劃引領 協調聯動和諧發展
江西省港航管理局局長于欽民介紹,加快推進水運發展,對于構建現代綜合運輸體系、降低能源資源消耗、優化沿江沿河產業布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到2020年,贛江高等級航道將全線達標,信江高等級航道全線基本達標。航道管理養護機制體制明晰,按事權與財力相匹配的原則,航道管養投入逐步納入各級公共財政保障,并加強對航道養護人員的培訓以及航道執法隊伍的建設。
于欽民指出,“十三五”期江西省將以九江港、南昌港兩個主要港口建設為重點,將九江港打造為更加現代化的億噸大港,南昌港建設為億噸大港,推進南昌港—九江港一體化建設,推進贛江、信江及鄱陽湖區其他區域性港口建設,逐步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全省港口體系;全省港口新增年貨物通過能力1.28億噸、192萬TEU,新增貨運碼頭泊位中千噸級及以上碼頭泊位占比達到90%以上;港口集疏運體系顯著改善,建設港口鐵路線58公里,疏港公路230公里,主要港口與鐵路、高速公路銜接高效。
記者了解到,2020年江西船舶總運力將達到260萬噸,船舶平均載重噸位1400噸,船型標準化率超過70%。船舶能耗指標和排放指標達到國家規定要求,逐步擴大LNG等清潔能源在水運行業的應用范圍和比重。集裝箱、危化品等專業化運輸較快發展。市場經營秩序得到進一步規范。港航安全生產重特大事故得到根本遏制,較大以上事故得到有效控制,事故水平穩中下降。監督管理能力明顯提升,應急保障能力大幅提高,發展環境顯著優化,保障基礎更加堅實,基本建成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高效的港航安全與應急體系。運輸船舶、港口營運、工程建設等領域事故水平全面下降,重大隱患掛牌督辦率達到100%,規模以上企業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率100%;水上人命救助成功率不低于96%。初步建成水路運輸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實現信息數據互聯互通,重點航道管理逐步邁向數字化、信息化。
加強集疏運體系建設 積極發展多式聯運
江西省發改委交通運輸協調處負責人認為,一方面要積極推進“4縱6橫8射”為主骨架、17條聯絡線為補充的高速公路網絡建設以及部分擁擠路段的擴容改造,加快九江港城西、彭澤和南昌港龍頭崗、雞山、姚灣等重要港區的集疏運公路建設和擴能改造,建設貫通沿江的高等級公路,提高公路技術等級,實現重要港區與高速公路、貨主企業、物流園區之間的連接公路均達到二級及以上技術標準;另一方面,在強化滬昆、沿江、岳衢、京九等鐵路通道,加快九江至景德鎮至衢州鐵路建設進程和開工建設蒙華鐵路煤運通道岳陽至吉安鐵路的同時,要突出重點港區疏港鐵路專用線建設,重點建設九江城西港區、城東港區、彭澤港區(與湖口港區共用)和南昌港龍頭崗港區進港鐵路專用線。
此外,加強各種運輸方式技術標準對接,簡化聯運手續和流程,加快信息共享平臺建設,協調建立鐵路市場化定價機制,重點依托九江港、南昌港加強港口集裝箱專用聯運設施和煤炭、礦石等大宗散貨集疏運系統建設,大力發展有利于多式聯運的標準化船舶和特種運輸車輛,構建鐵水聯運、公水聯運體系。深化各種運輸方式的市場化改革,對各種運輸方式的管理機構進行有效整合,打破各種運輸方式之間的壁壘,加快構建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一體化運輸市場。
江西省港航管理局計劃基建處處長張國平建議,貫徹交通運輸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發布的《關于開展多式聯運示范工程的通知》,設計有江西特色的多式聯運工程申報和實施方案。聯合地方政府和新鋼集團等有旺盛多式聯運需求的大型生產企業、運輸企業,以集裝箱、煤炭、金屬礦石為重點,統籌樞紐節點、航道、鐵路、公路以及運輸裝備、信息平臺等多式聯運體系構成要素,開展多式聯運試點示范工程。
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提升水路運輸服務能力
于欽民認為,以九江港、南昌港兩個主要港口建設為重點,加快建設以大型散貨、集裝箱、危化品、液化氣為主的規模化、專業化作業區。其中,九江港重點建設彭澤港區紅光作業區綜合樞紐、瑞昌港區西礦物流有限公司公用碼頭、城西港區省港投遠洋碼頭、赤湖工業園公用碼頭等項目;南昌港重點打造龍頭崗、姚灣等核心港區,建設龍頭崗綜合碼頭二期、樵舍貨運碼頭、姚灣碼頭等項目。同時,清理、整合各類分布零散、設施簡陋、岸線使用混亂、存在安全隱患的小、散、老碼頭,提高港口生產效率。
九江市港口管理局負責人指出,要推進九江港山水武寧游客集散中心碼頭、廬山西海巾口旅游客運碼頭、武寧縣藝邦游艇碼頭,吉安港峽江港區旅游碼頭、吉水港區旅游碼頭、吉安市港區旅游碼頭、鄱陽國家濕地公園旅游碼頭等的建設。鼓勵和支持依托港口規劃建設一體化的港口物流園,支持港航企業與其他物流企業聯盟合作;拓展港口加工、配送、商貿、金融信息等現代物流功能。以南昌、九江兩大主要港口為重點,重點建設南昌港龍頭崗港口物流園、九江港紅光港口物流園、城西港口物流園,推進港口物流園與公路物流園、鐵路物流園、物流信息交換與控制中心的通道建設。
要加快淘汰技術落后的干散貨運船舶和小噸位非標準運輸船舶,引導新建標準示范船舶。結合運力缺口,引導江海直達船、集裝箱船等專業化船舶有序投放。引導企業和船主建造環保、低耗、節能的船舶,推廣船舶使用低硫油、廢氣處理技術及裝備等減排措施,實施到港船舶船用燃油使用最低標準制度,開展LNG加注碼頭布局規劃,推進LNG加注碼頭及配套設施建設,推廣LNG燃料在港作船和營運船舶中的應用,加強船舶防污染。
結合江西省產業發展需要,大力發展集裝箱、危化品等專業化運輸,構建覆蓋干支流重點港口的專業化運輸網絡。優化內河集裝箱等運輸管理政策,加大扶持力度,鼓勵開行集裝箱快班航線、江海運輸航線,提高專業化運輸的時效性,進一步降低集裝箱運輸公路集疏運、碼頭裝卸等費用,增強集裝箱運輸競爭力。
進一步開放內河運輸市場,加強對企業經營的事中和事后監管,推進企業誠信體系建設,規范企業市場行為,為企業發展創造良好環境。九江市港航管理局負責人說,鼓勵內河港口和航運企業做大做強,促進港航企業規模化、集約化、網絡化經營,指導和幫助企業向物流服務領域延伸發展,推動企業向江海運輸和多式聯運發展。推動銀企合作,嘗試船舶抵押貸款模式,切實解決水運業融資老大難問題。鼓勵本地港航企業與主要貨主企業、物流企業、其他省市大型沿江沿海港口等開展多種方式的聯盟合作,引進和吸收先進的企業管理理念、模式,提升江西水運在航運市場中的競爭力。(本報記者 鄢琦)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