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指引了中華民族穿越時空去更緊密的擁抱世界,尋找更多發展的機遇。貴州省作為“一帶一路”的重要節點,迎來了開放發展的大好時機。2016年8月,國務院批準設立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本著既要論起來又要干起來的“貴州精神”,貴州省迅速啟動了投資貿易便利化試驗區的建設。從此,貴州投資貿易便利化的門檻更低,投資環境更佳,投資磁場吸引力更強。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近日,2017年中國·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跨境投資貿易洽談會暨全球貴商發展大會(以下簡稱2017“貴洽會”)開幕式在貴安新區東盟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來自32個國家和地區的156家海外企業與貴州省內的500多家企業進行現場“一對一”洽談,共商合作,共謀發展,助力貴州企業與境外企業互聯互通。招商引資、選商引產、招才引智勢頭強勁,共促成324個投資貿易項目成功合作,合同投資貿易總額1514.6億元。
2017“貴洽會”不僅點燃了貴州省內企業走出去的熱情,同時促成了一批“佳偶”成功牽手。來自32個國家和地區的156家企業與省內574家企業進行了5輪共749場“一對一”洽談,達成合作意向539項,洽談成功率72%,成為貴州主導省內企業參與國際合作規模最大、覆蓋面最廣的一次跨境洽談活動,也是境外企業參與最多、洽談最深入、成效最好的一次“請進來”盛會,有力助推了貴州企業“走出去”的步伐。
此外,洽談會期間的意大利企業專場推介會、蒙古國工商企業專場推介會、黔東南州專場推介會、貴安新區專場推介會,達成合作項目24個,涉及投資額62.5億元。
作為2017“貴洽會”重要主題論壇之一,2017“貴洽會”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投資貿易發展論壇以貴州省國別(地區)園區建設為契機,緊緊圍繞瑞士(貴州)產業示范園落實落地,探討國際國內合作共建產業園區前景,為在經濟新常態下探索建立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積累經驗。論壇上還舉行了相關簽約儀式。
在貴州省商務廳副廳長馬雷看來,此次論壇不僅把貴州省過去一年來所做的對外開放工作進行總結,更重要的是邀請到了海內外嘉賓為貴州發展建言獻策,貴州在經濟、貿易以及對外交流方面擴大和世界的擁抱,進一步推動了開放的步伐。
貴州地處中國內陸,處于“不沿江、不沿邊、不沿海”三不沿地帶,可是這些“天然劣勢”并沒有打敗貴州想要發展,想要開放的決心和信念。“逢山開路,遇水搭橋”。貴州從“劣勢”中看到了另一條發展“門路”。2015年12月31日,貴州實現所有縣(市、區、特區)都有高速公路連通,高速公路通車里程將達到5128公里,成為西部地區第一個實現縣縣通高速公路的省份。隨著一條條高速公路、高速鐵路的不斷建成,一條條飛機航線的開通,有效將成渝、長株潭、黔中經濟區等連在一起,貴州作為西南重要陸路交通樞紐的地理區位優勢不斷凸顯,成為“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重要通道,縮短了中西部陸路交通的時空距離,為西部省份優化資源配置創造了良好條件,極大地助推貴州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等國家倡議的實施,為構建全方位對外開放新格局打下了堅實基礎。
隨著貴州交通條件顯著改善,“1+8”國家級開放創新平臺成為全省對外開放的重要載體,開放型體制機制建設取得新成就,區域合作日益深化,對外投資、貿易取得新進展,奠定了開放型經濟發展基礎。為積極推進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2017年7月,貴州省政府正式印發《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規劃》。根據發展目標,到2020年,“1+8”國家級開放創新平臺建設取得積極成果,以服務開放型經濟為目標的投資管理、貿易監管、金融創新、政府服務等制度基本建立,行政效能進一步提高,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大幅提升,以大數據、大旅游、大生態、大健康為核心的現代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對外開放水平處于中西部前列,開放式扶貧走在全國前列,基本建成以投資貿易便利化試驗區、現代產業發展試驗區和開放式扶貧試驗區“三位一體”的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形成一系列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經濟發展連續6年增速位居中國前三位,龐大的經濟數字、美麗的城市環境,以及火爆的旅游是貴州給以前素未謀面的柬埔寨西哈努克省省長潤明的印象。在他看來,貴州省在中國的西部發展迅猛,而西哈努克省在近幾年也是發展快速、勢頭良好。西哈努克省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可用于各個領域,并且擁有國內唯一的多功能模塊的經濟區,還擁有柬埔寨最大的海港。此次來貴州“取經”定不虛此行。
潤明表示,希望與貴州省建立深度友好合作關系,推動雙方在旅游、文化、教育、工業、技術、科技、醫療、保健等領域的合作,以及建立雙邊友好合作關系。就如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去年訪問柬埔寨時提出的那樣,建立友好關系以惠及兩國人民。
2016年,國家大數據綜合試驗區、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生態文明試驗區,三大試點相繼落子貴州,貴州關于內陸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探索引人矚目。
今日的貴州,憑借著豐富的旅游資源、能源礦產資源,山上長著搖錢樹,樹上結著扶貧果,裝備制造、大數據、健康醫療等產業在貴州風生水起。貴州正在走一條有別于東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發展新路。源于此,貴州開始廣泛地與來自瑞士、德國、歐洲國家和亞洲國家、美洲國家產業緊密合作。
近年來,貴州省與歐洲的合作不斷得到深化,2013年以來,貴州省和瑞士駐華使館在貴陽生態文明論壇期間,共同舉辦四次“中瑞對話”分論壇,就教育、醫療等活動進行密切交流。今年3月,就中國貴州瑞士產業園達成了共識。也是今年,貴州省邀請瑞士部分企業來遵義、貴陽,對產業園進行考察和項目的對接。奧地利項目在六盤水市落地,這些來之不易的成績為貴州省加強對外經貿合作注入了新的活力。
馬雷表示,自2016貴州省內陸開放型經濟的投資貿易洽談會召開以來,貴州省商務廳就把洽談會的成果進行了實際轉換,探索出了“門檻低于周邊,服務優于周邊”的新模式。接下來將“速度要快于周邊”作為新的“小目標”,用更好的工作效率和節奏去推動各類企業和產業落地,推動制定的各項優惠政策兌現。
不忘初心,方得終始。貴州將繼續大力推動瑞士貴州產業示范園、德國貴州產業園、中澳產業園、廣東貴州產業園等園區的規劃建設,一批項目正在加速落地。貴州將以門檻低于周邊,服務高于周邊為目標;提升行政教育,降低商務成本,積極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全力為來貴州投資的企業家提供便利。(吳琴)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