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小米雷軍的“飛豬理論”曾一度成為風靡創投圈的成功方法論。其實,“飛豬理論”的本質概括起來就四個字:順勢而為。《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2022年)》顯示,數字經濟為世界經濟發展增添新動能,各主要國家數字經濟加速發展。有分析人士指出,企業在數字經濟上投入一塊錢,其投入產出比是傳統經濟的五至六倍。而大慶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在順勢而為,大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錨定增強競爭優勢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重要戰略機遇期,挖掘釋放城市發展潛力,后來居上帶動產業和經濟轉型升級。
大慶經濟技術開發區始建于2006年3月,是大慶市委、市政府和大慶油田公司為加快接續產業發展、實現資源型城市轉型攜手共建的產業發展平臺。總規劃面積193平方公里,已建成12.8平方公里。2012年10月晉升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踔厲奮發:
“一核兩帶多園”發展格局形成 向打造千億園區目標邁進
大慶經開區重點發展新材料、生物與食品、數字經濟和未來產業,建設了食品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新能源產業園、綠色包裝產業園和數字能源產業園等六個專業園區,逐漸構建了一個核心區和讓杜路、讓林路兩個經濟帶的“一核兩帶多園”發展格局。
2018年5月,經開區成為全國增量配電業務改革試點單位;2019年9月獲批國家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園區;2021年9月獲批中國石油石化裝備制造基地;2022年4月入選全國優勢特色乳品產業集群、獲批中國(黑龍江)自由貿易試驗區大慶協同發展先導區。
經開區園區物流便利,建有2條鐵路專用線、17條支線,緊鄰大慶最大的貨運編組站西貨站和西部綜合客運樞紐,大慶油田物流中心貨物吞吐量500萬噸/年,距離大廣高速、綏滿高速、薩爾圖機場20公里左右,區位優勢明顯。
近四年,經開區GDP、規上工業增加值等指標平均增速超過20%,固定資產投資、實際利用內資等指標增長翻2番,發展速度居大慶市前列。十四五時期,經開區緊抓全球產業鏈重構、國家“雙循環”“雙碳”“雙控”戰略、東北振興十四五實施方案落地等重大歷史性機遇,聚焦新材料、數字經濟、生物經濟等戰略新興產業,謀劃未來產業,努力踐行打造“千億園區”的使命擔當。堅持戰略龍頭項目引領,實現從“0到1”的建鏈突破、實現從“1到N”的補鏈強鏈、實現從“N到N”的裂變升級,盡早進入國家經開區前100名,推動園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晉位升級:
園區承載力明顯增強 可持續發展根基逐漸筑牢
近年來,大慶經開區以晉位升級戰略為引領,以夯基礎、優要素、爭政策、引項目為重點,狠抓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功能提升、戰略升級和優勢塑造,園區承載能力明顯增強,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根基逐漸筑牢。
2021年,經開區啟動建設數字經濟產業園、新材料產業園、生物食品產業園、B型保稅物流中心。引入北航星空眾創,設立創投孵化基金,搭建了創業孵化、加速成長、專業承載的全流程全要素企業成長平臺。引進了蒙牛、騰訊、華銳、華能、廈門鎢業、廣東英聯、航天晨光、西安通源、隆昌瓷業、森科智陶等一批上市公司、知名企業、行業龍頭,建設了65個產業鏈節點項目,其中億元以上項目43個,總投資規模超過300億元。
良好的基礎設施配套是吸引項目落地的一個重要因素。經開區不斷筑巢固巢,全面打造配套“硬實力”,園區要素成本優勢明顯。天然氣供氣價格最低2元/立方米,能源互聯網終端平均用電價格0.43元/千瓦時,東北地區最低。為招大商、招好商“開足馬力”。以配套人性化、管理規范化、服務更優化的建設模式,不斷完善水、電、路、環境等基礎配套設施,快速提升發展硬環境,全面推動經開區產業集聚、效益提升,著力將經開區打造成為科技創新引領區、深化改革試驗區、對外開放先行區和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2021年,經開區GDP、規上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主要經濟指標分別同比增長15.4%、22.8%;縣區綜合排名從2018年的大慶市倒數第一躍升到前列;國家級經開區位次比2018年晉升了15位。
換道超車:
肩扛負重前行歷史使命 數字經濟產業園呼之欲出
調查顯示,2021年,全球47個國家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為38.1萬億美元。各主要國家數字經濟加速發展。最新排名,美國數字經濟蟬聯世界第一,規模達到15.3萬億美元。中國雖然位居第二,但規模僅為7.1萬億美元,與美國相比差距明顯。數字經濟時代,新商業模式正不斷涌現,新增長市場也不斷發展。數字技術是數字化轉型的基礎,也將影響一個國家經濟的競爭力。中國發展數字經濟是大勢所趨,而各地數字經濟產業布局是中國縮小與先進國家距離的重要抓手,肩扛著負重前行的歷史使命。
發展數字經濟正當時。大慶經開區審時度勢,編制完成了《經開區數字經濟2022-2025行動計劃》,確定了“以數字創新能力提升推動數字產業化核心突破、以賦能主導產業為主線推動三次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以園區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為依托推動智慧化治理能力全面提升”的發展思路。積極對接騰訊、百度、京東、浪潮、中國電子、58同城等數字經濟頭部企業,圍繞綠色經濟、科創經濟、總部經濟、外貿經濟、能源科技、先進制造、智慧農業等應用場景,重點發展互聯網相關服務、信息技術服務2個數字技術應用業方向,互聯網平臺、互聯網金融、供應鏈管理服務3個數字要素驅動業方向,培育發展智能設備制造、電子元器件及設備制造2個數字產品制造業方向,大力引進人工智能、未來網絡、區塊鏈、5G應用、虛擬現實、量子信息、智能機器人和智能網聯汽車等戰略新興數字產業企業和項目。謀劃了數字經濟發展研究院、智能車載設備制造、智能無人飛行器、工業互聯網平臺、共享云制造平臺、3D打印智能鑄造示范工廠、先進陶瓷智慧園區、蒙牛智慧工廠、數字化標準車間等項目29個,鎖定招引目標企業70余家,推動一批數字經濟項目落地。
數字經濟儼然成為大慶經開區又一個主戰場,數產融合的種子正在這里破土抽芽。經開區把數字經濟建設作為新賽道,構建平臺載體,啟動數字經濟產業園建設,希冀實現“換道超車”。項目計劃投資3.5億元,規劃占地7.32萬平方米,已于2021年8月開工,計劃2023年6月投用。圍繞大慶數字經濟發展核心載體定位,瞄準數字技術應用、數字要素驅動和產業數字化等方向,重點引進人工智能、大數據、工業互聯網、AR/VR、數字孿生、物聯網等數字產業戰新項目,培育一批具有競爭力的高成長企業,全力打造城市產業新IP和區域高端、高新、高產值中心,預計建成后可集聚數字經濟企業500家以上。實行國企建設運營,充分利用國家專項債券政策紅利,保障建設資金和建設進度。充分發揮市場化優勢,以2億元創業基金為先導,引導國資深入參與入園項目創業、孵化和加速,探索運營“房東模式”向“股東模式”轉變。投資2000萬元對園區管理進行全方位數字化賦能,圍繞運營管理、企業服務、人員服務3方面需求,設置了18個數字園區智能應用和3個數字綜合管理平臺,目標是打造國內領先的智能化、智慧化標桿園區。目前,園區預簽約率已超20%,力爭2022年年底超過50%。
誰擁有數據,誰就能掌握資源、把握先機。經開區瞄準頭部企業,全力引進優質項目。按照數字經濟細分領域,積極對接數字經濟領域頭部企業,形成了重點推進項目20個。其中工業互聯網基地新建項目1個,智慧產業園、產業數據互聯中心、航天科技產業園等擬簽約項目5個,省級算力數據中心、標識解析西部中心、產業互聯網等線索項目12個。同時圍繞農場牧場、陶瓷生產、奶制品加工、數字油田等本土數字應用場景資源,加快引進、集聚上下游配套生態企業,同步啟動建設數字經濟產業研究院,謀劃引進1-2個數字產品制造業項目。預計到2022年年底,落地數字經濟頭部企業1-2家,相關生態企業10家以上,啟動建設3個以上數字應用場景示范項目。
從發展方向看,數字技術創新仍是全球戰略重點,全球數字化轉型正由效率變革向價值變革、由企業內向產業鏈價值鏈拓展,面向實體經濟的產業互聯網平臺快速發展。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大慶經開區將實施平臺集聚的產業組織模式,依托數字經濟產業園、B型保稅物流中心等平臺,集聚數字科技型產業項目,構造數字產業生態系統,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能源互聯網平臺和云制造平臺,實現從“N到N”裂變。“數字龍江”云計算產業集群大慶發展目標就是打造“一帶一路”北線數據資源集散中心、“數字龍江”信息基礎設施規劃落地示范區、東北數字經濟產業先導區,努力將大慶打造成國家數字產業東部基地。
謀劃未來:
再造經濟高速增長新引擎 抓住歷史機遇實現雙輪驅動
十四五期間,大慶經開區在戰略定位上,將把自身地位作用提升到再造一個大慶地方經濟高速增長板塊“雙發引擎”中的一擎;在發展目標上,擴量提質、突破升級,盡快進入國家級經開區前100名;在推進舉措上,對標先進比學趕超,堅持深化地企融合、區域共建,建好能源互聯網、構筑發展新優勢,以戰略項目引領產業升級,不斷提升產業規模和層次。
經開區在發展思路上,緊抓產業風口,助力“三個城市”、哈大齊協同一體的科創走廊和工業走廊建設。在承載空間上,跨過西排干、北二路,規劃建設長龍湖產業芯城。堅持“新老兩區”產業互動、功能互補,強化區域發展互聯互通,構造“一核兩帶三圈層N板塊”的功能結構,修復生態環境、釋放資源價值,擁抱科技革命、建設產業大腦,打造生態文明踐行的新典范、大慶精神弘揚的新范式、資源轉型創新的新引擎、數產融合發展的新搖籃以及未來城市建設的新樣板。
在產業支撐上,經開區堅持戰略龍頭項目引領的發展路徑。規劃發展先進化工材料、先進有色金屬材料、新型能源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前沿新材料等五大領域;發展銅鋁新材、化學儲能、高端電子陶瓷、增材制造等19條細分產業鏈;謀劃建設63個重大項目,實現從“0到1”的建鏈突破。堅持產業鏈垂直整合的產業組織方式,重點依托蒙牛高端乳制品、省旅投集團高端魚制品2個龍頭項目,引進上下游生物產業項目,建設生物育種、植物蛋白、生物降解制品等補鏈項目,實現從“1到N”的補鏈。
經開區今年重點推進43個產業項目,總投資規模超過200億元。其中蒙牛高端乳制品、華銳新能源產業園、廣東英聯易撕蓋、南京航天晨光RTP復合材料管等7個續建項目,年底實現投產。蒙牛集團2021年全球乳業排名第九。該項目為黑龍江省百大項目,計劃總投資20億元,規劃占地22.9萬平方米,建設日加工3000噸高端液態奶生產線,主要生產夢幻蓋、特侖蘇等高端產品。建成后年產值可達百億元,年利稅總額10億元以上,是蒙牛乳業立足未來,建設國際一流、國內領先全球乳業加工的“燈塔工廠”。
“風口上的象”,遇到好時機,如虎添翼;“風口上的鷹”,能夠把握風向,審時度勢,不盲目跟風也不甘落后。
抓住數字經濟,就抓住了經濟發展的新引擎。大慶經開區更愿做風口上的象和鷹。
數字經濟發展宏圖已經繪就,大慶經開區正以領跑者的姿態篤行不怠、勇毅前行。
大慶經開區,未來可期。(馬彥峰)
轉自:國際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